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荣成市东楮岛建立胶东海洋生态博物馆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关于在荣成市东楮岛建立胶东海洋生态博物馆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洪涛

威海市文登区博物馆

摘要:本文通过总结生态博物馆的概念、理念,从探索东楮岛概况入手,分析在此建立海洋生态博物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提出建立海洋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思路,旨在探索于胶东半岛建立海洋生态博物馆的意义及价值。

关键词:东楮岛;胶东海洋生态博物馆;报告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自然环境日益恶化,人们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不断觉醒,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博物馆不仅是对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的一种博物馆新形式,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值得借鉴的模式之一,在这种背景下生态博物馆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一、生态博物馆的概念及理念

它的创始人乔治·亨利·里维埃是这样定义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是由地方当局和居民共同筹划、建造和运作的设施,地方当局负责提供专家、设备和资金,而当地人们依靠他们自己的意愿、知识和个人力量推动工作,所以生态博物馆是地方人民关注自己的一面镜子,以寻求把他们祖祖辈辈在各个领域获得的成就做出解释,它也是当地居民让参观者拿着的一面镜子以便更好地了解当地的产业、生活习惯和共同崇敬的事物。”

我国生态博物馆研究先行者苏东海先生认为生态博物馆是以真实性、原始性、完整性为原则,其基本理念为:将自然和文化遗产完整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属社区的原生环境中。笔者将此通俗地理解为:生态博物馆是将某个特定地区变成一座活的博物馆,地区内居民的房屋、生活习俗、生产活动、言谈穿着都成为生态博物馆“活”的陈列。

二、东楮岛建立海洋生态博物馆的可行性

十六世纪末,丰臣秀吉用武力统一了日本,把持了日本国政,“并欲侵中国,灭朝鲜而有之”。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丰臣秀吉侵入朝鲜“数百里间,荡为灰烬”。朝鲜“八道几尽没”。朝鲜人民纷纷外逃,有很多乘船越海逃到山东半岛。其中有一船在海上遇到风暴,抢滩登上海岛,全船人得以获救,为感谢上苍,特在岛的东南建立一座庙宇,以作祭祀,并在庙宇周围栽上楮树。此后楮树遍及海岛,由此得名“东楮岛”。

1.自然环境优势:

东楮岛位于胶东半岛最东端,桑沟湾南岸,原为海岛,为了方便交通,1963年村民修路与陆地相通,形成北、东、南三面临海,西面一路通陆的现状。该村拥有7.5公里长的海岸线,5公里长天然优质沙滩,是天然的海水浴场;有300亩的天然赶海滩涂,盛产海参、螃蟹、扇贝、牡蛎等海产品。集海岸、阳光、空气、沙滩、海水等国际流行的时尚观光元素于一体,形成了岛、湾、礁、石的完美海洋组合景观,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天然海岛公园。完美的原生态环境为在此建立海洋生态博物馆准备了先行条件。

2.东楮岛独特的海洋文化

东楮岛建村于明万历年间,距今400多年的历史给这片土地留下了海草房、海市蜃楼、黑石岛、杨家葬、娘娘庙、方言俗语、言谈忌讳、渔民节等众多的遗迹、传说和极具海文化特色的渔家民俗。其中,保存完整的海草房较好地保持了历史的“原汁原味”,现有海草房144户、630间,占地面积2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65平方米,这些海草房具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百年不腐”等特点,既体现胶东海滨民居特色,也是国内难得的生态民居活标本。2007年6月9日,东楮岛被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浓郁的地方民俗特色文化极大地充实了生态博物馆所需展示及传承的内容。

3.强大的经济后盾

究竟是经济决定文化,还是文化决定经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一向是生态博物馆建设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我国现有的生态博物馆均位于相对封闭的山区,生态博物馆社区内的居民还在很大程度上面临解决温饱的问题。在解决脱贫问题上,常常陷入保护与开发、封闭与开发的矛盾中。生态博物馆社区内的居民为了生存在开发的同时,也在担心传统文化在这一过程中能否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

与之相反,东楮岛是全国百强县荣成出名的富裕村,在东楮岛建立海洋性生态博物馆,强大的经济后盾让生态博物馆社区内居民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有能力更好地保护传承本地区特有的文化,从而保证特色文化在保护、发展、传承的过程中不受经济发展较大冲击而发生质变。

三、东楮岛建立海洋生态博物馆的必要性

1、是对胶东海洋文化原地性及整体性保护的需要

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是关于过去的陈列,展示以物为主体,而生态博物馆旨将原生态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相结合。胶东海洋性生态博物馆的建立既为本社区居民提供了解传承当地历史文化、风俗禁忌的机会,又对来访者、公众提供一个体验特色文化的动态情感过程。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具有当地特色、有保存延续意义的文化遗产是生态博物馆的生命线,生态博物馆是一种更有利于文化传承的,对文化进行原地性及整体性保护的新的模式。

2.是弘扬胶东海洋文化的需要

我国生态博物馆主要集中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展示以少数民族风情为主,胶东海洋性生态博物馆将是中国第一座以海洋为主题的生态博物馆。充满童话气息的海草房、类似京剧唱腔的方言俚语、有关海的言谈禁忌……海是一样的海,走进胶东海洋性生态博物馆感受地却是不一样的胶东特有的海洋文化。建立胶东海洋性生态博物馆有利于丰富我国生态博物馆形态,让更多地公众通过胶东海洋性生态博物馆来真正走进胶东原汁原味的生活,了解胶东最原生态的乡风民俗,这将对弘扬胶东特有的海洋文化起积极地推动作用。

四、结语

环保观念、生态意识的觉醒和文化民主思想的深化是生态博物馆产生的土壤,所以生态博物馆强调可持续性,强调社区居民为基础,这是生态博物馆最重要的理念,同时也是最难以实行的。在传统博物馆大行其道的现今,建立一座专题性生态博物馆要走的路还很长,要解决的难题还很多,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金露,刘俊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28(6):124-128.

[2]陈燕.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生态博物馆模式[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2):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