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心理干预对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置泵镇痛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术前心理干预对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置泵镇痛效果观察

丁翠梅

丁翠梅(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安徽蚌埠233000)

【中图分类号】R71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9-0163-02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置泵镇痛效果观察。方法将全子宫切除患者4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麻醉前常规谈话方法,术前访视无效者。干预组:除做麻醉前常规谈话方法以外,手术室护士和责任护士行术前床边访视。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和手术配合的注意事项,请同病室使用镇痛泵的患者介绍体会。还根据患者最关心、最担心的疼痛问题应用指导性语言进行认知疗法、疏导法、系统脱敏法、示范法、心理暗示法等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此次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术后无痛率为76.19%,对照组为52.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麻醉前接受心理干预治疗的患者,对麻醉及术后置泵镇痛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前麻醉师和护士行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术后的疼痛,提高患者对麻醉及术后满意度,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进一步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心理干预全子宫切除术后置泵镇痛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型医学模式的发展,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的影响越来越被医学界所重视。医学心理学也重视各种有效的干预技术与方法[1]。疼痛不是单纯的生理现象,而是受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和文化素质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独特主观感受。随着对疼痛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及对围手术期疼痛危害性的不断认识,认为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单纯依靠药物常不能获得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围手术期良好的镇痛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术后应激反应与代谢,而且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2]。心理干预能增强患者对手术的心理应对能力,使患者保持心理平衡,维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形成患者心理和病理生理之间的良性循环,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的躯体和心理康复[3]。从而减少术后心因性疼痛的产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7月~2011年8月妇科住院行全子宫切除患者42例,手术名称为全子宫切除,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术后均携带麻醉镇痛泵镇痛。本组年龄在42~80岁之间。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背景、职业分布、手术史等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麻醉医生术前行麻醉前常规谈话,签麻醉知情同意书;麻醉前有效干预21例,除了麻醉医生麻醉前常规谈话方法以外,手术室护士和责任护士在术前2~3d到病房去了解患者的病情、职业、文化程度及对麻醉的认知和对疼痛的反应。用温和、明确、简单、肯定的语言介绍麻醉的相关知识、术后置泵镇痛的效果。并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患者评分,根据评分结果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采用认知疗法,即向患者介绍手术医师、麻醉师和护士的资历、技术水平,手术室的环境和设备,告诉患者手术是在充分麻醉、安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术后使用镇痛泵不必要担心疼痛;采用疏导法、系统脱敏法、示范法、心理暗示法等消除患者焦虑情绪。同时告知患者麻醉以后肌肤的感觉,特别是要区分主观疼痛“疼”和客观疼痛“感觉”。要让患者清楚麻醉后肢体会有感觉的,但并不会因感觉引起疼痛。告诉患者手术开始前的麻醉效果测试配合,麻醉的连续性,手术后镇痛泵应用的效果等。消除患者对手术疼痛的忧虑,并且耐心地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提高患者对手术及麻醉的认识及依从性。从而消除患者术前顾虑不安和恐惧,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手术。

1.3评价方法①疼痛判定术后24h由麻醉医生进行疗效判定,伤口无疼痛感觉为无痛;伤口有疼痛感觉但不明显,不影响睡眠为轻微疼痛;伤口疼痛但能忍受,睡眠质量较差为疼痛;伤口疼痛剧烈,不能忍受,表情痛苦,有心慌、烦躁为剧烈疼痛。②满意程度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拔除硬膜外镇痛导管,随访两组患者对此次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一般、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进行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术后镇痛效果比较见表1。

表1两组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比较(n,%)

组别n无痛轻微疼痛疼痛剧烈疼痛

干预组2116(76.19)3(14.29)1(4.76)1(4.76)

对照组2111(52.38)5(23.81)3(14.29)2(9.5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两组患者对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的主观满意度调查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对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的主观满意度情况(n,%)

组别n非常满意一般不满意

干预组2117(80.95)3(14.29)1(4.76)

对照组2112(57.14)6(28.57)3(14.29)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3.1术前心理干预可提高术后镇痛效果为了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本组42例全子宫切除的患者术后均置泵镇痛。临近手术时多数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主要是紧张、害怕、烦躁不安等心理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受到强烈刺激而发生的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丘脑下部一垂体前叶一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为主要特点的一种非特异性防御反应。在心理社会因素同疾病的联系中,应激被视作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手术常常被看做是人生中的重大挫折与不幸,是困扰许多手术患者的主要应激反应。由此,对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干扰了手术与麻醉效果。而心理应激又会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这种手术前的焦虑、抑郁情绪易影响其术后对疼痛的敏感性,从而增加手术后对伤口疼痛的主观感受。有研究表明,术前心理应激状态对术后疼痛有明显影响,基础心理应激水平的高低与术后疼痛程度呈明显正相关关系。术后虽然置泵镇痛,仍有部分病人由于手术的恐惧仍感觉疼痛不适。因此,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非常必要。可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恐惧和焦虑,减少消极暗示,分散其对疼痛的注意力。同时心理干预可有效调节患者的应激反应水平,提高患者对手术的应对能力,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心理干预还可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认识水平,产生良好的正性情绪,正性情绪又促进痛阈的提高,形成良性循环,使机体自身的疼痛调控机制加强,改善单纯药物镇痛的局限性,可显著提高术后镇痛效果。表1结果示,观察组术后无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8.37,P<0.01),说明在合理运用药物镇痛的基础上,术前心理干预可消除患者烦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调动患者主观积极作用,提高患者围手术期镇痛效果。

3.2心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对麻醉及术后满意度表2结果显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此次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的满意度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心理干预,对全子宫切除患者麻醉前的教育指导,消除了患者恐惧、焦虑心理和对麻醉的担忧,提高了她们对麻醉的认识,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患者对麻醉效果的需求,使患者顺利渡过手术时期,减少了患者的痛苦[4]。证明术前行心理干预的方法能使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更好。心理干预还可影响患者同医护人员的合作程度和术后身体活动。它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改变医患间作用和关系模式(由“主动一被动”型改为“指导一合作”型或“共同参与”型)[5]。由于大多数医疗活动是医患双方的共同事务,患者理应成为自己医疗活动的积极合作者、参与者,同医护人员共同为恢复自己的健康负责。绝大多数患者期待着同医护人员的合作以便减轻病痛,尽快康复。但相当数量的手术患者并不确切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去做。通过术前的心理干预,患者有充分的动机与方法,实施或配合医护人员的活动,不至于因为这些活动而引起强烈的痛苦。护患间良好关系及交流是良好护理效果的基础[6]。

综上所述,针对患者术前心理需求进行相关心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状态,帮助患者消除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7],减轻应激反应程度,能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主动参与各种治疗与护理,增强患者对术后疼痛耐受性,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顺利康复。在目前医疗环境下,进一步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由此收到的社会效益,更肯定了术前心理干预实施的重要性[8]。

参考文献

[1]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I17.

[2]周长浩,房桂英,高秀江,等.剖宫产时心理干预对镇痛效果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5):568-569.

[3]汪璐,崔焱.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切除术前决策经历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8,23(10):1-2.

[4]林映莲,李林芬,林伟青.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的心理需求与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29-30.

[5]黄一华.全子宫切除术性心理调查及对策[J].广西医学,2007,29(2):245.246.

[6]戚春鸽.高龄初产妇围生期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J].中华全科医学,2010,8(1):123-124.

[7]黄泽云.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病人焦虑程度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6):81-82.

[8]王秀梅.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0,8(2):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