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剂量造影剂结合低管电压在上腹部双源CT扫描中的应用

/ 2

浅谈低剂量造影剂结合低管电压在上腹部双源CT扫描中的应用

赵新宇刘洋刘晨阳

赵新宇刘洋刘晨阳

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

【摘要】目的:对于上腹部需要CT扫描的患者使用造影剂结合低管电压进行扫描,并探究分析该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进行上腹部CT扫描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结果:对比脾脏、肝脏、胰腺、门静脉及主动脉在动脉期、肝实质器及延迟期的CT强化值,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普通剂量联合低管电压对患者的上腹部进行扫描相比于低剂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增强CT的强化值,建议广泛应用。

【关键词】低管电压;造影剂;上腹部

Abstract:Objective:TocomparetheuseofcontrastagentandlowvoltageinpatientswithCTscanintheupperabdomen,andtoexploretheclinicalefficacyofthisprotocol.METHODS:Eighty-sixpatientswereselectedassubjectsforthisstudy.AllpatientsunderwentCTontheupperabdomeninourhospitalfromJune2016toOctober2017.They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RESULTS:Therewasa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inCTenhancementbetweenspleen,liver,pancreas,portalveinandaortaduringarterialphase,hepaticparenchymaanddelayedphase(P<0.05).Conclusion:Scanningtheupperabdomenofpatientswithcommondosescombinedwithlowtubevoltagehasobviousadvantagescomparedwithlow-dosetoacertainextent,andcanenhancetheenhancementvalueofCT.Itisrecommendedtobewidelyused.

Keywords:lowtubevoltage;contrastagent;upperabdomen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CT也将原先的成像技术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近年来,CT扫描作为一个可以功能探测仪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各种癌变或肉眼看不到的检查中。临床对造影剂的剂量多少有较深的研究,一般上腹部CT扫描的剂量为1.5~2.0mL·kg-1,而不同患者造影剂量一般不同,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进行计算,为探究不同剂量扫描出CT的疗效,因此,特对本院43例患者应用普通造影剂联合低管电压进行CT扫描,效果较为突出。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86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进行上腹部CT扫描的患者,其中8例为胆管细胞癌,10例为胰腺癌,6例为肺癌转移,39例为胃癌,23例为肝癌。将86例患者以掷硬币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应用低管电压联合普通剂量造影剂进行CT扫描的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女15例,男28例,年龄36~64岁;另外应用低管电压联合低造影剂进行CT扫描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女17例,男26例,年龄37~65岁。两组患者在病情程度、年龄分布等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未发现有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存在,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86例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CT扫描方案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应的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均使用碘海醇造影剂,对照组患者剂量为1.5mL·kg-1,观察组患者剂量为1.9mL·kg-1,其余参数与操作均相同,具体如下:置患者于仰卧位,大体扫描后进行上腹部平扫,从膈顶至肝脏下缘进行增强扫描,造影剂经高压注射器通过肘前静脉开始注射,电压均为120kv,电流210mA,观察组与对照组造影剂注射时间分别固定为23s与29s,而两组病人的肝实质期、动脉期及延迟

期的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造影剂注射开始的180s与造影剂注射后的10s,记录不同时期腹主动脉、脾脏、肝脏、胰腺及门静脉的CT增强值。

1.3疗效评定标准

将两组患者扫描后不同实质器官不同时期的CT强化值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实质器官包括脾脏、肝脏、胰腺、门静脉及主动脉五个,不同时期含有动脉期、延迟期及肝实质期。

2.结果

观察组脾脏、肝脏、胰腺、门静脉及主动脉在动脉期、肝实质器及延迟期的CT强化值均优于对照组的,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造影剂,又称对比剂,是为了增加视觉效果而向患者体内注入的一种化学制品,一般为硫酸钡或碘制剂,本试验选用第二代新型的非离子型单体造影剂,其具有渗透压低、耐受性能良好等众多优势,是造影剂种类中的首选剂类。除剂类外,造影剂的剂量也是影响CT扫描的较为重要的因素之一,由于造影剂多从患者的肾排出,其排出率可达到90%,剂量过大会加重肾的负担,增加有关肾疾病的发生率,剂量过小又会达不到影像的效果,影响医生对患者的图像做出正确的判断。据资料显示,上腹部CT扫描造影剂一般剂量为1.5~2.0mL·kg-1,本试验取中间的普通剂量1.9mL·kg-1作为观察组进行试验,并另选取较低的剂量(1.5mL·kg-1)作为对照组,结果证明观察组的CT强化值较好。根据本次试验的结果显示,观察组脾脏、肝脏、胰腺、门静脉及主动脉在动脉期、肝实质器及延迟期的CT强化值均优于对照组的,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使用普通剂量联合低管电压对患者的上腹部进行扫描相比于低剂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增强CT的强化值,在临床中具有显著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源,汪栋,吕毛估,等.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胸段食管癌手术径路选择中的意义[J].山东医药,2012,52(16):59-62.

[2]杜煜,时高峰,王亚宁.探讨双源CT颈动脉造影低管电压扫描的可行性[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11):2079-2082.

[3]袁元,李真林,杨行,等.双源CT低剂量扫描在上腹部增强检查中的应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2,19(5):556-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