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形势下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当前形势下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刘晓红

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房地产管理中心河南濮阳457001

摘要:目前,我国各个企业都在不断创新和改革,愈加重视财务管理问题。这是因为企业轻视财务管理将会导致企业在财务上频频出现问题,从而引发其他运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资产管理的加强成为一个核心,这对于大部分的企业都非常重要。

关键词:企业资产管理;问题;改进建议

引言

作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资产管理能力,对于企业能否有效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健康、持续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企业在资产管理阶段不应仅注重资产的管理,还应当对无形资产管理开展深入研究,并且与时俱进,逐步将企业重资产向轻资产转移,进一步减轻资产管理压力,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企业资产概念

资产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根据不同的标准,企业的资产有多种不同的分类。如根据流动性,可以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现金以及可以合理地预期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营业周期内变现、出售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待摊费用等项目。非流动资产又称长期资产,是指企业旨在生产经营中长期使用或者为某种目的而长期持有的资产,包括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长期债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资产按其流动性(即资产的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划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生物资产和其他资产等。

2当前形势下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上的混乱造成资产流失

目前,国家管理部门层面的有关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系统性有待加强,实际工作中执行力度不够。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要求,大多数国有企业只注重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生产运营的管理,而不重视资产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管理意识的缺乏,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2.2国有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

一是企业缺乏科学规范的决策程序,资产购置、产品生产盲目,造成资产结构不合理,同时企业的采购、资产盘点清查、处置等制度不健全,使得资产账实不符、资产闲置、废弃等现象经常发生;二是国有企业资产使用的财务考核指标不科学全面,发挥不了资产运用的导向作用。

2.3管理手段和方法滞后

很多先进的民营企业加大投入,有效实施现代管理手段,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国有企业,由于资金和理念上的原因,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进不了企业,企业仍然运用粗放式的传统管理模式,大大影响了资产的管理效率。

3企业资产管理改进建议

3.1建立全过程的管理制度

一是要建立健全资产采购及收发结存管理制度。企业不仅要有资产采购审批制度,同时还要有资产储备管理的科学决策程序,对资产的储存使用量进行有效的预测,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采购计划。科技进步在加速,市场也千变万化,因而企业无论是对长期资产还是对流动资产的采购均要综合考虑企业近期需求和长远发展,满足技术进步的要求,只有如此,才能避免存货积压、设备陈旧,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二是完善资产运用过程的管理流程。建立完善的检查、维护、修理等相关制度,建立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对各类资产实施定期与不定期的清查盘点,及时发现和纠正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充分发挥资产的使用效能。三是健全资产报废处置管理办法。资产处置是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大多与这一环节有关,因而企业应对资产处置建立严格的管理办法,如资产报废处置的审批制度、操作程序等,同时要严格财务审核制度等。

3.2强化对资产的价值管理

一方面,资产管理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要有现代资产价值管理意识,树立风险价值观念,建立资产价值的定期评估和价值变动的调整机制,保障资产账面价值符合实际价值;另一方面,要从财务上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强资产管理。财务管理要从根本上转变职能,建立与现代财务管理制度相适应的各类资产准备金计提及管理制度,从对资产记录、计量,转变为对资产运营及运营效益的全过程管理。建立对资产管理的实时跟踪机制,及时发现经营中出现的资产盈亏并得到有效处理,保证账卡一致、账卡物相符;建立合理有效的折旧计提制度和长期资产摊销办法,避免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更不能将折旧和资产摊销作为调整各期费用的杠杆,从而来调节利润,影响企业长期发展。

3.3完善企业的内、外部审计制度,发挥第三方审计机构的监督作用

企业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建立内部全面审计制度及审计办法,掌握资产动态,及时发现并处理资产管理中的问题,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对企业做好外部审计工作,强化社会公众和政府在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监督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发挥社会审计部门等第三方的进一步监督作用,定期聘请社会审计机构和资产评估机构对企业资产进行审计和评价,为改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4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新型的资产运行方式

在资产实物管理上,可实施条形码管理办法,在资产管理系统平台上实时掌握资产供、产、销、存动态;推行ERP管理平台,强化资产在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形成一套从预算、采购到使用、处置等过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和有效的资产运行方式,构建企业资产从进口到出口各环节的网络动态管理,从而提高资产的管理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企业资产管理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管理过程,资产作为企业的命脉,企业的管理者要加强对其的管理,利用资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从而使企业可以长远有效的发展,从而实现企业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崔文仙.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7(17).

[2]王治国.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J].科技经济市场,2018(01).

[3]吴丽丽.浅谈基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J].纳税,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