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心理护理对肿瘤内科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针对性心理护理对肿瘤内科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观察

吴玉文

南京江北人民医院江苏省南京市211500

【摘要】目的:总结对肿瘤内科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肿瘤内科病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成两组,各40例。其中护理组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组SAS评分为(35.98±1.3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46±2.66)分;护理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提高肿瘤内科患者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肿瘤内科;针对性;心理护理;治疗依从性;护理效果

恶性肿瘤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而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经济水平与医疗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手术、化疗等措施会加重患者生理及心理上的痛苦,同时加上高治疗费用,使得患者情绪悲观、治疗依从性较差[1]。针对性心理护理主要指的是在医护人员在护理全过程中改变患者心理状况,从而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从而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肿瘤内科病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成两组,各40例。其中护理组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现对研究内容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肿瘤内科病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成两组,各40例。其中护理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37-72岁,平均年龄(52.76±7.42)岁;包括8例胃癌患者、10例肺癌患者、13例肝癌患者、9例乳腺癌患者。对照组护理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3.19±6.03)岁;包括10例胃癌患者、9例肺癌患者、12例肝癌患者、9例乳腺癌患者。两组患者一般组间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内科肿瘤患者;②无精神病史与放化疗禁忌;③预计生存期均在4个月以上;④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本次研究。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2.1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情况

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需要严密地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状况,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得到患者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针对患者所表现出的异常情绪应该及时地询问,并且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同时定期向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知识与治疗进展情况,详细告知患者临床各项检查与治疗措施的意义,解决患者疑惑,缓解其心理负担。

1.2制定针对性心理护理方案

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应该客观地评估每位患者治疗情况、文化程度、家庭背景以及病情进展等方面。通常情况下,根据患者的心理与精神状况可以分为抑郁型与焦虑恐惧型两类[2]。①抑郁型:对于此类患者在临床上具有较为悲观的情绪,因而在治疗中极其容易失去信心。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对该类患者心理与情绪波动情况进行密切观察,若发现患者存在异常应该立刻采取保护措施。除此之外,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积极地鼓励患者参加集体活动或一些户外运动。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得到患者家属的支持并嘱咐患者家属定期探访,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焦虑恐惧型:此类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不安、烦躁以及低落等,从而导致其身体机能下降,饮食与睡眠呈现不规律状况。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详细地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与意义,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嘱咐患者保持正常作息时间和充足睡眠。

1.3观察指标与诊断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与治疗依从性,SAS评分越低代表患者负面情绪越少,依从性好指患者能够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完成预期治疗方案,反之则为依从性差。

1.4统计学方法

经SPSS20.0软件对患者数据进行统计学计算。计数资料以%形式展开,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形式展开,进行t检验。P<0.05,统计学意义结果。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

护理组SAS评分为(35.98±1.3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46±2.6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治疗依从性比较

护理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87.5%(35/4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7.5%(27/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878,P<0.05)。

3讨论

大部分肿瘤患者在确诊后均会产生出恐惧、悲观以及焦虑等不良情绪,同时患者对于肿瘤相关知识了解较为匮乏,在化放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会产生害怕、担忧情绪,加上患者对治疗费用的担心,极其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较大的抵触心理与情绪波动,从而治疗依从性差,无法配合临床医师治疗工作的开展,最终影响其治疗效果。根据相关的临床研究资料表明,良好的心理状况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患者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促进患者病情康复[3]。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进行调节,从而促进患者机体的新陈代谢,最终起到增强患者自身免疫与抗癌能力,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本次研究中,护理组SAS评分为(35.98±1.3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46±2.66)分;护理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在临床治疗中积极地调整患者心理状态,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提高肿瘤内科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何莉.针对性心理护理对肿瘤内科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4,21(03):367-369.

[2]李京玲.针对性心理护理提高肿瘤内科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3):242-243.

[3]李家乐,王娟,高玲,何正平.日常生活功能评估量表在肿瘤内科细化分级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