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服务对门诊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3

药学服务对门诊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的影响

邹晔

邹晔

重庆开县人民医院重庆405499

【摘要】目的:探讨实施药学服务对门诊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物的影响。方法:230例出院以后在门诊口服降压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对照组出院时按常规模式进行用药交待;观察组药师建立健康档案、定期电话随访,实施药学服务:高血压健康教育、加强降压药物应用指导、开展药物咨询活动、充分与临床医生沟通、心理指导。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血压水平及口服降压药物依从性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药学干预1-2年,平均(1.23±4.29)年;观察组收缩压(17.56±1.28)Kpa、舒张压(11.07±0.96)Kpa、平均动脉压(14.23±1.25)Kpa低于对照组的(18.78±1.24)Kpa、(11.75±0.95)Kpa、(15.23±1.36)Kpa(P<0.05);治疗依从性好86.09%(199/115)高于对照组的66.09%(76/115)(P<0.05)。结论:通过多种药学方式全面服务于门诊高血压患者,提高门诊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药物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门诊高血压;降压药物;依从性;药学服务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5)8-0425-02

高血压以药物治疗为主,抗高血压药种类繁多,如何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抗高血压药进行治疗,最大程度地降低长期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是高血压治疗的关键问题[1],随着医院药学的发展,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正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药学工作中[2]。本文对门诊高血压患者实施药学服务,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230例出院以后在门诊口服降压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22例,女108例;年龄42-87岁,平均(60.78±13.15)岁;高血压病程3-31年,平均(12.08±6.34)年,应用降压药种类1-4种,平均(1.87±0.33);将2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年龄、性别、出院诊断、应用降压药种类、高血压病程、收缩压、舒张压、服药依从性等一般资料两组分别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①对照组出院时按常规的模式进行用药交待。门诊窗口多为按处方调配药品,对患者只做简单的用法交待及注意事项,用药教育很少,缺少与患者之间的交流。②观察组药师建立门诊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了解住院期间的用药情况和出院带药品种;定期电话随访监控给药过程,追踪药物使用结果,进行必要评价,具体服务内容包括。

1.2.1门诊高血压健康教育通过定期举行讲座、口头宣教、派发高血压健康处方、组织座谈会、宣传栏的形式进行宣教;包括高血压发病原因、危险因素、治疗方法,强调降压药物按时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开展患者自我管理活动,调动患者自己的健康责任心,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同时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门诊高血压性质,共同督促患者不可随便自选药物,信任医师,坚持按医生的方案积极治疗[3]。

1.2.2加强降压药物应用指导向患者提供高血压药物的相关信息,包括所用药品的名称、预期目的和带来的利益以及可能承担的风险,告诉患者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应急的处理方法。在药物使用的过程中要随时监测患者情况,选择个体化给药方案,提高药物治疗水平;注意剂量个体化降血压药的药理作用个体差异很大,而且同一患者在不同病程阶段用药剂量也不相同,治疗中特别强调降压宜缓慢[4]。

1.2.3开展药物咨询活动通过咨询窗口或咨询热线与患者进行交流,聆听患者倾诉,了解患者用药情提;解答疑难问题,鼓励患者遵照医嘱进行治疗,必要调整用药方案,通过交流,与患者建立信任,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用药依从性。

1.2.4充分与临床医生沟通药师能将最新药学情报及时提供给临床,进行药物信息交流,为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提供有力的保障药师,同时药师将在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及药物咨询活动过程中患者的用药感受、效果、不良反应等反馈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形成药学专业意见,提供给临床医师,辅助医师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相关的处理治疗[5]。

1.2.5心理指导:收集患者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背景等情况进,对可能产生的心理压力进行科学的预测,加强与患者沟通,通过答疑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情绪,纠正对高血压错误认知和行为,倾听其内心感受,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使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面对治疗,组织病情恢复较好的患者与其他高血压患者进行交流[6],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压力加强患者服药的规范性,提高其用药的自觉性。

