影像科进修生、实习生、住培生、研究生一体化带教模式探讨

/ 2

影像科进修生、实习生、住培生、研究生一体化带教模式探讨

白姣1,2李胜1,2#陈光斌1张自力1邹文远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放射影像中心1;湖北医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医学影像三系2湖北十堰市442000)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方法;小讲座;医学影像学

三级甲等教学医院是开展进修生、医学院校实习生、住培生及研究生主要的培训场所。以放射科为例,日常工作中除承担大量影像学检查工作外尚需对各级各类学生进行严格有效的培养培训工作。进入医院的学生在实习学习期间在一定理论基础上、利用现有的理论知识在老师的带教下开展临床医疗实践工作;在实践的基础上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目前全国各地的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医技科室内的学生种类较多,既往有进修生、四年制影像技术实习生、五年制放射诊断方向实习生;2014年我国正式启动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即临床医学生在完成5年医学本科教育后再进行3年住院医师培训的“5+3”新医学教育模式[1-2]。众多亟待培养的医学后备人才中,如何完成培训教育工作是目前各大教学医院所存在的共同难题。如何平衡水平能力、专业方向等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是各教学管理人员棘手的问题。现结合我院的教学工作,浅谈教学管理工作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教学对象与师资安排

以2017年10月份放射科在岗各级各类学生为培训对象。其中:放射专业进修生3名、放射技术四年制实习生16名、放射诊断五年制实习生10名、2016级放射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8人、其他专业基地住培生4人、研究生同时为放射基地住培生2名、留学生1名。进修生均具有执业资格证,8名16级放射基地住培生中5人具有执业资格证,其他专业基地住培生4人中3人具有执业资格证。研究生及留学生均无执业资格证。带教住培生导师需满足主治医师3年医师工作资历;高级专家需为副主任医师以上资历;实习生带教老师放宽至初级三年以上医师。

1.2教学课程安排

1.2.1晨学习安排

每周一至五早晨7:30-7:50医学英语诊断报告学习,主讲人为住培生及研究生,五年制诊断班实习生及本科室低年资医师需参加。

1.2.2晨会疑难病例读片

每周一至周五早晨8:00-9:00,解读前一天科室所涉及的典型病例或疑难病例。进修生、各类实习生、住培生及全科诊断医师参加。

1.2.3小讲课

每周二下午5:30-6:30,由住培导师主讲放射影像基本理论、常见病多发病及有典型教学意义的理论知识,参加人为所有学生,不含本科室职工。

1.2.4高级专家讲座

每月最后一周周三下午5:30-6:30.副主任医师以上专家讲解亚专业专科知识及新进展。参加人员有进修生、五年制诊断方向实习生、住培生及研究生。

1.2.5英文读书会与疑难病例追踪反馈会

每周四下午5:30-7:30为英文读书会与疑难病例追踪反馈会。英文读书会内容为国外最新SCI文献;疑难病例追踪反馈会是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病例,由各亚专业组秘书回报,各亚专业组组长主持讨论。参加人员为所有学员和本科室职工。

1.3大纲制定与培训带教方法

所有学生纳入科室统一培训管理,由兼职教学秘书根据教学大纲统一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培训内容根据国家级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内要求目录制定,四年制及五年制实习生根据实习大纲要求略有调整。进修生采取导师制带教模式,即一名副主任医师以上资料老师一对一带教,每周五天,进修生跟随导师排班上班学习,其余时间自行安排。四年制技术班实习生培训由一线倒班三年以上工作资历本科室技师一对一带教,周一至周五全天在科室参入X线、CT等投照、扫描工作,遇带教老师夜班,则上班至夜间22点。五年制放射诊断班实习生由一线倒班三年以上工作资历本科室医师组医师一对一带教,周一至周五全天在科室参入X线、CT等报告分析诊断工作,遇带教老师夜班,则上班至夜间22点。

1.4出科考核

进修生出科考试为自拟题目开卷考核。住培生考核分为出科考核与实践考试。出科考核理论考试采用网上住培考核系统随机抽调试题进行考试。实践考试则在科室内部由两名以上高年资医师监考,考核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急救措施与单人CPR操作。四年制实习生考试上机实际考核接待病人、摆放体位、调节曝光参数及完成扫描、排版打印一整套工作流程。五年制实习生出科考核为阅片分析诊断报告书写。

