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煤矿绿色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煤矿绿色发展

刘立

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钱营孜煤矿234000

摘要:我国循环经济产业已初具规模,煤炭产业特点决定了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煤炭行业在发展以煤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开采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我国煤炭行业在国家能源结构中还将长期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如何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坏境污染少的开采利用道路成为煤炭工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课题。世界经济发展受到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约束日益凸显,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循环经济”一词于20世纪60年代有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旨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一、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提出

1、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金钥匙”

中国煤炭主体能源地位不变,需求总量继续增加。然而,面对“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的国际承若,作为中国能源主体的煤炭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低碳转型,显得紧迫而急切。长期以来煤炭粗放式开采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煤炭的井工和露天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包括煤炭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占用,因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造成大量耕地废弃,村庄被迫搬迁。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以及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全国煤矿每年排出矿井水约2.2*109m3利用率不足30%,全国煤矿平均回采率只有32%,浪费惊人;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带来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都来自煤炭的燃烧。

为改变这一局面,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必须以循环经济为核心,全面推进煤炭清洁生产、循环高效利用和节能减排,将开采利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2、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

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代中国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在经过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13亿中国人的生活正在逐步走向富裕,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的生态形势十分严峻。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创造一美元的产值,能耗是美国的4.3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因此,在今后一段比较长的时期内,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发展全局,强调在发展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地处理地区间、城乡间、经济与社会间、人与自然间、国外与国内间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也是一种按生态系统规律引导发展的生态文明发展观,要贯彻好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大力倡导生态文明教育,使全体公民以生态价值指导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其次,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铸造绿色科技体系,实现科技的生态价值取向;再次,要把绿色科技引入经济,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3、煤炭企业内部开展物料循环

循环经济是工业化运动以来经济、社会、环境发展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在产业集聚区内循环经济中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聚集在一起,下游企业使用上游企业排放的废弃物作为原料,使得进入循环体系的物质能够被最大限度的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在产品设计中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结合起来,充分注意到物质的循环利用。主要以煤炭开采加工业作为龙头,延伸产业链。矿井生产排放的矸石等废弃物作为建材原料;井下排出的矿井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作为电厂的冷却水、地面的生活用水和井下洒水等。通过系统之间产品或废物的相互交换,形成煤炭工业生产链,使矿区内各种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废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降到最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我省近年来积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鼓励各大银行加大对绿色环保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促进企业“绿色”发展。怎样促进煤矿产业的“绿色”发展,俨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发展绿色科技,是引导生态意识进入生产系统,从而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两难问题的桥梁,也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关键。要发展就要正确的认识,认识到煤矿产业对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问题。

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将长期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工业能否健康发展是事关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尽管我国的煤炭产量和消费已占世界的1/3,但整个煤炭行业距离经济有竞争力、充分考虑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健康发展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根本解决,随着煤矿开采规模越来越大,相应的也带来了许多生态问题。如何使煤矿的开采得到可持续的发展,这就需要采取合理的开采技术及有效的防治措施,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绿色矿业之路,资源与环境的协调绿色开采是解决煤炭开采保护生态文明的根本出路。

绿色开采理念是在科学采矿三原则(安全、环保和经济)的指导下提出的,强调在现有采煤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发展与创新采矿科学技术,从广义资源的角度上认识和对待煤、瓦斯和水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其基本出发点是防止或尽可能减轻开采煤炭对环境和其他资源的不良影响,以期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资源开发利用最优化和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

二、绿色开采技术的主要内容

采空区充填开采技术。采空区充填开采技术是绿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更加备受重视。为降低充填成本,基于岩石控制的关键层理论,提出了部分填充,仅充填部分采空区,只要保证未充填采空去的宽度小于覆岩层的初次破断跨距,且充填条带能保持长期稳定,就能有效控制地表沉陷。

煤与瓦斯共采。瓦斯是一种新能源,既是矿井有害气体也是洁净能源,既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作工业原料。因此,应该使其资源化,其技术途径有:一、采前抽采:若能在开采前将煤层内瓦斯抽出,则是利用瓦斯改善煤矿安全的最好办法。但由于我国大部分煤体透气性低,在本层内抽采瓦斯有难度。二、煤与瓦斯共采:开采后围岩压力降低,大量瓦斯在采空区释放,有利于瓦斯抽采,因此形成煤与瓦斯共采体系。三、废弃矿井抽采瓦斯。鉴于废弃矿井煤层经过采动而充满瓦斯,因而可以利用采动后岩体内裂隙场的分布及钻孔,将瓦斯抽排管装在井下、封闭井口后,抽出瓦斯。

保水开采。保水开采在不同的技术开采矿区有不同的技术内涵,缺水缺要以资源保护和利用为主;大水矿区,要以减少水资源破坏和防治水灾害为主,主要应控制煤层上覆岩层中冒落带和导水裂缝带的发育高度。当它们未发展到水体时,水体不受疏降影响。

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根据煤矸石的特点综合利用。将矸石充填到采空区,或进行巷旁与废弃巷道充填,还可以利用洗煤产生的附产品用与发电、供热、制造成砖、水泥、混凝土等。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煤炭地下气化是一种绿色开采技术。煤炭地下气化的特点是把埋藏在地下的煤炭直接变成煤气作业,是开采煤炭的一种新艺术。

煤矿绿色开采是我国煤矿发展的必然方向,是和谐矿区建设的重要指导,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有着以关键层理论为基础的实施依据,为我国煤炭开采实现安全高效、经济环保提供重要保障,达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为经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为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