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脑梗塞的康复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2

浅论脑梗塞的康复治疗

高国庆

高国庆

江苏省丹阳市皇塘镇蒋墅卫生院212364

【摘要】众所周知,早期康复治疗可谓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第一站,采用科学、合理的康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便从早期康复治疗的机制、开始时间、治疗方式、早期康复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对近5年来脑卒中后早期康复治疗现状进行综述。在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时,同时需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要因人而异,制定合适的康复方案。

【关键词】脑梗塞康复治疗

随着医学的发展,脑卒中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其致残率仍居高不下,达80%以上。此类病人生活质量降低,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促进病人各项功能的尽快恢复是医务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病人的各种功能和预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文将脑卒中后早期康复治疗的近况作一综述。

1早期康复治疗的机制

脑可塑性和大脑功能重组理论是康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最重要的理论基础。缪鸿石等认为,通过反复的特定的康复训练可使脑损伤区丧失的神经功能由原不承担该区功能的脑区部分代偿。经失神经超敏反应,潜伏通路和突触的启用及轴突出芽等机制可实现CNS的功能重组。早期康复治疗可以促使潜伏通路和突触的启用,大脑对刺激发生反应性的突触形成,周围神经组织通过轴突的侧枝芽生,可能使临近失神经支配的组织重新获得支配,病灶周围组织的代偿使神经反馈回路得以重建。早期康复针对病灶周围半暗带,通过增加脑血流量,从而改善短期内尚存活的脑细胞。根据搜寻前人的研究证实,早期康复组大脑平均CBF比对照组明显升高。CBF的增加对减少半暗带区神经细胞死亡有益,反复的感觉冲动传入中枢,对轴突出芽,潜伏通路和突触的启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早期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

以前普遍认为脑卒中后半年以内开始的康复治疗都属早期康复治疗。目前,康复医学专家普遍认为,只要急性脑卒中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个小时后即可开始康复治疗,也有学者认为早期康复在生命体征稳定后12小时开始。对于中枢神经损伤的再生与修复过程而言,有研究认为偏瘫病人运动功能的恢复可在发病数日开始,1~3个月可达到最大程度的恢复,3个月后恢复减慢,6个月后有90%的病人恢复达到顶点。由此可见,脑卒中后开始康复治疗的时间越早越好。

目前还有学者提出了超早期康复训练。宋成忠等将6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超早期康复组、早期康复组,观察超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心身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显示超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焦虑及抑郁状态有积极的意义,且比较安全。

3早期康复治疗的方式

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脑卒中康复治疗都是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的,尚没有单纯使用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报道。目前广泛应用的康复疗法有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反复抗阻力练习等等,以及其他一些借助于机械的训练方法。大量文献报道以上康复方法均是有效可行的。程立山等在神经内科常规处理基础上,运用早期康复疗法治疗脑梗塞偏瘫患者200例,与单纯静脉滴注和口服药物治疗作对照。结果显示早期康复疗法的康复质量高于对照组。目前国内倾向于常规康复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形成综合的早期康复方式,临床上应用的康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1、早期康复治疗与药物结合

早期康复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这一方式在国内应用较多,多是早期康复疗法与西药或中药相结合。这一方式的临床疗效也被大家认可。早期康复与西药结合李国辉等用早期康复结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于入院后第1天开始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加用依达拉奉30m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2次/d,14d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对患者进行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结果治疗后30d依达拉奉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提高,但依达拉奉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在早期康复与中药结合这一方面,还有其它许多方式,如早期康复与中药烫疗、中药足浴等理疗方法的结合。如王恰如等针对患肢有血液循环障碍及易出现患肢的肌张力过高和肌挛缩的特点采用中药烫疗疗法治疗,同时开展对脑卒中患者早期运动治疗,有效地改善了脑卒中患者的运动障碍。

3.2早期康复治疗与针灸结合

在早期康复治疗时常将现代康复方法与针灸疗法相结合如康复结合头针、康复结合体针、康复结合头体针并用,疗效以康复结合头针最为显著。马来莹等用早期康复及针灸治疗脑卒中38例,取得满意疗效,还指出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合理的针灸与现代康复既注重局部,也注重整体,以脏腑经络辨证为指导,标本兼治,能促进瘫痪肢体功能恢复。陈增力等通过临床研究探讨针刺结合康复对脑卒中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ADL的影响,总结出针刺结合康复给脑细胞早期运动的信息,对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单纯的神经内科治疗,并且指出针刺结合康复的介入时间越早,疗效越好。

参考文献:

[1]许墨菊,夏彩霞,王强.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01)

[2]黄海涛.临床观察脑血管疾病病人早期康复治疗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0(24)

[3]邓永萍,姚子弘,郑凯双.偏瘫患者不同时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09(10)

[4]蔺勇,张扬,殷淑萍,齐文华,冯加纯.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整体功能提高的促进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01)

[5]李欣.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08(15)

[6]苏布姗.脑血管病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11(21)

[7]李艳琴,张凤霞,李艳娜,王福花.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疗前沿.2010(04)

[8]马金玉.康复治疗联合化瘀通络胶囊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05(09)

[9]董俊兴,李军民,刘荣领,赵颖,张滨铧.脑梗死患者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04)

[10]勾丽洁,刘旭东,许士奇,朱振丽,柴叶红,王淑娟,祝金华.脑卒中后抑郁对康复疗效影响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