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黄芩对多重耐药哈维弧菌耐药性的逆转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中药黄芩对多重耐药哈维弧菌耐药性的逆转作用

朱琳

哈尔滨人民同泰医药连锁店150000

摘要:目的:首先判定判定黄岑对哈维弧菌的逆转作用进行判定,之后确定其产生作用的机理;方法:将实验对象选为出现在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以及红霉素中的哈维弧菌,之后选用倍比稀释法来确定其中菌株的压抑菌浓度;结果:在24小时中,黄岑对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的逆转率已经达到了30‰,在48小时的逆转率达到了43.3‰;而SDS在24和48小时的逆转率仅为3.3‰和13.3‰。证明了对于耐药哈维弧菌来讲,黄岑的耐药性逆转效果更为明显。

关键词:黄芩;哈维弧菌;多重耐药;耐药性逆转

当前我国抗生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消炎治疗上更是不可替代的药物。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些其他问题,尤其是细菌耐药性问题的存在更是对其疗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在已经出现了多重耐药菌株,其已经对人类的公共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正常来说,新型抗生素一旦投入使用,在短时间内就会产生具有耐药性质的细菌,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药物疗效,所以如何将细菌的耐药性进行逆转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国中医理论发展历史悠久,重要资源丰富,其中有很多中药都能起到抗菌消炎的效果,经过研究已经正式证实有很多种中药材可以逆转这些细菌的耐药性。

在海洋致病菌中,哈维弧菌是非常常见并且感染流行非常广泛的类型,这种病症非常广泛地存在于海鱼海虾之中,死亡率甚高,其不仅会影响到水产养殖行业,甚至还会多公共安全造成影响。本文选用哈维弧菌作为研究目标,之后针对黄岑对其耐药性逆转效果进行探讨。

一、仪器与材料

(一)药材与试剂

黄芩,水煎煮制备成质量浓度为1.0g/mL的药液备用;阿莫西林胶囊;呋喃唑酮片;SDS;质粒小提试剂盒、DNAMaker15000;酵母提取;细菌学蛋白胨;琼脂粉;水为超纯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二)主要仪器

RE-52CS旋转蒸发仪;FA2004B电子天平;SW-CJ-1F超净工作台;MJ-78A高压灭菌锅;DHG-9145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SPX-150B-Z生化培养箱;超低温冰箱;Tocan凝胶成像仪;BG-Power300电泳仪;台式高速离心机。

(三)菌株

哈维弧菌(VibrioHarveyi)X12XC30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分离鉴定、命名并保藏。培养基为2216E培养基,配制方法参照文献。

二、方法与结果

(一)多重耐药哈维弧菌X12XC30耐药性的检测

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多重耐药哈维弧菌X12XC30进行药敏实验,参照《抗菌药物药敏纸片判断标准》判定耐药性结果,如表1,得知菌株X12XC30耐阿莫西林、红霉素和呋喃唑酮抗生素。

(二)耐药性逆转实验

(1)药物亚抑菌浓度的测定通过倍比稀释法进行确定,对照组不加药只加细菌。28℃恒温培养24h,以肉眼观察有细菌生长的最大浓度为黄芩的亚抑菌浓度。SDS、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的亚抑菌浓度测定方法同上。得知黄芩、SDS、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的亚抑菌浓度分别为31.25、12.5、1.25、0.31mg/mL。

(2)黄芩对多重耐药哈维弧菌耐药逆转实验的

研究参照质粒消除试验,并与耐药逆转的定义相结合,研究药物对多重耐药哈维弧菌的耐药逆转实验。具体方法如下:亚抑菌浓度的黄芩培养菌株X12XC30,分别于24h和48h后取100μL菌液涂布于2216E平板培养。24h后挑选300个单菌落(检测菌落总数),分别影印于含阿莫西林(1.25mg/mL)和呋喃唑酮(0.31mg/mL)的2216E平板上以及不含药物的2216E平板上,28℃恒温培养24h,观察并记录结果。选择在含药平板上不生长、而在不含药的普通平板上生长的菌落,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抗生素对此菌的MIC,以原哈维弧菌X12XC30的MIC作对照,若MIC值由耐药浓度变成敏感浓度,则此菌即为耐药逆转菌。根据耐药逆转菌落数与检测菌落总数之比,计算测试菌的耐药逆转率。见表2~3。耐药逆转率=B(耐药逆转菌落数)/A(检测菌落总数)×100%

表2药物作用24h后多重耐药哈维弧菌X12XC30耐药逆转实验结果

表3药物作用48h后多重耐药哈维弧菌X12XC30耐药逆转实验结果

三、讨论

现在虽然医学越来越发达,不断有新的抗生素药物投入到使用当中,但是细菌自身也在不断产生耐药性,并且加以传播,这就大大缩短了抗生素使用周期,给新药研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所以比起新药研发,现在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如何逆转细菌的耐药性了。和一些旧有的耐药逆转药物来说,选用中药材来逆转耐药性具有非常好的前景,其安全性也远远高于SDS和EB等化学试剂。对于这个问题我国的相关学者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研究,首先证明了运用五倍子和防风等药材对于金黄葡萄球菌的耐药性都能起到一定的逆转效果,同时地锦草也可以转化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所以这样看来,运用中药材来逆转其耐药性是很有前景的。

本文选用的实验对象是具备多重耐药性的哈维弧菌,之后和黄岑药材进行一系列作用,结果已经证明,黄岑对于哈维弧菌的逆转作用很强,和旧有的耐药性消除剂相比效果非常明显,可以认为黄岑对于菌株耐药性的逆转作用远远高于奶呋喃唑酮,所以针对中药材对菌株耐药性进行研究本身也具有非常明显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雅茹,叶清清,方伟彬,等.中药黄芩对多重耐药哈维弧菌耐药性的逆转作用[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6,32(3):366-369.

[2]蒋魁.哈维弧菌致病性及其T6SS相关基因的克隆与敲除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6.

[3]张美霞,耿慧君,王丽丽,等.哈维弧菌对水产动物的致病性及其噬菌体防控研究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7(9):717-723.

[4]张美霞,徐永平,李晓宇,等.抗红鳍东方鲀"哈维弧菌病"特异性卵黄抗体的制备及体外抑菌活性检测[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