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肾内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效果分析

熊盈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411100

【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肾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判定肾内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72例肾内科护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为两组肾内科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肾内科患者的焦虑状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肾内科患者的无焦虑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肾内科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肾内科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坠积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肾内科患者,且该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之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用于肾内科患者护理,效果显著,肾内科护理风险与患者本身、护理人员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肾内科;护理风险;针对性护理

前言:

近年来,我国各大医院肾内科收治慢性肾病、尿毒症等患者的例数发生了显著提升[1]。结合临床治疗经验来看,多数肾病患者需长期卧床静养,因此其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疾病[2]。为了验证针对性护理在肾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以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所有患者的护理流程及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72例肾内科护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肾内科患者共计36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8例。该组肾内科患者的年龄范围处于36-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0±6.0)岁。

观察组肾内科患者共计36例,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各18例。该组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8-60岁,平均年龄为(44.0±6.0)岁。除相关肾内科疾病外,所有患者均无其他疾病困扰。排除存在言语障碍、认知障碍的患者。两组肾内科患者在性别、年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方法

为对照组36例肾内科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具体包含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监测、病房环境清洁质量保持等。

1.2.2针对性护理方法

为观察组36例肾内科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包含:①基础护理。在日常护理任务中,肾内科护理人员应在积极配合医院展开的各项技能培训任务的同时,为肾内科患者提供体位护理、清洁护理等基础护理服务。②健康知识宣教护理。部分肾内科患者由于对自身病情及治疗过程的了解不足,形成焦虑、抑郁等心理负担,间接干预肾内科患者的预后。③压疮预防护理。肾内科患者多需长期卧床信息,因此其压疮发生率相对较高。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护理人员可以以2h为时间间隔,辅助肾内科患者变更体位,减轻肩部、腰部等受压位置的压力。④肺炎预防护理。护理人员应及时督促肾内科患者咳嗽,以促进体内痰液的排出,降低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观察肾内科患者的焦虑状况,评分项包含无焦虑、轻度焦虑、中度焦虑、重度焦虑4种。

观察肾内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评分项包含压疮、坠积性肺炎2种。

观察肾内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项包含满意和不满意2种。

1.4评价标准

本文运用焦虑自评量表对72例无认知障碍、言语障碍的肾内科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为:无焦虑:肾内科患者的得分不足50分;轻度焦虑:肾内科患者的得分处于50-59分范围内;中度焦虑:肾内科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处于60-69分范围内;重度焦虑:肾内科患者的得分超出70分。所有肾内科患者在利用量表进行评价之前,护理人员应按照焦虑自评量表的指导语对患者的评价过程进行指导,避免评价结果误差现象的发生。

1.5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21.0软件对72例肾内科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当P<0.05时,认为肾内科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肾内科患者的焦虑状况对比

持续护理1个月后,两组肾内科患者的焦虑状况对比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观察组肾内科患者与对照组肾内科患者在4个焦虑维度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肾内科患者的无焦虑几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肾内科患者的无焦虑几率(22.22%)。

2.2肾内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肾内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如表2所示。

由表3可知,观察组36例肾内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36例肾内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55.56%),两组肾内科患者之间的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肾内科护理风险因素

①肾内科患者因素。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肾内科患者的不配合可能引发护理风险[3-4];②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与肾内科护理风险之间的关系是基于专业水平产生的。为了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医院应该定期为肾内科护理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得护理人员能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5-6]。

3.2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

本文以72例肾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作出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针对性护理可以显著改善肾内科患者因对病情了解不足、过分担忧等引发的心理焦虑,且能够降低肾内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结论:医院可于肾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推行针对性护理。

参考文献:

[1]朱珏.针对性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肺部感染危重患者中的效果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59:11825-11826.

[2]朱红霞.肾内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10:168-169.

[3]姚家莲.肾脏内科疾病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J].人人健康,2016,18:202-204.

[4]莫甫丽.综合内科病房护理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和管理对策[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02:84-85.

[5]杨艳霞.肾脏内科疾病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4,05:207-209.

[6]王建青,梁敏娇,卢飞飞.肾脏内科疾病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J].生物技术世界,2015,10: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