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系统线损管理与降损措施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电网系统线损管理与降损措施探究

申向雨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邯郸市新区供电分公司056002)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能已经成我国的重要能源之一,其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配电网是电力的主要载体,其管理应该受到企业与国家的重视。线损是由管理线损与技术线损共同组成,想要经营好电力企业,就应该认真研究并加大技术研究,从管理降损措施与技术降损措施进行线损管理,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电力企业;电网损耗;影响因素;降损措施

电力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城市运行更是如此。配电网将电力输送到千家万户,扮演着“运输者”的角色。在传输过程中,电力会发生一定的损耗,即线损率。据了解,我国低压输配电网络(包括线路、配电变压器)的损耗约占电力总产量的10%,造成电力能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电力需求量的增加,加强城市配电网的研究,降低线损率具有重要的现实研究意义。

一、配电网线损的主要影响因素

1.技术因素

城市配电网中,技术线损对线损管理的影响最大。技术线损可分为铜损和铁损的固有损耗、介质损耗、电晕损耗。在城市配电网管理中,配电管理工作的专业性与复杂性要求其操作人员需具备细心、耐心及一定的专业素养。但是在城市配电的实际操作中,经却常出现线损统计员抄表时间不统一,记录的线损资料存在偏差,计量装置安装位置不当的现象。在设备线损上,城市配电变压器、无功补偿电容器等电气设备的铁损、铜损以及其他的固有损耗,城市用户专线的线路损耗都是影响线损管理的因素。另外,电厂电气设备的绝缘体突然失效所造成的电力的泄漏,变电所的保护和控制装置的损耗都是影响线路管理的原因。

2.人为因素

管理线损通常情况下是指供电企业对配电网配电管理不到位造成的线损。在配电管理中,选择合适的电能计量装置是降低线损的方法之一。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供电企业管理不到位,在引进设备时并未经过严格地设备检验,致使精度不准确的不合格设备用于工作使用,造成计量误差,影响工作效率。另外,电力运营管理中超标和核算的失误以及供电端与售电端抄表结算的时间不统一也会造成电力计量的误差。再者,由于城市用户不按照国家规范用电,致使电力配送出现误差,甚至还出现偷电盗电的现象,造成了配电网的极大损失。

二、配电网降低线损措施

1.进行有效地调整运行电压

总所周知,在输送容量不变的前提基础上,电压与电流成反比关系,因此电压得到提高,可以提高力率,进而降低电能损耗率。此外,在35KV以上(包括35KV)的电网中,变压器的铜损在整个电网电能损耗中占据了80%以上,且铜损和电压的平方是反比关系,因此,想要减低铜损则应提高运行电压,这样可以从整体上降低总电能损耗量。但在配电网中却并非完全类似这样的规律,如配电变压器的铁损在整个配电网总电能损耗中约占40%至80%的比例,并且与配电网中运行电压的平方是正比关系,因此,在配电变压器运行时,运行电压越高,其空载损耗也随之增大。由此可知,要结合实际用电情况进行有效的运行电压调整,提高运行电压的运行效率,达到降低电能损耗的效果。

2.规范城市配电网运行管理

对于目前现有的配电网系统来说,除了对其中设计建设方面的不足加以,同时也能从运行管理上做出调配,实现线损最小化、经济效益最大化。这就要求管理部门在配电网的实际运行中严密观察其工作状态,根据统计调查所反馈回来的情况及时的调试配电网系统。这方面可以结合相关技术要求,通过调节变压器、调整线路的负荷来达到降损的要求。对于配电网系统中电容器的运行,也应在无功补偿方面做出优化,减少运行过程中的无功流动。在配电网系统出现相关问题时,也应大力采取带电维修的方式加以应对,防止因停电作业带来不必要的线路损耗。

3.加强配电网高新技术的发展

现代化发展形势下,高新技术的应用无疑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对于城市配电网的降损工作而言,也应结合时代先进的发展理念进行革新。这也要求政府加大对城市配电网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视,积极投入人力物力加以落实,以新技术、新理念打开城市配电网降损的新局面。对于电线、变压器、电容器等一系列设备,应及时做好换代,以适应当前绿色环保经济的发展需求。同时,对于全新的降损技术的研究也需要加快探索脚步,以科技带动工作,谋求新的节能降损道路,推动城市配电网低耗高效的发展,促进行业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4.定期进行线损分析

所谓线损分析,就是在线损管理中,对线损完成情况和所采取的线损指标之间、实际线损和理论线损之间、线路和设备之间、季度和年度之间进行对比的方法,以及查找线损升降原因,确定今后降损的主攻方向等工作。

(1)线损分析的作用。一是找出线损管理工作的不足,指出降损方向。二是找出电网结构的薄弱环节,确定改善电网结构的工作重点,降低技术线损。三是找出电网运行存在的问题,确定最佳运行方案。四是找出降损措施中存在的问题,使今后制定的降损措施更有针对性,效果更好。五是查出线损升降原因,特别是上升原因,以确定降损主攻方向。

(2)线损分析的方法。主要是采取对比的方法,但要和线损的理论计算相结合,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及营业帐目相结合,要进行实地调查。

(3)线损分析的主要内容。一是实际线损率与理论线损率对比,实际线损率应尽量接近或略高于理论线损率。如果实际线损率过高,则说明电网漏电严重或是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二是理论线损率和最佳线损率对比。如果理论线损率过高,则说明电网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电网运行不经济或两种情况都存在。三是固定损耗比重与可变损耗比重对比。固定损耗在总损耗中所占比重与设备负荷率、设备利用率有密切关系。如果固定损耗占的比重大,则说明线路处于轻负荷运行状态,配电变压器负载率低或电网中高能耗设备多,或者电网长时间在高于额定电压状态下运行。为降低固定损耗,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设备负荷率和利用率。

四、小结

城市越来越大,电力需求越来越大,配电网的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线损管理工作越来越紧迫。新形势下,智能电网集信息化、智能化于一体,注重大规模数据处理,突出电源靠近负荷中心、缩减供电半径,能够有效降低损耗率。因此,加大智能电网的推广,增加信息化、高新技术在线损管理中的运用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林红.电网系统线损管理与降损措施探究[J].科技与企业,2013(9):42-42.

[2]蒋仲俊.电网系统线损管理与降损措施探究[C]//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2015.

[3]郑涛.配电网线损分析与降损措施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3):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