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城市大气环境监测和净化力度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6-16
/ 1

加强城市大气环境监测和净化力度的方法

魏宝梅

南昌市环境监测站魏宝梅

摘要:最近几年中,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的推动着国内工业化的发展,人们的对生活的要求和质量也越来越高。空气被严重污染的报道,频繁出现在很多城市中,因此城市大气环境中的问题,是目前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将针对加强城市大气环境监测和精华力度的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样品采集;再生能源;保护环境;权威机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城市环境保护的问题却没有跟上其脚步发展,导致很多城市中都出现了环境污染的情况。人类生存中空气是必要的条件,空气的特殊性,很容易扩散,因此环境污染对人体会造成直接的伤害,有很大的影响。最近几年中,很多城市中都报道出,空气被严重污染,已经对城市中居民的生活、身体健康造成了影响,甚至严重的威胁到了其生命的安全,因此加强城市大气环境检测和净化力度已经是很必要的工作。

一、加强城市大气环境的监测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治理中,监测是关键的一步工作。对城市大气环境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才能对其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因素进行判断,有效的采取相对应的治理措施。城市大气环境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能够在随时变化,容易受到人为和空间因素的影响。监测中需要对城市大气环境进行全面并且系统地勘察,才能够对监测后的机构进行保证,因此城市大气环境监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一)结合城市大气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复杂和规模性,需要专门简历一个监测网络,利于各项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开展。相关的部门,需要建立对监测质量保证的体系,保证监测结果的有效性。监测工作中的样品采集,是最需要进行严格保证的。

要对监测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和研究工作,需要保证样品采集的代表性和真实性。因此怎样保证样品采集代表性和真实性,是一个关键的问题,需要进行一下的几点:①现场对原始数据进行调查,将采样的时间、地点都进行准确的记录。样品采集的断面、周期、点位和频次进行反复核查,确定没有遗漏之后再进行录入。②结合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的程度,对其进行分类,对重点污染的地区增加采样的频次。③利用在样品采集工作中,使用的设备需要使用定品定量定位,并且对其做出相对应的明确标识。④对监测工作的相关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将他们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进一步的提高。⑤设计专门监督监测工作的专业人员,对样品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进行有效的监督。

(二)城市大气环境监测的工作中,大型权威机构是其中的主要。因为一只眼睛总会有看不见的地方,所以还是需要在社会中建立小型的监测点,将权威机构中的缺点进行完善。然而小型监测点在建立的时候,也需要办理一定的资格。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的监测,能够获得权威机构的认可。小型监测点中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取得相对应的任职资格,与此同时还有取得一定程度的纠错权利。小型监测点中主要的责任就是对权威机构监测的质量进行监督,如果监测工作中有不合理的地方出现,需要利用去权利对其进行纠正。权威监测机构中的某一个检测点,可以由一个小型监测点来进行负责,确保权威监测机构的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加强城市大气环境的净化力度(一)城市绿化是一个很好的净化措施,能够对城市中的气候进行调节,将大气中存在的粉尘进行过滤、阻挡和吸附。植物在光合作用的时候,会将二氧化碳吸收,释放出氧气,还能够美化城市。①对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减少能源的消耗。使用优质的能源,降低对地质能源的使用。例如:用油代替煤、用电代替气等。②加强能力利用率的研究,工业生产中,要将能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实现清洁生产、节约材料,能源能够进行再次利用。③对新能源进行开发,在社会生产中使用再生能源。④对城区中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对污染很严重和消耗能源高的大学贡献,对其的发展规模进行有效的控制,落实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手段。

(二)城市大气环境污染中更多因素就是认为因素,因此提高城市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能力是控制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①环保部门和相关的单位,需要对城市大气环境保护方面,对应的法律法规进行一进步的完善,对其工作进行统一的控制和管理。②通过信息技术,例如:电视、报纸、广播和网络等,对城市大气环境保护知识,进行大力的宣传和传播,进一步的将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③严重破坏环境的人或者是单位,应该进行先关的处罚,将保护环境的工作进行落实。

参考文献:[1]伍开宝.城市大气环境安全监测的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8):193-196.[2]王会霞,石辉,李秧秧等.城市大气环境下绿化植物叶片比叶重和光合色素含量[J].中国环境科学,2011,31(7):1134-1142.[3]彭华.城市大气环境中醛酮类化合物污染状况及变化规律[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1,23(1):39-41,50.[4]贾晨霞,包俊江,田瑞等.机动车尾气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及控制[J].北方环境,2011,(8):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