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0-20
/ 2

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

殷广波

殷广波(黑龙江省桃山林业局职工医院152514)

【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0-0138-02

【摘要】子宫肌瘤是妇科的常见病,超声检查有助于子宫肌瘤的诊断。本文总结了超声诊断子宫肌瘤139例,旨在探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子宫肌瘤超声诊断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来自子宫肌层的平滑肌组织或子宫肌层血管壁的平滑肌组织。其发生原因尚不清楚,但是很多临床现象说明其与卵巢雌激素有一定关系。肿瘤发生在生育年龄妇女,在绝经后可退缩,在妊娠时或应用激素后可长大。超声检查时,肌瘤结节部一般呈圆形低回声或等回声区,以及分布均匀的强回声区,由于假包膜的存在,肌瘤周围可见低回声环。超声检查子宫肌瘤,方便、快捷,对人体无害,诊断正确率高,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139例患者,年龄26~52岁,平均44岁。以经血过多就诊者96例,以月经紊乱就诊者23例,偶然发现20例。139例患者,超声诊断单纯壁间肌瘤63例,单纯浆膜下肌瘤37例,单纯黏膜下肌瘤16例,壁间肌瘤合并浆膜下肌瘤13例,壁间肌瘤合并黏膜下肌瘤9例,肌瘤位于子宫峡部1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一)病理

子宫肌瘤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中含少量结缔组织纤维,仅作为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典型的子宫肌瘤是一种实质性球形肿块,表面光滑,亦有凹凸不平者,切面呈白色螺旋状线纹,线纹乃纤维组织所形成,肌瘤的硬度决定于纤维组织成分。肌瘤外表有一层假包膜,系由肌瘤周围肌纤维束和结缔组织束构成,包膜与肌瘤间联结疏松,手术时易剥出。包膜中分布有放射状血管,在肌瘤中心,血管减少。一般瘤体直径超过4厘米以上者,中心容易发生退行性变。

1.肌瘤的分布肌瘤在子宫上分布部位不同,分以下三种:①肌间肌瘤。最为多见,在肌层内发生、增大,影响子宫收缩,同时子宫内膜面积亦增大,常引起月经过多。②粘膜下肌瘤。肌瘤向宫腔内突入,表面覆盖一层子宫内膜,与子宫有蒂相连,粘膜下肌瘤则成为异物,引起子宫收缩,肌瘤被挤下降,瘤蒂越拉越长,可通过宫口脱垂入阴道中或阴道口外。③浆膜下肌瘤。向子宫体表突出,其上有一层腹膜覆盖,若继续向腹腔方向发展,最后仅有一蒂与子宫相连,蒂内含有的血管是肌瘤的唯一血供来源,如发生蒂扭转,蒂可坏死、离断而使瘤体落入腹腔,贴靠邻近器官(如大网膜、肠系膜)获得血液营养而成为“寄生性肌瘤”。④阔韧带肌瘤。属于浆膜下肌瘤类型,肌瘤由侧壁向阔韧带两叶腹膜之间伸展。⑤子宫颈部肌瘤。因解剖位置的特点,当瘤体增大到一定程度产生压迫症状,常造成分娩梗阻及手术困难。子宫肌瘤约90%位于子宫体部,仅4%~8%位于子宫颈。

2.子宫肌瘤大小差异悬殊,大者可达数十公斤,小者黄豆大小。肌瘤数目亦不相同,有单发者,亦有多发者,文献报道有多至200余个的。多发肌瘤使子宫外形变得凹凸不平。

3.子宫肌瘤的变性较大的肌瘤,中央缺乏血液供给,使肌瘤发生各种继发变性,变性常发自瘤体中央部位,分良、恶性两类。

(1)肌瘤良性退变

①萎缩绝经后,雌激素消退,子宫血液供给减少,肌纤维渐渐为胶原组织代替,肌瘤变硬,体积缩小并可出现钙化。此种情况多见于小型肌瘤。

②玻璃样变为最常见的一种变性,瘤组织内出现同质性的蛋白物质为玻璃样变。瘤体大于4厘米者均可有不同程度玻璃样变。瘤体越大,变性越广泛越明显,其切面呈苍白色,光滑同质状,失去肌瘤特有的旋涡状外观,此退行变性不引起特殊临床症状。

③囊性变当玻璃样变继续发展,液化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空腔,也可融合成一大囊腔。囊腔内壁光滑,也可能不平或有纤维束横贯其中。囊内含液体,多为无色透明。粘液状囊性变的肌瘤甚软,易与妊娠子宫、卵巢囊肿相混淆。

