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探讨刘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探讨刘涛

刘涛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阳信县供电公司山东滨州251800)

摘要:电能的传递和输出是维持国家整体经济运行的关键,传统电能传递和输出的过程中属于半自动化,需要依靠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安全性较低,为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在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比较方便,并且在其技术的实际应用中,电力自动化系统也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本文就通过对电力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要求进行有效分析,进而有助于电力自动化技术和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完善。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1、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概述

作为一项具有较强综合性的电力工程应用技术,电力自动化技术起源于早期的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在现代的电力工程建设中,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充分应用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实现国家电力系统的远程管理与监测,以实现其平稳运行,促进电力系统的布局和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要满足多方面的要求:一是严格遵守电力工程建设中每个阶段的技术标准,实现对电气设备和电气系统的实施监测与调控,在这一过程中,若是出现某些电能传送与运输的问题,应当以最快的速度做出采取合理措施;二是保证技术的安全性,通过安全技术的应用,在保障工程人员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基础上,实现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是提高对数据和信息的收集、辨别和处理水平,在数据处理层面加强电力运行的可靠性;四是在保障电力工程建设和平稳运行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技术的应用,降低建设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2、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2.1现场总线

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可使用现场总线技术去实现电量相关数据的采集和传送工作,以及数学模型的自动化运算过程,实现准确的判断,而非是对现场的情况进行整体的监控,致使针对较为关键的、特指的电量信息数据,将这些信息数据进行控制和科学的分析,信息网络具有多向化、多站化及数字化的特点,使用现场总线技术,能够将前置机与上位机之间的协调性大幅度提高,让两者之间的配合更加默契,使用电力仪表的应用控制中,应不断的进行优化与完善,推动电力系统迈向更好的发展。

2.2光互联技术

光互联技术主要是实现电力工程空间数据传输,进而实现数据传输效率的提升,保障电力工程实现实时信息更新和创新的功能,缩短控制的时效性,提高电力工程整体控制质量。光互联技术是在电力自动化的基础上利用光束空间信息传播,实现互联信息之间传播速度与光的衍射极限速度相同的一种传播技术。该项传播技术不再局限于对信道宽带的限制,进一步加强了设备与设备之间的重构,实现空间互联。

因此,在电力工程中应用光互联技术能够打破传统控制平面局限性,以三维空间为基础,实现电力工程系统集成空间的控制,为电子交换的传递和更新奠定基础。光互联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的具体流程为:(1)在电力工程现场构建IP设备,实现IP设备与电力工程实际环节中DWDM设备的链接。(2)以帧格式实现IP包装DWDM光层链接,完成电力工程的整体IP传输。(3)构建OBS网络系统,利用IP链接,实现核心设备与多个边缘设备之间的链接,完成边缘设备IP流特性输出,进而降低电力工程数据突发大小、偏置时间问题,保障工程控制分组传输的准确性。

2.3主动对象数据库

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还应把较为先进的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同时使用,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依附与计算机存储技术中,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得以有效控制并实时监测。原来使用的传统的数据库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未来的发展需要,所以,对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应深入的进行研究,同时进行不断的开拓和创新,以实现电力系统能够进行自动化的监督,同时将数据库数据的质量和传输速度有效提升,确保电力工程的控制及检测的实际需要。

2.4电力自动化补偿

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其中一项很重要且关键性的技术是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能够通过智能化且自动的无偿补偿的手段,应用动态或固定的补偿方法,在科学电压限制技术的条件中,使用投切开关能够实现电容器投切进行智能化的自动控制模式,最终缺相的保护功能得以实现,能够较好的将自身对负载变化的适应能力有效提升。

3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表现

3.1变电站自动化。变电站是电网系统的核心构成,也是电力工程的重点。变电站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结合了计算机和通讯技术,自动化的采集变电站的数据信息,同时重组优化变电站的设备信息,进而优化变电站的总配置[3]。电力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配置了微机保护,专门用于构建数据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变电站的运行,防止变电站发生故障。变电站自动化的过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可以监控变电站的故障,合理处理变电站中的故障问题,进而维护变电站及电网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自动化技术简化了变电站的连接系统,在变电站自动化的过程中主动识别了系统运行中的错误信息,排除变电站中的故障隐患。

3.2电网调度自动化。电网调度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覆盖了电网调度的范围,在自动化条件下监控电网调度的运行,识别电网调度自动化中的故障信息,同时合理的调控电网调度的数据信息。例举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表现,如: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中利用对象数据库技术,全面建设了监测系统、控制系统,进而实现电网调度的自动化,以电网调度为核心的监测、控制系统之间相互沟通,为电网调度提供自动化的数据信息,同时监测电网调度的实时运行状态,反馈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实况,电力工程通过电力自动化技术管理并控制电网调度的过程,而且电网调度自动化还可以预防电能损耗,电力自动化技术重点分析了电网调度的数据,根据调度数据分析出发生电能损耗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给出预防电能损耗的措施,全面降低电能损耗。

3.3配电网运行自动化。配电网中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体现在城乡电网改造工程上。城乡配电网改造工程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城乡整体电网的自动化,由此采用电力自动化技术,有利于解决城乡配电网改造工程中的诸多问题,促使配电网能够保持安全、平稳的状态,保障配电网的运行效益。例如:城乡配电网改造工程中,用电用户的计量表中采用了电气自动化技术,此项技术可以分析计量表的实况,排查计量中的故障信息,最大化的避免发生切点,提升电力资源的利用率。电力自动化技术可以采用系统检测的方法计算配电网运行时的线损数据,维护配电网线路的运行通畅。

结语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提供了自动化的服务,完善了电网系统的运行,加快了电网系统自动化的进程。电力自动化技术全面落实到电力工程内,充分体现电力自动化技术的优势,致力于为社会提供高质量和高效率的电能服务,表明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娄进.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广东科技,2012,21(13):50+69.

[2]王永鹏.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6(02):89.

[3]赵海涛.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