1.3观察指标①高血压控制情况;②口服降压药物依从性[7]。

1.4统计学方法SPSS11.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

2结果

两组门诊高血压患者出院时血压水平及口服降压药物依从性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药学干预1-2年,平均(1.23±4.29)年;观察组收缩压(17.56±1.28)Kpa、舒张压(11.07±0.96)Kpa、平均动脉压(14.23±1.25)Kpa低于对照组的(18.78±1.24)Kpa、(11.75±0.95)Kpa、(15.23±1.36)Kpa(P<0.05);治疗依从性好86.09%(199/115)高于对照组的66.09%(76/115)(P<0.05),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病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为主要的危险因素,适当的综合干预、合理的自我管理对于有效控制血压,干预可逆性危险因素,防止并发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血压患者在住院期间有医务人员指导和监督,依从性好,血压控制良好,病情稳定后出院传统意义上意味着患者与医院的治疗关系结束,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医护人员的嘱托将逐渐淡[8],不合理应用降压药存在有一定的普遍性,不仅包括治疗药物使用不当和滥用,还包括随意用药或合并用药,进而影响血压的控制,因此,应提高门诊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治疗依从性[9]。

随着药学的发展和患者对健康的质量要求的提高,药学服务发生巨大转变,从传统的药品供应逐渐转变为药学服务,从服务的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10],包括药师应用专业知识,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用药解释,提供科学的指导,保证药物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深入临床治疗过程中对药品的使用加以监护,帮助临床医师科学用药[11]。本文对对照组出院时将药物发给患者,按常规的模式进行用药交待,观察组在给对照组提供服务的基础上进行药学干预:进行健康教育不但可以强化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还可增加患者对高血压病的治疗科学认识,从而加强患者的主动防治意识[12];加强降压药物应用指导增强患者的药物知识,解释某些降压药的常见不良反应,使其对药物知识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从而使患者更好遵医嘱,配合治疗[13];药物咨询活动围绕患者的提问而展开,药师根据患者的疑问进行解答,针对性强,能够为患者合理应用高血压提供帮助;高血压是慢性疾病且病程通常较长,使得患者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等情况,严重的还有可能出现焦虑、恐惧[14],常常影响高血压的控制,实施心理指导有效缓解患者的压力,加强服药的规范性,与临床医生交流沟通可以协助医生遴选治疗药物、纠正不合理用药。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血压水平及口服降压药物依从性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药学干预以后观察组收缩压(17.56±1.28)Kpa、舒张压(11.07±0.96)Kpa、平均动脉压(14.23±1.25)Kpa低于对照组的(18.78±1.24)Kpa、(11.75±0.95)Kpa、(15.23±1.36)Kpa;治疗依从性好86.09%高于对照组的66.09%(P<0.05)。

综上所述,实行药学服务将药房传统的单一供应型逐渐向技术服务型转变,把药房工作从以提供药品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能够提高门诊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效控制了血压水平,提高降压药物疗效。因此,药师要不断的提高业务和素质水平,找寻最好工作模式,进一步完善药学服务,最终实现药学服务的真正价值,充分发挥出药学服务的作用,更好的服务门诊高血压患者。

参考文献:

[1]孙治国.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J].药学研究,2013,32(6):363-364.

[2]许卫华,王奇,梁伟雄.问卷或量表在患者依从性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l5(4):403-405.

[3]张万新,赵波.药学服务与患者教育[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9):240.241.

[4]蒋斌,王玳珠,秦媛媛.药师与用药依从性的关系探讨[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2):2168-2167.

[5]洪声娥.药师干预对出院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6):805-806.

[6]郑迪.门诊患者用药依从性相关影响因素及药师干预对策[J].中国药业,2012,21(16):61-62.

[7]刘金岩,孙力,于鲁海.蒋玉风.高血压专科临床药师的临床实践体会[J].新疆医学,2013,43(1):111-112.

[8]朱文平,李连娣.药学服务对门诊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0):173-174.

[9]廖建新,丘文戈,唐群英.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关药学知识调查及不良服药行为的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0):186-187.

[10]黎艳东.药剂师在患者用药依从性方面作用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236-237.

[11]周爱权.全程化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2):293-294.

[12]张倩睿,吴方建.对高血压患者临床药学服务的实践与体会[J].医药导报,2013,23(1):18-19.

[13]韩勇,伍三兰,马林,等.临床药师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能[J].医药导报,2012,3l(1):103-105.

[14]李敏.健康教育对改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l5):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