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规划中的多功能设计实现方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农田水利规划中的多功能设计实现方式分析

莫本名

广西建川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农田水利显得愈发重要。当前我国农田水利规划并不乐观,许多地区甚至已经出现了水资源污染严重的现象。并且在长时间的水利设施运用过程中,许多的农田水利设施已经损毁、老化,频繁出现问题而且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实现多功能水利规划设计非常的重要,它对提升地区间农田水利的效率有很大的改善,并能对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对实现农村经济现代化有着长足的意义。

关键词:农田;水利规划;多功能设计

引言

农田水利建设用地以及生态用地的格局构成会受到农田水利与保护的直接影响。为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实现对农田水利的基本规划,同时这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保障作用。政策失效现象普遍存在于农田水利保护工作中,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必须提高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促使农田水利规划工作的顺利实施,这不仅对农业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对社会以及经济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农田水利规划多功能设计内容

1.1合理规划农业用田

在规划农田水利时,经常发生建设用地不断蔓延的现象,一方面浪费了土地资源,另一方面无法对土地规划产生好的作用。因此,对建设用地蔓延较为严重的区域,要把农田水利规划在基础农业用田方面,让其可以被运用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使用科学有效的归纳方法,确定规划用地隔离方面要求,尽可能在不对生态平衡产生影响的基础上展开农田水利建设。在农田水利实现隔离要求以后,应制定完善标准,制定生态环保健全的农田规划方案,有效提高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水平。经过合理有效规划,保证农业用田的生态平衡性。在不会对平衡状态产生影响的基础上,推动农田水利规划具体运用,保障城市规划与农田水利规划的全面落实。

1.2生态功能视域下基本农田水利规划

依照现阶段农田水利规划作业,大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并不是农田用地,存有许多不合理现象。这些情况为农田水利规划多功能设计增添了很多不足与隐患。在实际规划设计过程当中,要重视准备与考查作业。要在功能设计之初,让相关技术人员做好当地考查准备工作,保证其空间分布情况,并将实际分布情况使用数据信息进行记录。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评估具体用地情况,收集相关数据信息展开研究与分析。其评估等级应包含甲、乙、丙3个等级,依据主要是70%以上的数据信息、70%到50%、50%以下。在评价生态用地具体特点时,要切实保证考察的合理性。在划分农田用地过程中,应确定相关人员分工,加强登记划分。保证建设用地等级评估,提高当地生态水平,为相关规划设计提供更多参考,保证其工作质量与成效。

2农田水利规划的多功能设计原则

2.1长期性原则

周期性长是农田水利规划工程的特色,在进行长时间水利工程的规划时,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农田规划体系,简单来说就是需要因地制宜,根据该地的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系统性的策划工程,并与此同时及时发现农田水利中存在的问题,合理改善该地的水利工程设施。此外,为了保障农田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我们必须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策划方案,用来统筹该地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给予其发挥作用的空间。

2.2动态性原则

传统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还存在着许多的缺陷和不足,在没有相对科学依据的情况下,它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的特点,这些都是导致该地农田水利工程无法发挥特色和效果的诱因,给其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造成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损失。因此,在进行农田水利规划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该地水利设施规划工程保持一个动态性和灵活性的调整,用农田水利工程真实的情况结合当地可规划的因素协调农田与水利工程的规划,用来保障农田水利规划在建成之后可以正常实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3整体性原则

在进行农田水利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对农田水利工程及建设所涉及的内容有所了解,尤其应该注意农田水利规划过程中具有的广泛性。因其涉及的范围非常广的原因,想要实现农田水利规划的合理利用,确保农田的稳定发展,首先要考虑到农田水利规划过程中涉及的具体内容并加以全面的规划。这样不仅有利于农田水利规划的正常实施,还能够保障其社会经济、农业生产和生态三者的协调统一,促进当地农业的稳定发展。

3农田水利规划多功能设计的实施

3.1合理规划的多功能设计方案

农田水利功能所涵盖的内容非常的广泛,主要包括应急生产功能、隔离功能和生态服务等,这些都是农田水利功能的优势,需要设计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明确这一点。因此,在设计人员进行制定方案的时候,应该对当地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做到对地域的数据性分析,科学合理的分析该地的特色,制定出完美符合该地域的农田水利规划方案。由于农田水利规划自身具有非常明显的整体性,在实施农田水利规划的过程中很容易影响设计人员的工作进程。因此,在设计人员进行农田水利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它的主要特性,并且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设定出符合当地真正需求且综合性高的规划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农田水利规划中的多功能设计实现,给当地农田水利工程带来显著地收益影响。

3.2准确评价对象

在规划农田水利时,大部分用地可以变成规划对象。在实际规划过程中,要重视评价对象,利用更多数据信息分析手段考核评价对象,并把其运用在规划农田水利当中。具体评价内容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直接评价对象,主要是生态功能用地,涉及农用地及其生态保护;二是间接评价对象,主要是基础农田水利设施农用地,此用地方法并不明显且没有优势。

3.3统筹管理

规划农田水利时,设计人员应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基于此,要增强设计人员的定期培训。由于地域等方面因素的制约,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时要对具体位置有所了解。这样在实际设计时才能加强生态与建筑用地之间的平衡处理,尽可能在不损坏两者之间平衡状态的基础上,实现农田水利规划的多功能设计。在具体建设时,相应人员要尽可能防止在具体运用时出现冲突问题而导致损失,为农田水利建设带来不必要的问题。

结语

总之,农田水利是发展农业的重要环节和根本保障,它关系着农业的发展,也就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农田水利的良好建设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我国早农田水利的发展却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的问题还是水利的发展速度落后于我国农业经济的速度,出现农田水利建设不符合农业发展的怪状,这时就需要我们加强农田水利规划中的多功能设计,以满足现代的农业和社会现状。以单纯的粮食生产能力为核心的基本农田水利保护面临着普遍的政策失效的困境,通过农田水利的功能规划、综合规划、背景分析、土地规划以及建立相应的各项措施,以保障农田水利规划中多功能设计的实现是刻不容缓的。

参考文献

[1]赵景山.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优化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12):102-103.

[2]李菲菲,茅春曦.农田水利规划中的多功能设计实现方式[J].科技展望,2016(7):58-59.

[3]李志超.农田水利规划中的多功能设计实现方式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6):128-129.

[4]田方.论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多功能设计的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0).

[5]刘琦.淮北平原农田水利规划过程中若干问题的分析与探讨[J].水能经济,2018(1).

[6]李媛媛.农田水利规划中多功能设计实现方式[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