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路面改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水泥路面改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张长科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改成沥青路面现已广泛的应用,本文就目前较流行的“白改黑”施工方法进行了探讨,分别对在施工前旧路面的处理,以及对加铺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泥路面;沥青路面;施工

1概述

沥青路面因其具有行车舒适,噪音小,已修复,造价(相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较低等诸多优点,现已大面积的采用。水泥混凝土具有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维护保养费用低、抗磨耗能力强等优点。但其路面有较多的纵横缝,行车舒适性差,灌缝难度大效果差,水分易于渗入损坏基层和面层,路面损坏后修复难度大。

我国现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相当一部分已接近或超过设计年限未达到设计年限的也由于交通量剧增,车辆轴载日益重型化或设计施工等原因出现表面磨光老化、板块破损断裂、局部沉降、接缝破坏或局部回填修补强度不足造成破损等各种病害.导致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行车舒适性差车速难以提高,加大了运营成本。反过来又加剧路面的破坏。为了满足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提高道路服务水平,美化环境,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改造处理已成为紧迫的现实任务。最常用的改造处理方法是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设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加铺层及翻修。

2公路面层改造中加铺沥青面层现状

公路工程一般为水泥路面,将水泥路面与沥青路面进行有效结合,形成复合式路面结构,不仅可以应用于新建公路工程施工中,而且还能够应用于旧水泥公路路面修复施工中。旧水泥路面可以作为稳定的下面层,提高强度、耐久性、稳定的下部结构,而沥青面层平整度好、抗滑性能优、施工速度快、养护维修方便,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公路路面的使用性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公路路面改造施工中,如果对工程前期设计不重视,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不严格,同时在公路运营过程中没有注意加强交通管制,则会造成加铺沥青面层后的路面结构容易出现反射裂缝、水破坏等病害,对路面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巨大危险。

3加铺沥青面层施工前对旧路面的处理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磨光、板块破损断裂、局部沉降、接缝破坏等各种病害在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沥青罩面改造工程中必须对原路面的病害进行处理。

(1)板块断裂。板块断裂的处理应根据其损坏的程度而分别对待处理的方法主要有裂缝修补法、局部修补法、整板更换法。对于严重断裂、裂缝处有严重剥落而且有错台、裂块已开始活动的断板则更换整块板在新旧板接缝处设置传力杆。

(2)唧泥。对于出现唧泥现象的水泥混凝土板可在板下脱空区域填充刚性或半刚性的材料已阻止板边产生较大的竖向位移。对接缝完好的板块采用钻孔灌浆处理沿接缝钻一排直径20mm的孔,高压喷枪清除残渣.向脱空区灌浆.并用接缝密封胶封缝。

(3)接缝碎裂。接缝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薄弱部位.接缝两侧易被剪切破坏。在重交通道路都设有传力杆但随着接缝的碎裂,传力杆也相继失效,相邻混凝土板之间的约束消失,从而增加板块的自由度。由于接缝的破坏混凝土板上的沥青罩面层出现反射裂缝的可能性增加。处理有传力杆碎裂缩缝主要是解决恢复传力杆的传力作用和满足板块伸缩的要求这两个问题。

(4)错台。对于高差大于15mm的错台,应将其高出部分凿除高差较小的错台可采用沥青砂填平。如不处理,不仅土工织物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地发挥而且会加速土工织物和罩面层的破坏。

(5)脱空板块处理。对于旧水泥硅路面存在的脱空板块,一般情况下采取板底压浆的处理方式。根据脱空板块的具体情况,合理规划注浆钻孔的位置,随后按照设定的位置进行钻孔作业,其中钻孔的深度应该保证浆液能够完全灌入板块脱空的地带。另外还需要在孔洞的内壁上预埋法兰螺帽,保证压浆管道能够得到固定。为了防止杂物落入孔洞内部,影响压浆的质量,可进行临时封孔。最后采用压浆机对脱空板块注浆,注浆压力控制在2~4MPa之间,根据水泥硅路面的实际情况确定。

4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加铺沥青层的施工过程为:清理、清洗旧有路面—〉喷洒沥青粘层油—〉铺设土工织物(满铺或铺缝)—〉铺设沥青混凝土面层—〉碾压。

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施工过程中关键技术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所有的技术环节中,首第一个问题就是面板更换问题。结构破损需要更换面板,更换面板必须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则:破碎机械不得使用冲击锤之类的强制式设备,一般宜采用履带式炮机、小凿岩机、人工配合空压钻机;机械破碎的顺序应该是先板中后板边,板边破碎时机械钻头不能骑接缝直接下钻,应离接缝一定距离,这个距离的建议值一般为30--50cm;破碎面板周围的邻空面必须为垂直断面,残根应彻底清除干净,在重新浇筑混凝土之前,在周边涂刷60摄氏度粘稠热沥青两遍。

(2)裂缝修补环节。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的裂缝若不修补,在沥青罩面层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均会使沥青面层出现反射裂缝,可采取如下措施修补裂缝。一般可采取如下措施:凿槽灌缝施工后骑缝铺设土工布变成了裂缝修补的关键工序,务必精心施工,一是土工布应摊平,不得褶折和松动,二是必须用轻型压路机压,直到土工布泛出黑斑为止,三是最好为整条,如特殊情况需搭接,其搭接长度一般小于10cm。

(3)接缝补强环节。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数年后,接缝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接缝的补强第一个工序就是清缝,目前最常见的方法是机械锯切和高压吹喷两种。胀缝补强是接缝补强的重点,胀缝应彻底清理,直至基层顶面,使其成为通透缝,为板块伸长提供应有的空间余地。接缝两侧喷洒乳化沥青透层油和石屑用量为0.51kg/扩。胀缝骑缝铺土工布,宽度为200cm,其余接缝均为100cm,然后全路满幅再铺一层土工布或土工格栅,这样可以延缓接缝反射裂缝对沥青罩面层影响和减少反射裂缝的出现。

(4)最后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剪切遏制。在这一环节,笔者认为,我们应重点注意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与原有基层界面的结合间题。由于长期车辆荷载反复作用和大自然影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与基层之间的界面结合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个层间结合不外乎3种形式,即完全结合式、半结合式、完全分离式。目前多采用具有填充性、渗透性和挤密性的注浆方法,注浆材料可为纯水泥砂,水泥砂浆、沥青等。通过注浆使界面的半结合式和完全分离式变成完全结合式,挤密性增大了摩擦力,水平剪力得到了控制,同时,面板下脱空问题也因注浆的填充性得到治理,竖向剪力失去了形成条件,透渗性使混凝土板的倾斜剪力得到遏制。

5结语

利用沥青混凝土罩面对旧水泥混凝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相当于复合式路面但又有所不同其关键是需对原路面病害进行彻底处理,同时要严格控制好加铺施工的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1]苏志和,许英明.土工布在处治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补强中的应用.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7(1).

[2]胡长顺,王秉纲.复合式路面设计原理与施工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