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安岚度假酒店项目开发过程中景观工作的感悟与探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宁海安岚度假酒店项目开发过程中景观工作的感悟与探寻

杨金玲

上海锦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200000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笔者自身工作中所经历的山地酒店项目实际开发的工作经验,从项目开发的角度分析山地度假酒店项目中,景观专业从设计到施工现场全过程所经历和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结合国内外相关项目的案例及经验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建筑与山地地形之间的关系、山地原有自然资源的利用、及山地冲沟水系的疏导与引导等方面从景观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归纳与总结,以为后续开发同类型项目作为借鉴,从而减少并避免弯道。

关键词:山地酒店、设计施工、解决方法、感悟探寻

1、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随着城市内建筑和景观的多元化运用与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环境要求也不断的提升,物质文明飞速的发展带动了精神文明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精神生活的体验,人们更加注重对环境、服务、品质、风土人情、地域特色等有附加价值生活的一种体验。因此集旅游、休闲、放松、餐饮于一体的综合酒店悄然兴起,繁忙的都市生活、喧嚣的城市噪音让人们更加渴求一处安逸宁静、环山抱水的自然环境。当巴厘岛、三亚、威海等滨海城市出现的海滨度假别墅仅满足于部分人对水的追戏,同样为满足对山地的追逐与渴望的游客的需求,山地酒店项目的开发迫在眉睫,笔者所负责的山地度假酒店项目就是在此需求下应运而生。

山地酒店项目地形复杂、高差较大、每栋建筑均存在地形上的差异,因而在开发中给人的最大印象就是——难,山地独特的空间形态为项目设计营造一处不同寻常的景观提供了可能。但从景观开发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因而设计师头脑中必须始终存在着“山体”这个客体,先天条件会给景观创作带来难度,但由于山地项目有着平地项目景观的不可比拟的优势,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山地地形为景观的创作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和独特的景观设计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何开发好山地度假酒店,除却前期策划定位,从设计施工的角度,就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及探寻,同时也作为阶段性总结,为后续山地项目的操作提供经验参考。

2、设计理念

在山地项目设计中,建筑依山而建,道路依坡而设,避免开挖山体,从而使道路与建筑的形体塑造融入在山体之中,与周边的地形地貌浑然一体。这样就给设计带来很多挑战,笔者所参与的宁海安岚酒店项目就面临如下挑战:第一个挑战是高差难题,山地项目大多建在山体上,建筑与地形之间存在很大的高差,如何避免用生硬的手法解决高差是山地项目研究的重要问题。第二个挑战是充分发掘和利用现有山地资源,重新建立山体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成为设计师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第三个挑战是巧妙的疏导山地内的冲沟水系,引导成度假酒店内特有的景观水体。

由卢济威和王海松两位先生合作而成的《山地建筑和生态》专著中持有如下观点:必须在遵循共生原则和生态原则的基础上,综合地形、水文、气候和植被等因素对山地资源进行开发。因而在山地项目中景观设计师必须要善于发现、尊重场地,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去认识场地原有的特性,寻求与场地和周边环境密切联系、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因地制宜地利用建筑所处的山形地貌,尽量契合山地起伏变化,不去破坏原来的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使建筑成为融入环境中的有机景观。

3、设计手法

笔者从事的宁海安岚酒店项目,设计上也是通过多种手法打造出了一个与环

境和谐共生,山屋共融的项目群体,营造出一个悠闲生态的度假氛围。

宁海安岚酒店位于浙江省宁海县深甽镇,根据安岚品牌对度假酒店的定位,酒店的功能一般分为大堂、小吃吧、餐厅会议、温泉SPA、泳池、马场客房及婚礼草坪,各个单体设计时需充分利用优秀的景观资源,根据GIS地理信息系统对场地的分析,客房与公区主要位于50%以上的山坡上。光照充足、适合植物生长的区域大部分分布在客房与公区的向南位置。疏导水系,解决高差和利用当地植物资源营造和谐环境,景观设计师主要运用三种设计手法。

手法一:从景观角度解决建筑和地形的矛盾,建筑的设计图纸和现状地形存在的主要矛盾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建筑在设计时大部分采用架空的设计手法,因而建筑的柱脚裸露在山体之上。景观在设计时在架空层内种植八角金盘等耐荫植物,建筑柱脚上拉钢丝种植爬藤植物,建筑外围种植灌木进行遮蔽,从而使建筑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二是,规划道路与建筑的高差问题。建筑依山而建,道路依坡而设,现场道路与建筑之间高差一般在2米以上,部分区域达到8米以上,为解决此类入户难题,景观建议做钢结构栈道形式入口。为软化钢结构台阶的材质过于硬朗,与周边环境反差过大。景观在台阶饰面及栏杆扶手上采用防腐木材质,同时栏杆上种植爬藤植物。入户栈道两侧种植毛竹进行掩盖,与现状原有竹林协调一致;