2结果

所有参入考核学生成绩均合格,培训效果满意。

3讨论

医学影像学是比较特殊的医学学科,主要是面对X线、CT和MRI等各种各样的医学图像。该专业对各类学员的培训主要任务是看图说话,即针对临床病史和图像发现异常病变并作出诊断,这一过程需要医师在浏览、回顾大量的病例图像后才能不断积累临床经验。随着医学教育的进步,教学医院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学员。进修生、四年制影像技术班实习生、五年制影像诊断班实习生、住培生及研究生在临床实习节段的大纲要求各不相同。作为日常工作繁忙的影像科室,如何平衡医疗与教学的关系,确保二者均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十分困难。

作为进修生,其进修目的明确,学习起点较实习生研究生等高,其进修目的主要在于在已有的工作经验基础上希望有更为丰富的三甲医院经验。因此,进修生的教学工作不能与实习生采取同样的教学方法。

影像科实习生又分为技术方向的四年制与诊断方向五年制医学实习生,二者今后的工作岗位不同。4年制医学影像本科生毕业后多数学生将在各医疗机构中担任影像技术工作。主要担任X线投照、CT、MRI等扫描工作。但是技术班实习生同样需要掌握一定的疾病影像诊断相关内容。扎实的影像诊断理论基础有助于技师在投照/扫描过程中通过后处理等措施将病变区清晰显示,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影像图片。而高质量的影像图片是医生发现病变同时作出诊断的根本。因此影像技术方向学生学习医学影像诊断内容是必要的。但4年制医学生理论学习时间和实习时间均明显少于五年制学生。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是所有从事医学影像教学的老师面对的困境[3]。五年制影像诊断方向实习生毕业后将从事影像诊断工作,对这类学生的培训应侧重于疾病的诊断分析,上机操作的时间则应相对缩短。

住培生则是经历了大学五年的理论学习及完成临床实习节段后的更高于五年制诊断班的重要的新生后备医疗人才。根据国家住院医师培训大纲要求,这类学生的要求明显高于了一般的实习生。但在实际培训过程中,住培生来自医院院校应届毕业生、社会学员,理论与实践能力参差不齐,在培训过程中一刀切的做法难以施行。因此在总结了既往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在实际培训过程中仍然需要加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讲解。研究生的带教过程中时间最为紧迫,三年的时间内不仅需要完成住培考核、尚需完成论文开题及答辩工作,同时需要在读研第二年考取执业医师证和资格证,即“五证合一”的培训过程。

综合了不同类别和要求的学员,我们的做法是以国家住院医师培训要求为基础,安排了一系列的强化培训课程。所有课程责任具体到人,半年一排班,循环进行,但各培训课程要求参加的学员不同。如,四年制技术班学生只需要参加晨会疑难病例读片、高级专家讲座、英语读书会和疑难病例讨论会;住培生和研究生则所有培训均需参加;而对进修生的要求只需参加高级专家讲座和疑难病例讨论。小讲座与传统的单纯式病例汇报或文献复习相比较而言可以更好地激发放射专业住培医师的主动参与性和主观学习能力,有助于对临床专业知识以及教学、科研等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提高规范化培训的效果。

笔者认为,该教学模式能够兼顾各类学员的学习需求,同时又能达到培训考核目的。但在如何考核评估其学习效果仍有不足之处,如学员在放射科实习出科后,仅技术班的学员参加了技能考试,而住培生、诊断班实习生则缺乏相应的专科考核,而是采取的笼统的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和单人CPR考核。这一点有待今后将逐步探索出更能有效完整反应学习效果的考核办法。总之,实习生、住培生及研究生的培训是完成由医学生向临床医师转变、造就高水平临床医师的必由之路,是提高队伍素质和医疗水平的治本之策。为此国家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提升各级各专业基地软硬件水平和师资能力;但同时如何提高住院医师的主观能动性、鼓励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仍需不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海涛,李咏梅,吕发金,等.放射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开展PACS病例检索总结式小讲课的价值[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7,31(3):338-341

[2]徐书贤,陈昕煜.规陪是医师成才必有之路[J].中国医院院长,2015(11):48-49

[3]李胜,朱新枝,邹文远,等.实践课不同教学模式对4年制医学影像本科生阅片分析能力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8):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