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莫唑胺联合同步放疗对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替莫唑胺联合同步放疗对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分析

崔莉颖

崔莉颖

(牡丹江市肿瘤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摘要】目的:分析替莫唑胺联合同步放疗对肺癌伴脑转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肺癌脑转移患者34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17例,对照组采用6MeVX线照射行全脑放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莫唑胺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半数生存期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且患者均能耐受,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肺癌伴脑转移患者实施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关键词】替莫唑胺;同步放疗;肺癌;脑转移;临床疗效

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脑组织,其中以肺癌转移最为常见,约为50%,肺癌患者一旦出现脑转移,预后情况会变得极差,半数生存期仅有2~4个月[1]。临床主要以全脑放疗为治疗手段,通常情况下可将生存期延长2个月左右,但往往因化疗药物无法穿透血脑屏障,故此难以使化疗达到理想的效果。替莫唑胺是一种治疗脑转移的新型药物,属于咪唑四嗪类烷化剂,有研究者将其与化疗联合治疗肺癌脑转移取得显著的疗效[2]。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部分肺癌脑转移患者实施替莫唑胺联合同步放疗,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现将报告展示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入选的34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肺癌伴脑转移患者,所有患者经过临床确诊为肺癌,且经头颅CT等检查证实伴有脑转移,无严重的内科疾病,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17例。对照组中,女8例,男9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52.7±5.6)岁,病灶1~4个,平均(2.1±0.5)个;研究组中,女7例,男10个,年龄38~77岁,平均年龄(53.1±5.7)岁,病灶2~3个,平均(2.7±0.5)个。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灶等资料方面,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6MeVX线照射进行全脑放疗,2.0Gy/次,放疗总剂量40Gy,治疗时间2~4周,分20次。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替莫唑胺治疗,200g/次,1次/日,连续给药5d,间隔28天,以此反复,治疗时间为2~3个周期。用药前后对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进行检查,并记录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头痛等药物副作用。治疗结束后行CT或MRI查看病灶的大小变化。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的半数生存时间。

1.3评价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疗效评价标准将本次治疗效果分为3个等级,病灶完全消失至少4周,且无新病灶出现为完全缓解(CR);病灶减小幅度超过一半,时间>4周,未出现新病灶为部分缓解(PR);病灶减小程度未超过一半甚至增大<25%为无变化(NC)。有效率=CR率+PR率。

1.4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或SPSS19.0对临床资料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达,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呈现,经x2和t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半数生存时间为(8.7±0.6)个月,远远长于对照组的(4.8±0.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缓解率明显较高,说明研究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肿瘤脑转移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脑转移的出现则表示肿瘤已经进入晚期,预后也相对较差。临床治疗以全脑放疗为主,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控制脑部病灶,但治疗效果只能达到50%的有效率,最终因为无法控制原发肿瘤或肿瘤复发导致死亡,半数生存期约为3~6个月左右,故需联合其他治疗方式加强对肿瘤的控制。同步放疗是近些年来新兴的治疗肿瘤的方法,具有较强的血脑屏障破坏力,从而使化疗药物顺利进入脑脊液,展开治疗。替莫唑胺是一种新型的口服烷化剂,具有较强的血脑屏障穿透力,从而达到较高的血液浓度,并能够对肿瘤细胞起到良好的诱导作用,使其能够停止在G2/M期,也就是放疗最敏感的阶段,致使其凋亡,故此,替莫唑胺除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外,在放疗增敏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3]。大多数医学研究者不断的对替莫唑胺口服治疗肿瘤脑转移的效果进行研究,均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联合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缓解率明显优于单纯放疗治疗的对照组,充分验证上述研究结果,且研究组患者的半数生存期也远远长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替莫唑胺联合同步放疗的疗效显著,与文献报道一致[4]。但两组患者均未在治疗期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由此可见,联合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替莫唑胺联合同步放疗在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中具有积极重大意义,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神经脑组织症状,且无严重药物毒副作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渝.替莫唑胺联合同步放疗对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分析[D].南开大学,2015.

[2]张渝,陶海涛,汪进良,等.替莫唑胺联合同步放疗对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5(3):133-136.

[3]王宝红,郭守娟,张丹丹,等.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7(18):3294-3296.

[4]韦燕,赵善琳,曾俊韶,等.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研究[Z].贵港市人民医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