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送电线路状态维修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架空送电线路状态维修体系研究

江顺源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龙岩供电公司江顺源

摘要:作为一种送电线路传送电能的基础设备,架空线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的重要环节。随着当前我国架空线路的不断投入建设,传统的架空送电线路检修方式已经不再满足架空送电线路的需求。本文针对架空送电线路的状态维修进行分析研究,就检修模式存在的不足,探讨了架空送电线路的状态维修体系。

关键词:架空线路;状态维修;检修体系;检修模式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供电量的需求与电能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架空送电线路是目前我国主要的输电线路基本形式,其送电质量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不仅影响着电力企业的效益,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提高架空送电线路的维修效率与质量,保障供电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并降低架空送电线路的风险,减少运行的成本已经成为了当前电力企业的主要任务。而针对架空送电线路设计一个合理的状态维修体系就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一、状态维修概述。

所谓送电线路的状态维修就是指通过日常的检查和状态监测,对架空送电线路的设备状态信息进行了解,并有计划的在设备发生故障以前进行检修,以减少事故发生,保障线路的运行正常。也就是可行性书中间过提到的视情维修或者预知维修。

事实上,状态维修其实是基于预防维修之上,通过状态巡查、监测以及诊断等来开展预知性的维修。而定期检查是按照一定的周期,对设备的状态进行一种技术组织措施,包括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查和大、中、小修,但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状态维修克服了预防性维修与定期检修的局限性,注重的是设备的运行全过程管理,依靠技术与维修来提高维修效率,帮助实现设备管理的目标。

此外,状态检修不同于事后维修,最突出的差距就在于事先的检测,能够预先控制住事故的发生几率,大大降低送电线路事故。对于状态维修而言是有计划性的,这种计划是建立在设备的状态基础上,既包含了维修周期的合理性,又强调了计划的检测、事先信息的收集和对设备的适度修理。而且,状态检修的核心就是计划检测,其之所以被叫做预知维修,最突出的就是预知设备的状态来进行检修。也就是说,利用科学的仪器对线路中的设备进行检测,不仅简单快捷,直观,更能保证其准确性。

二、架空送电线路的维修现状分析。

1、设备巡检。

当前阶段,我国的架空送电线路维修模式基本还是继承传统的计划维修模式和事后维修模式,主要包括对设备巡检、设备预防性试验以及设备检修等。其中,设备巡检就是指针对架空送电线路的线路运行,一般由运行班主进行具体的实施工作。

其目的就是及时的发现设备的缺陷和通道隐患,能够根据架空送电线路的运行规程对线路进行巡视。所以,各个运行班组可以根据自身的管辖范围情况,按需进行线路的巡视工作。

2.设备的检测与检修。

通常,我们将架空送电线路的检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地面检测工作,包括接地电阻的测量、拉线拉棒的预防性检查、交叉跨越的测量以及红外测温等工作。地面检测部分一般是由运行班组集合线路巡检来进行的。而另一部分的检测则需要登高,主要包括对绝缘子的测零、等值附盐密度的测试、导线震动的测量等等环节。登高工作也必须按照规程来确定周期和频度,一般来说都是固定的周期。另外,设备的检修任务一般来说都是工区生产技术科来安排,要根据标准和规定的规程,分为停电和带电两种检修方式,因带点检修效率比较低,所以一般用作辅助的检修。

三、架空送电线路的状态维修存在的问题。

1、缺少科学的维修方式。

因没有对架空送电线路进行综合性的检测与评价,因此状态维修的项目都比较盲目,没有科学的整体性维修方案。在实际的工作中,常常因为天气、路途等等原因,不能及时完成预定的工作量,从而造成大而全的维修,质量不过关等现象,也就不能保证检修反映的是线路设备运行的实际状态。

2.缺乏完整的维修体系。

显然,因缺乏可操作的模式,导致传统的线路维修缺乏一个完整的维修体系,致使电力企业各级人员不敢突破维修规程要求,而开展状态检修工作。而还存在一些单位人员不足、管理未进步的现象,对于开展状态检修工作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阻碍。

3.设备可靠性较差。

根据线路的维修规程而言,架空送电线路经常有停电开口、改接或者配合相邻线路架线的需求,甚至还可能出现综合维修,局部性部件更换以及技术改造等需求。如果线路经常停电,证明线路设备的可靠性较差,势必会影响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性,并且可能因停电引起电网运行方式的改变,从而造成严重的损失。

四、架空送电线路的状态维修体系架构。

1、架空送电线路状态维修的组织体系建立。

首先,要实现一个完善的、针对架空送电线路的状态维修体系,必须要从建立组织体系开始。通过成立专门的架空送电线路的状态维修领导小组和维修工作组,负责架空送电线路的状态维修工作,制定维修标准、状态评价以及维修导则,实施维修规划与方案,并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其次,成立架空送电线路状态评估组与风险评估组,全面确保架空线路设备状况的科学合理评估。为了降低架空线路的风险,必须对每一条线路的风险进行评估,以能够预防风险并采取合理科学的措施来防范以降低风险。

2.架空送电线路状态维修的管理体系建立。

为保障架空送电线路的状态维修工作顺利进行,应制定相关的状态维修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以规范状态维修工作。还应确定好状态维修的工作流程,对基本的信息收集、设备状态评估以及风险评估、维修决策和维修计划等流程进行确定,以形成一个闭环的管理流程。

3、架空送电线路状态维修的技术体系建立。

在实际的体系建立中,技术体系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根据架空送电线路状态维修策略来看,状态评价是每年组织一次,架空线路的维修后评价与重大异常后都应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对台风、冰灾等引起的线路损害修复评价。所以说,架空线路的状态评价工作量相当大,而为了减少工作量,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研发评价软件,整合系统,并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为提高评价效率,推动状态维修工作向自动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提供基础。此外,还应进一步做到资源保证体系的建立,针对人力资源与设备台账资料资源方面,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积极鼓励员工全员参与到相关工作中来,共同协作提出可行的维修策略安排。

结语:总而言之,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架空送电线路的状态维修工作显得异常重要。当前的状态维修工作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探索和创新出一种全新的架空送电线路状态维修管理模式非常有必要,而就当前的状态评价策略来讲还比较粗糙,还需要进一步的细化与完善。相信在未来,通过不断完善与改进,能够总结出一套针对架空送电线路状态维修的、完整的维修体系与方案,更好的服务于电力供应。

参考文献:[1]应伟国,孔晓峰.架空送电线路状态巡视维修的实践[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四川省人民政府.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四川省人民政府:,2002:1.[2]夏开全,刘思远,于维俭,卢熙景.架空送电线路铁塔安全状态评价方法研究[J].工业建筑,2010,S1:423-426.[3]应伟国,孔晓峰.送电线路状态巡视、维修的实践[J].东北电力技术,2002,07:13-17.[4]周本堂.对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方面的探讨[J].广东科技,2013,02:18+29.[5]谈永国.架空送电线路工程造价控制浅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9: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