手法二:整合当地特有的地形、地貌,植被资源,并加以利用。山地项目大部分现场为复杂的山体,地形复杂、高差较大、地势较陡。景观步道不同于平地项目以铺装形式的变化来增加步行者的乐趣。但是高差的变化反而丰富景观设计的变化空间。在笔者宁海项目中,对于必须通行的山体上,根据其稳定性开凿台阶,台阶两侧种植当地特有蕨类植物,台阶旁挡墙上栽植大片竹林。后期游客会拾阶而上,体验当地竹海风情;

手法三:从景观角度对自然雨水、山体水系的疏导和引导。笔者所主持的项目位于宁海县深甽镇,该位置地处东南沿海、长三角南侧。山地丘陵地貌,沟谷交错,雨量充足,景观GIS模拟地形后可以直观看到山体汇水面在山谷位置,且大部分穿越建筑选址基地,或围绕在建筑周边,对此景观进行如下设计方式:

一、冲沟穿越景观节点位置的地带,采用借景的手法,对山地水系进行沉淀净化,并利用流动的净水作为景观水景的主要用水,如示范区的冲沟围绕在客房周边,且汇水面较大,笔者组织现场施工人员及相关水电工程师一起项目踏勘,在汇水购上游选取合适位置制作滤池。利用碎石块、细沙等材料进行过滤雨水及泥沙,保证在普通雨量的情况下汇入水质达到景观级别的纯净。并利用纯净水与入口LOGO相结合设计成景观水池。同时考虑枯水期的因素,池底铺设卵石。从而保证在枯水期也有旱溪的景观效果。

二、非景观节点区域,但人可以走近或亲近的地方可以在现有河沟两侧,通过置石与植物种植的手法设计成雨水花园,营造自然山地景观。同时,沟底卵石形成的旱溪,在雨期可以引导山石,形成雨季与旱季不同的景观效果。在对类似山地酒店的考察中,笔者很惊喜的发现考察的某家酒店已经充分考虑到冲沟的设计,运用此种设计手法真正做到了山水一体,将酒店住客的视觉享受放在了第一位,下面在酒店考察实例中具体说明。

三、非景观节点区域,在视线不可及处,直接设置成排水沟,后期植物进行遮蔽处理即可。

综述,山地项目所运用的一切手法均要结合自然、尊重自然。以上手法是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运用的手法。此外诸如对原有竹林植被的运用,山地项目挡墙、护坡等常规手法在此就不做赘述。

1、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1)施工中对原有自然植被的破坏;在施工过程中,现场土建施工为争抢时间,便于施工,对大面积的原有植被进行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山地裸露后无法覆土种植,后期只能通过客土喷薄的方式进行复绿补绿,这样在项目开发之初景观效果不佳。

2)现场地形与实际地形的出入,造成入户高差加大。施工现场根据设计道路坐标先放样并开挖出施工道路,由于山地地形及地质的复杂,等到施工完,道路的个别路径与设计差异很大,主要原因是在开挖过程中由于现场道路碰到岩石层,无法继续开挖,只能实地寻找别的路径,这样情况下就需要施工现场及时将新的道路路径反馈给设计,设计放到原有的设计总图中进行复核,以准确判断新路径是否合适,是否可以入户,如入户高差过大,则在道路施工前,必须及时调整的方案,以确保入户。

2、酒店考察实例

笔者于2016年9月考察莫干山裸心谷酒店,宁海酒店项目操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很多在裸心谷得到了启发与解答。

1)对水的利用

裸心谷对于雨水及污水中水进行了充分的利用,通过山谷中沉降池过滤中水,并且将湖泊作为中水蓄水池,最后将收集到的水重新用于基地的灌溉、冲厕、水源热泵空调循环及消防系统用水,整个净水措施并未脱离山地这个大环境,而是利用山地环境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给酒店的客户带来了不同的体验感,真正做到了效果与功能的高度结合。

2)入户的设计

由于地形的原因,裸心谷的大部分客房也是架空的,入户基本通过栈桥辅以台阶,室外道路与栈桥平台高差相差不大,栈道做成与客房外立面统一的颜色,同时配上入户挡墙及景观植物,一下带给了客户驻足停留的欲望。

3)对当地材料的利用

裸心谷对当地材料的运用对度假酒店开发来说也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如入口大堂雨棚顶部放置了当地的藤条,阳光从藤条间洒下,一道道光束倾泄在脸上和身上,不仅使单调的雨棚增加了设计层次,更带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

另山体挡墙、入口台阶的设计,就地取材,运用当地石材进行打磨,从而更加亲近自然。

4、小结

综上所述,山地酒店的开发为更贴近自然,需要从景观的角度上了解自然、尊重自然,设计手法上与自然相结合,施工过程中了解自然。设计、施工紧密结合及时解决由于地形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希望此次的感悟与探寻能给别的山地项目的开发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卢济威、王海松.山地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1

[2]陈治邦、陈宇莹.建筑形态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王奕.酒店与酒店设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4]朱守训.酒店度假村开发与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5]黄光宇.山地建筑城市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6][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M].林庆怡.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