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复位伽玛钉内固定粗隆间骨折60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2

闭合复位伽玛钉内固定粗隆间骨折60例

张平

张平(贵州省天柱县人民医院556600)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闭合复位伽玛钉内固定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粗隆间骨折患者98例,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解剖复位钢板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伽玛钉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闭合复位伽玛钉内固定的方法应用于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比较明显,由于术中对其他组织损伤较小,减少了术中的出血量,缩短了手术时间与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精神与经济负担,同时也有效地节省了医疗资源,并且该种治疗方法固定牢固、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闭合复位;伽玛钉内固定;粗隆间骨折;解剖复位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人口老龄化已经越来越明显,股骨粗隆间的骨折是老年人群多发病与常见病,而且呈现上升的趋势[1]。其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由于老年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治疗过程中易出现并发症,给手术与临床护理带来较大的困难[2]。本文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粗隆间骨折患者98例,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解剖复位钢板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伽玛钉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们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粗隆间骨折患者98例,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38例。38例对照组患者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在27—82岁,平均年龄为65.4±12.5岁;伤后就诊时间在1小时—16天,平均为2.3±1.7天。骨折的部位分为:右侧15例;左侧23例。致伤的原因分为:车祸9例;坠落5例;跌伤24例。骨折分型为:Ⅰ型4例;Ⅱ型8例;Ⅲ型16例;Ⅳ型6例;Ⅴ型4例。合并症有:糖尿病5例;心脑血管疾病9例;高血压疾病13例。60例观察组患者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在21—78岁,平均年龄为61.3±12.8岁;伤后就诊时间在1小时—20天,平均为2.7±1.4天。骨折的部位分为:右侧31例;左侧29例。致伤的原因分为:车祸8例;坠落13例;跌伤39例。骨折分型为:Ⅰ型6例;Ⅱ型11例;Ⅲ型22例;Ⅳ型14例;Ⅴ型7例。合并症有:糖尿病7例;心脑血管疾病15例;高血压疾病19例。两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实验,并同院方签订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无论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合并症等方面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相关数据与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解剖复位钢板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在髋关节外侧做切口,将骨折的断端暴露,将其牵引复位,使用钢板给予固定。

观察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伽玛钉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术前给予患者皮肤牵引,同时对合并症给予积极治疗,采用全麻或硬膜外的麻醉方式,患者取仰卧位并,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处置,效果满意后消毒、铺单,取大转子顶点向近端做横切口,暴露术野,放入导针,沿导针将主钉插入,沿套管钻入拉力螺导针,位置确定合适后,将其拧入针道,依据向导器引导的方向,将两枚锁钉置入选定位置,上钉冒并放置引流,切口缝合。术后给予常规的抗凝治疗,并对双下肢进行按摩,预防血栓形成。术后2天指导患者进行膝、髋关节的屈伸训练,根据患者病情状态,1周后可以下床活动,Ⅰ型—Ⅲ型患者术后4周可以逐渐的负重行走,Ⅳ型—Ⅴ型患者术后6周可以逐渐的负重行走。

1.3评价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3]。优:骨折部位愈合良好,髋关节活动及行走正常;良:骨折部位愈合一般,髋关节活动及行走基本正常;可:骨折部位愈合,髋关节的活动受限,出现轻度的内翻,有时会有疼痛感,行走不便;差:骨折部位愈合,髋关节有明显的内翻畸形,外展受限,行走困难。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与资料的分析,将均数±标准差做为计量资料表示方法,进行t检验,以P<0.05作为标准来判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71.7%,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47.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表(例)

3讨论

股骨粗隆间的骨折在临床上是常见的骨折之一,由于股骨粗隆部位的血运比较丰富,通常情况下均可愈合,但是老年患者因年龄较大,身体的各器官机能逐渐减退,加之多数老年人均合并内科的慢性疾病,若长时间卧床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且病死率较高[4]。目前,随着医学发展、监护与麻醉条件改善、内固定材料与手术方式的改进,对老年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控制并发症发生机率,恢复肢体的功能,降低老年患者的病残率与病死率提供了较好的条件[5]。伽玛钉是由股骨髓内钉与拉力螺钉组成,其具有较好的生物学与力学特性,由于伽玛钉负重力臂较短,可以均匀地传递负荷,加之弯矩小,其近端固定在大转子上,远端的锁钉旋转与抗短缩的作用强,对防止髋内翻、旋转有积极作用[6],患者早期能够进行功能恢复训练,减少了卧床相关的并发症以及髋内翻、关节活动受限等情况发生。从本次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在X线下的闭合复位,对组织的创伤性较小,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的出血量,对骨折部位血运干扰较小,利于术后快速康复[7]。从本次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将闭合复位伽玛钉内固定的方法应用于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比较明显,由于术中对其他组织损伤较小,减少了术中的出血量,缩短了手术时间与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精神与经济负担,同时也有效地节省了医疗资源,并且该种治疗方法固定牢固、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曹剑,王永安,达赖,王斌峰,宋阳.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不同内固定方法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8(06):21—22.

[2]赵刚.Gamma钉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56例疗效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5(03):16—17.

[3]胡力.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1(10):218—219.

[4]杨溢铭.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17(11):127.

[5]王黎明,邱冠军,张伟东,曲洪雪.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6(14):26.

[6]王振宇.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方法的选择[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9(13):1025—1026.

[7]石庆鑫.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8(22):1983—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