④脂肪变性少见,常在玻璃样变后期发生,并为钙化的前躯。脂肪变性可发生于肌瘤的一部分或散在各处呈区域性或全部性,质软。切面是均匀的黄色脂肪样组织。

⑤钙化钙化可分为两种,其一为弥漫型即钙化斑弥漫分布于瘤体内,严重者最后形成所谓“子宫石”,硬如石块;另一型为边缘性钙化,呈层状沉积,形成多层易碎的包膜。

⑥红色样变为一种特殊型肌瘤坏死。常发生在单一较大肌瘤中。妊娠期或产褥期易发生此种变性。切面呈肉红色,腥臭。保持旋涡状外形。此种变性可引起临床急性症状。

(2)肌瘤恶性变

子宫肌瘤肉瘤样变,发生率很低,国内报道约0.5%。国外约0.2%~1%。临床表现为肿瘤在短期内迅速长大,并伴阴道出血。切面呈灰黄色,脆而软,似生鱼肉状。

(二)临床表现

子宫肌瘤为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在30岁以上妇女约20%子宫内有潜在大小不等肌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

子宫肌瘤常见症状有①子宫出血:月经量过多,主要由粘膜下肌瘤及肌间肌瘤引起。经期延长可造成贫血;②腹部肿块:病人可无意中触到包块或在查体时发现;③不孕或压迫感。

(三)子宫肌瘤的超声表现

1.子宫增大、轮廓变异及肌瘤分布

根据肌瘤大小、数目及生长部位不同决定子宫大小及形态的变异。子宫可均匀增大或不规则增大。因部位不同可出现不同图像:

(1)浆膜下肌瘤肌瘤向宫体表面突出,可略突、大部突出或完全突出以一蒂相连(此须与附件实性肿物鉴别),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宫底、宫体、峡部、宫颈,亦可突入阔韧带内。阔韧带肌瘤的声像图特点为,子宫肌瘤常位于子宫的一侧,子宫肌瘤与子宫的浆膜层相连续。位置较低的中小肌瘤回声较衰减时常与附件的囊性肿物相混淆。

(2)肌间肌瘤一般肌间肌瘤如为单发性,子宫外形常常是均匀增大,宫体内见一衰减区域此为子宫肌瘤。其与宫壁之间有界限。

(3)粘膜下肌瘤.粘膜下肌瘤突向宫腔内,有部分突入或完全突入,前者基底较宽,后者可仅由一蒂相连,因此可见肌瘤与肌壁之间有衰减的裂隙这一特征为诊断粘膜下肌瘤要点。如果肌瘤下降则可达宫颈管内。子宫肌瘤回声低于肌壁。

(4)宫颈肌瘤肌瘤位于子宫颈时,宫颈表现显著增大,回声较宫体肌瘤强,均质或呈栅栏状,须与宫颈癌、宫颈妊娠鉴别。

(5)阔韧带肌瘤从横切面看,肌瘤常在子宫一侧,其浆膜层与子宫相连。

2.内回声

子宫肌瘤内回声很复杂,是根据肌瘤结缔组织纤维多少及有无变性而定。有变性者又属于哪一种?超声医师必须掌握肌瘤的各种病理变性以便获得准确诊断。多样的内回声如下:

(1)子宫肌瘤呈衰减回声未有变性的肌瘤或较小的肌瘤,一般瘤体呈衰减回声而宫壁为中等回声)。

(2)子宫肌瘤呈栅栏状回声肌瘤较大出现强暗相间栅栏状回声,可能有区域性玻璃样变。

(3)花纹状反光较强的回声这种肌瘤结缔纤维组织较多,瘤体呈反光较强花纹状。

3.子宫肌瘤各种变性的声像图

(1)玻璃样变玻璃样变其切面失去旋涡样切面而变为同质样,其回声较为衰减。

(2)囊性变玻璃样变进一步发展,液化而形成数目、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严重者液化连成片成大囊回声,前者有时很象葡萄胎,后者酷似卵巢囊肿。仔细观察瘤体的非囊区仍可看出肌瘤的特点,回声可很强亦可较衰减。

(3)脂肪样变瘤体内可见区域性反光强的回声,其与肌瘤之间界限清晰,有时亦可见整个肌瘤体为强光团状,边缘清晰或虚糊。

(4)钙化肌瘤钙化有各种形式,可见肌瘤包膜钙化光环或在瘤体内有弥漫性钙化斑或局灶性钙化斑块或伴声影。

(5)红色变性常在妊娠期或产褥期发生急性腹痛,肌瘤明显衰减。

(6)肉瘤样变肌瘤长大迅速,内回声更为复杂。

参考文献

[1]石一复.实用妇产科诊断和治疗技术.2002.

[2]崔广和,张永桂,齐春英,刘灿.董振强.特殊类型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期刊论文]-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0(11).

[3]曹斌融.子宫肌瘤的辅助诊断[期刊论文]-中国医刊2002(4).

[4]鲁树坤,周启昌.现代超声诊断学2001.

[5]祝玉平.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附295例分析)[期刊论文]-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