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区域活动的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1

浅谈区域活动的评价

◆周岩

◆周岩辽宁省锦州市第二实验幼儿园121000

新《纲要》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挖掘每一个孩子的潜力,促进其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地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当前,幼儿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如今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存在“几重几轻”的问题:重活动区宏观场面的热闹,轻对幼儿发展细节的关注;重幼儿做出什么结果,轻幼儿怎么样做的过程;重幼儿个体活动,轻幼儿集体分享交流;重材料的提供,轻材料的使用;重活动过程,轻活动结束后的讲评……为了提高区域活动的有效性,使活动结束后的讲评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笔者在幼儿园重点对区域活动讲评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实践,并有所思考。

我认为,讲评是区角活动的最后一环,目标的达成、材料的作用、观察的收获、指导的意义等均能无所不在地体现出来。因此,讲评是教师将素质集中表现的过程,蕴藏着不少的学问,也是教师必须重视起来的问题。

一、正确的角色定位

首先,教师是讲评过程的组织者,而不是一个独掌大权的贴标签者。

其次,教师要善于从幼儿的视角平行地去发现孩子们活动的乐趣和困惑,要善于用点拨性的语言引导孩子们进一步探索和学习。更多的时候要蹲下来听孩子们说,有时要蹲得低一点,真诚地欣赏孩子的发现和成果;有时要蹲得高一点,给孩子们指出一个必须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目标。

二、全面的目标意识

在组织分享交流时,预设的目标不能忘记,使区域活动做到首尾呼应;但幼儿生成的话题和内容更要抓住,不能忽视。如果今天预设的讲评内容没有发现什么难点或新的问题,或者只有个别幼儿去参与,那就可以不作为集体讲评的主要内容。对孩子们的一些探索的成果,在刚开始的几次讲评中不适宜公开发布,可以捂一捂,从而让更多的孩子亲自去尝试、去积极探索,以免使集体讲评成为让幼儿模仿的暗示或提示。另外,教师既不能只管自己的目标开独轮独人车,也不能随意跟着幼儿的思路开无轨电车。有一次,中班的区域活动讲评,老师重点讲了生活区的特殊电话号码这一内容。那天只有两个小朋友去玩了这个内容,而老师却反复在这个话题上做文章,问小朋友:这些号码代表什么意思?在哪里见过这些号码?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这些号码?……渐渐地,讲评过程似乎成了一节枯燥的常识课,孩子们感到索然无味。

三、灵活的组织形式

交流讲评的形式可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段而采用不同的方式。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如小班至中班上学期以教师引导为主;中班下至大班以幼儿介绍为主,教师参与讨论。小班讲评时,教师最好用情境性的语言延续孩子们刚才活动的内容,在问答和演示中轻松地完成讲评的任务。另外,小班和托班的讲评可以随时随地穿插在幼儿玩的过程中,将指导和讲评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四、娴熟的调控能力

在讲评的时候,老师要善于把接受的信息进行适当的筛选,把幼儿支离破碎的语言进行重组和适当的归纳。但是,老师又要有充分的耐心,善于倾听、善于归纳、善于提升;不要把答案急着告诉孩子,不要把技能急着教给孩子,不要讲得过细、问得过细,要有一定的调控能力。

例如大一班美工角里的剪纸活动,一个幼儿用了对称剪和平面剪两种方法进行剪纸,老师观察到了,在讲评的时候,也有意突出这点,让全体幼儿观察这份剪纸作品。幼儿发现了两种方法的交叉运用,老师又问:“再仔细看看,什么地方是对称剪?什么地方是平面剪?”有幼儿回答说:“娃娃的脸是一边大、一边小的。”这时,孩子们已经很兴奋了,有几个调皮的孩子在把自己的脸变成了一大一小。老师还问:“这样一大一小就变成了胖和瘦,你们觉得胖脸好看还是瘦脸好看?”于是孩子们炸开了锅,有的说胖的好看,有的说瘦的好看,为此纷纷争执了起来,教室里一片沸腾。在这时,我觉得老师的问题就走入了误区,没有抓住有价值的讨论话题。老师在引导幼儿发现两种剪纸的方法后,应该顺势鼓励幼儿在今后的活动中去亲自尝试,自己去发现什么地方用怎样的剪纸方法更好。

五、适宜的品行培养

习惯与品行的培养都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在讲评的时候,应该注意把孩子已经做到的好的方面进行发扬光大;对孩子们能够做到的但尚未做到的进行适当提示。如:小班孩子做事的坚持性、中班孩子游戏的合作性、大班幼儿学习的专注性等等都可以在讲评时给予一定的鼓励或暗示。

有一次中二班区域活动的讲评过程中,老师特地把美工角里的废纸箩拿出来,让大家看看里面是怎样的一些废纸。小朋友们自己发现许多废纸其实不废。这时老师没有要求孩子们应该怎样,而是让大家讨论应该怎样,在讨论的基础上再让幼儿去实行、去互相监督。

总之,展示活动成果、分享成功喜悦、讨论疑惑问题是讲评的主要内容。教师要鼓励成功、鼓励创造、鼓励进步,并善于抛砖引玉;教师要善于把孩子们的零星收获进行归纳总结,要善于给迷惑的孩子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要善于在孩子们中间投下一粒粒能激起千层浪的小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