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内固定手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骨折内固定手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马渊

马渊

(宝鸡市金台医院骨科陕西宝鸡721001)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实施全髋关节置换与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诊治的92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46例)及对照组(46例)。对照组接受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长(46.83±6.35)min、术中出血量(106.37±25.36)ml、卧床时长(19.92±4.93)d、住院时长(17.05±6.43)d、下床活动时长(28.43±5.26)d,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8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内固定术相比,老年股骨颈骨折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更佳,可降低术中出血量,减短术后康复时间,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内固定;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0208-02

股骨颈骨折是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常见于老年群体,主要是因为老年群体关节的稳定性较差,且伴有骨折疏松的现象[1]。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上升,该病的发病率呈现上涨态势,对患者的健康及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2]。本文主要研究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均46例,其中研究组男20例,女26例,年龄62~79岁,平均(69.86±5.7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9例,跌伤14例,坠落伤13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27例,年龄62~78岁,平均(69.83±5.70)岁,致伤原因:20例车祸伤,14例跌伤,12例坠落伤;两组基线资料(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均先进行对症的药物治疗、术前检查等,对照组实施固定术,患者选取仰卧位,行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在C型臂X线机的协助下将骨折复位,确认满意后选取适宜的切口,置入克氏针共3枚实施定位,确认效果后加压固定骨折位置,期间使用加压螺钉进行固定,在C型臂X线机的辅助下确认复位情况。研究组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选择仰侧卧位,行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消毒铺巾,在髋关节后外侧切开,将关节囊切开并探查情况,充分暴露髋关节,实施截骨操作,将股骨头取出,软骨面采用髋臼锉实施清除,直至看到创面出现鲜血,植入大小适宜的股骨头假体和髋臼假体,将髋关节结构与功能进行恢复,确认效果后用生理盐水对伤口进行冲洗,逐层缝合切口。两组术后均进行抗生素处理,同时对患者的体征进行严密监测。

1.3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长、下床活动时长及卧床时长5个方面;同时记录两组并发症情况,包括感染、骨不连、股骨头坏死、断裂或松动。

1.4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用SPSS20.0统计包分析,计量单位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例数(n)表示计数,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情况比较

研究组术中与术后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研究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χ2=4.4204),详见表2。

3.讨论

老年人群大部分伴有各种慢性疾病,有数据显示[3],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中,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占比高达60%,加上机体各功能的下降,患者进行保守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不佳,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康复进度,严重时还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因此,临床通常采取手术方法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各项术中以及术后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该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相较于内固定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更佳,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康复进程,且安全性高。分析原因在于:内固定术使用加压螺钉固定骨折端,能加大骨折位置的稳定度,但术中需要进行解剖复位,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同时术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休养,不利于尽早进行功能训练,对术后恢复产生不利影响,加大股骨头坏死、坍塌的风险,该术对患者的预后效果不佳[4-5]。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当前较为常用的一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该术式具有下列优势:(1)将原来的股骨头使用匹配的仿真假体进行替换,术后患者需卧床的时间较短,能促进康复进程;(2)能够有效防止出现骨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的现象,针对合并并发症较多且身体机能较差的老年患者来说,可预防长期卧床出现压疮的情况,还能降低肺部感染等情况的发生;(3)术中对关节囊内的血肿进行切除,可有效改善关节囊的内环境,有效预防缺血性坏死的发生;(4)随着该手术方法技术的不断提高,配套设备各项功能较为完善,使得手术操作时间更为快速,患者需要承受的创伤和痛苦会大大降低[6-8]。受研究时间、样本量等因素局限,关于两种手术方法对患者满意度、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有待临床做出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内固定术更优越,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较低,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徐绍德,石红军,石磊,等.全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126-128.

[2]黄冠军.全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5):115-116.

[3]刘金亮,辛永京.对比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股骨胫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0):125-127.

[4]金正跃,梅丽芳,胡华刚,等.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骨折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比较[J].浙江临床医学,2015,(2):178-179.

[5]程鹏,王玮琪.骨折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4):689-691.

[6]陈建文,陈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5,36(7):1413-1414.

[7]林庆波.全髋关节置换与空心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中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功能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35):5583-5587.

[8]黄新民.全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