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王永明

吉林省东辽县安石镇第一中学校136600

摘要: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在不断实践和摸索中,“知识产权教育从中小学抓起”的观念已经受到普遍的认可。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教育活动,利用科技社团开展体验式创新活动,对青少年树立起尊重和保护创造成果的意识,培养青少年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知识产权教育学生创新精神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离不开教育与知识产权制度的支撑,随着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已经凸显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2015年,我国启动了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工作,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国家教育部联合评审,旨在鼓励全国中小学校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实践,为学生发明创造、文艺创作和科学实践提供施展平台,并发挥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局面,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因此,学校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教育活动,利用科技社团开展体验式创新活动,对青少年树立起尊重和保护创造成果的意识,培养青少年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上述种种原因,我们东辽县安石镇第一中学校决定成立各种社团,其中包括科技社团,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首先,我们成立领导组织,校长亲自挂帅。其次,制定实施方案。再次,挑选有特长的教师。最后,按照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组成社团。简单地说,科技社团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一、起步阶段:2014年9月至2015年末,此阶段是积累经验、初创成果阶段,由教学领导组织,教研主任具体负责。二、起飞阶段:2016年初至今,此阶段为快速发展、全面开花阶段,由于教研主任王永明工作调转,政教主任主动请缨,管理部门由教学转为支部、政教、团委这条线。

三年多来,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科技社团成绩斐然:分别获省、市、县科技艺术各类奖项人数达350人次。2014年辽源首届科技创新市长奖评选活动中,我校的学生王淼发明的作品——“农田驱鼠器”,获市长奖;马驿晟发明的“农用柲杖机”获鼓励奖。在2015年获第二届市长奖,学生作品分别是范金馗的“多功能农用车”和樊旭的“多功能喷药车”,同时获鼓励奖还有学生张艳来的“气用推土机”。我校学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学校受到好评。同时,我校获得由市科技局、教育局、团市委和市科协联合颁发的优秀组织奖。2015年9月我校获辽源市科技教育示范校荣誉称号。

在2016年,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吉林省第31届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我校学生分别获得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学校还获得吉林省第31届科技创新组织奖。2016年被吉林省教育厅授予吉林省首批知识产权试点校等荣誉称号。2016年辽源市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1名。2016年辽源市第三届科技创新市长奖,王晗发明的“新型农用一体收割机”获鼓励奖。2016年又获得了由市科技局、教育局、团市委、市财政局和市科协联合颁发的优秀组织奖。2016年6月30日学校对近一年来的社团活动进行了成果展示和汇报,参与的学生家长100多人。2016年9月获吉林省首批知识产权试点校并批准为吉林省首批36所试点示范项目单位之一。2017年5月3日,东辽县科技创新现场会在我校召开,6月初省级辽源市知识产权教育经验交流会在我校圆满召开。经过几年的科技教育实践,我校此次工作实至名归,硕果累累,我们在获得丰收的喜悦的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了我们不足,主要表现为作品档次低,制作粗糙,材料简单,跟其他先进学校比,人家正在赶超我们,面对这种现实,我们必须鼓足勇气,面对挑战,全力谋划,再次出发,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打造师资队伍,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的作用;2.走出去,请进来;3.使用好15万元的专项经费;4.完善机制体制;5.开展各项科技创新大赛活动,设立校内科技创新校长奖;6.提升作品档次,向更高层次迈进;7.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教育。

近读清华大学教授钱颖一的一篇文章,他说:“我们承认我们仍然大而不强,强从哪里来?从创造性中来,人的创造性,就与教育有直接关系,有人会说,创造性不是教出来的,也许是这样,但不应忘记,错误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却可以扼杀毁灭原始的创造性,我们一直认为到学校就是学知识,教育者的职责就是传授知识,这种理念本身可能就是问题。创造性从哪里来?我认为有三个基本元素,那就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它们都不是知识,都是超越知识本身的。”他还说:“经济的竞争最终是创新的竞争,创新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最终是教育的竞争,中国教育的今天,就是中国经济的明天。”读了这些话,我深受启发,也深受鼓舞,也坚定了我校走科技创新之路的信心。

总之,几年来,我校在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活动中积累了一点工作经验,取得了一点工作业绩,实不足为外人道,更不值得大家学习,我们的做法还有很多不足,更不是什么主业,希望各位领导不吝赐教,欢迎各位多提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钟旭论我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文化培育[J].商业文化月刊,2012,(2):212。

[2]赵建国智慧的火花教育的力量——杭州市艮山中学打造知识产权特色教育“金名片”纪实[J].今日科技,2016,(9):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