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监护室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

/ 1

儿童监护室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

陈棠凤

陈棠凤(广西区妇幼保健院PICU530003)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0324-01

【关键词】儿童监护室患儿心理护理

儿科护理对象1m-14岁的儿童,心理护理对患儿治疗起到非常的重要,重症病房不允许家属陪护,由于很多患儿从不同的县城、乡镇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患儿很少离开父母对周围环境不熟,产生恐惧的心理,其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其父母也格外紧张,焦虑,为了更好的开展心理护理,我们通过对家长来了解患儿的起居、生活习惯、爱好,制订了一张“宝宝生活习惯登记表”,对每个儿童的护理、生理、社会护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家长也积极参与配合,对我们的工作心理也放松了许多,在此我们对患儿的心理需求进行护理体会以及对家长的不同心理表现进行探讨。

1对患儿的护理

1.1婴儿期此期能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但这时控制过程还很弱,护理人员对他们要有耐心,护理操作时间尽量短些,学龄前儿童已有意识控制自己的感情,有些孩子想家,暗自流泪,对于他们护理人员要多亲近,用有趣的故事或他们喜欢的玩具分散情绪,使他们适应环境,减少恐惧感。

1.2学龄期此期情绪易激动,兴奋,焦虑,并容易疲劳,有心理压力等,在护理中要了解患儿的心理和思想状况,进行精神鼓励,帮助战胜疾病的信心。

2对家长的心理护理

2.1首先对患儿家长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原因,进行心理护理。

2.1.1对病情不了解引起的焦虑可以通过介绍病情、疾病的发病原因,一般治疗方案如饮食护理:详细说明哪些食品可以吃,哪些不能吃等

2.1.2对病情变化引起的焦虑向家长解释可能造成病情变化的原因,说明目前的治疗方案让家长了解病情治疗方案的必要性,对疾病预后的担心引起的恐惧,护士应针对患儿的疾病的可能发生的各种预后进行说明,使家长对孩子在治疗期间发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和准备,对预后良好的疾病,在对家长说明时可多用鼓励的语言,让家长看到治愈的希望;预后差的,应用婉转的语言安慰家长,给以心理支持,使家长能够正确面对病情。

3讨论

在进行心理护理时应注意几点:(1)要有同情心,要设身处地为患儿着想才能获得家长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与信任。(2)要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来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3)态度和蔼,认真倾听家长的陈述。

通过对儿童及家长的心理护理,既有利于患儿疾病的恢复也让家长的心理状况得以放松,增强护患的关系,这种护患关系直接影响抢救和治疗效果,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中起到了很好的铺助作用。

参考文献

[1]金雪花.中国实用医药.儿科重症监护中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2007年2月弟2卷第5期.

[2]崔焱.各年龄期小儿的特点及保健.儿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