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基层区、队民主管理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煤矿企业基层区、队民主管理浅谈

张志均

川煤集团芙蓉公司技术中心张志均

煤矿企业基层区、队民主管理是企业民主管理的基础和落脚点。随着煤矿企业改制的深入,基层区、队的权力增大,享有职工劳动调配权和二次分配权。基层区、队己经成为职工利益予盾冲突的前沿。为此,加强煤矿区、队基层职工民主管理的建设迫在眉睫。笔者试对基层区、队一级民主管理的模式、内容、制度、功能及其作用作一阐述。

煤矿基层区、队民主管理的模式

在煤矿企业基层区、队的民主管理模式上,虽然有不少煤矿的基层区、队在探索过程中实行了“工人自治管理”、“全员参与制”等模式,但这些模式它不能贴近地反映我们社会主义企业民主管理的内涵。

笔者认为,我们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决定了职工既是企业的主人,又是区、队的主人。煤矿实行内部承包责任制后,这一点仍然没有变。这是其一。其二是正因为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它使区、队与职工的需要更为结合。二者间的需要互存共荣,基层区、队要满足职工的需要,同时对职工又提出要求。职工对基层区、队的要求是:需要区、队给予个人评等待遇、地位和机会受到区、队的重视,希望自已的成就得到承认,并有机会升迁等;而区、队对职工的要求是:职工必须发挥主人翁的主动精神,发挥聪明才智,尽心尽职,为全面完成区、队的生产任务,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作出贡献。

鉴于以上认识,区、队的民主管理应是“全面的全员的民主参与制”。既区、队的每个职工都参加本区、队从生产经营决策到生产过程中安全、质量、原材料消耗的管理,参加区、队从政治生活到经济分配乃至职工困难疾苦日常生活的管理。这种“全面的全员的全过程的民主参与”管理模式,应以建立区、队职工民主管理委员会为区、队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在组织领导上,“民管会”是在区、队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并应接受上级职代会的指导;它的行动宗旨是在区、队民主管理的权力范围内行使职工民主管理的职权,直接参与区、队的生产决策。“民管会”应享有审议、决定、建议、监督和批评等五大权力,才能将民主管理落到实处,充分履行民主管理的权利。

基层区、队民主管理的内容

根据基层区、队所处的地位和所管理的人、财、物看、区、队民主管理应以“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生产民主”为主要内容,辅之以生活民主管理。

政治民主是指本区、队职工在政治上人人平等,都有维护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权利,有参加政治活动、开会批评监督的权利,有参与管理权利,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参加生产劳动和技术业务学习的权利。这是三大民主管理的核心。对“民管会”而言,“民管会”应拥有对区、队干部的民主评议和奖惩建议权,对区、队规章制度的建立、修改、废除的审议权和否决权,对评选先进、调资升级的建议推荐权,对区、队职工生活福利问题的决定权。

经济民主是指本区、队职工,人人都有权利当家理财,监督区、队、班的经济核算和分配,有权维护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经济民主的核心是分配民主管理。煤矿企业承包以后,基层区、队一级有了工资奖金的再分配权,班组有了记分权,直接涉及职工的切身利益。切身利益的合理分配是调动职工积极性和推动本单位生产发展的杠杆,而切身利益的合理分配又在于实行经济民主这关建环节。经济分配必须实行民主,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做到公正公开、透明,公平合理,赋予职工对评工计分、工资奖金分配、扣罚款、节余资金使用的审查决定权和监督权。

生产民主是指本区、队职工以主人翁姿态,直接参加本区、队的安全、质量、生产的管理,每个职工都有本区、队的生产和安全质量及技术管理上的问题,有发言权、建议权和监督权,与区、队行政管理形成一个生产管理的有机整体,赋予“民管会”定期听取和审议区、队工作报告、年度、季度、月度计划,双增双节计划,双文明建没和五好班组建设规划以及实施这些计划的措施,并提出修改意见和作出相应决策的权力,赋予“民管会”协助和督促区、队行政及时解决属本区、队范围内可以解决的安全质量、生产技术等方面问题的权力,赋予职工献计献策、提合理化建认的权力,动员区、队职工齐心协力完成各项任务。

总之,基层区、队民主管理应以政治民主为该心,以经济民主管理为突破口,以生产民主管理为重要途经,辅之以生活民主管理,才能使区、队民主管理变成职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东西,才能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增强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基层区、队民主管理的功能和作用

基层区、队民主管理的功能,概括起来可以这样表述:一是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功能。二是确保区、队安全生产任务全面完成的建设功能。三是职工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教育功能。四是把职工紧紧地团结在党组织周围的组织性功能。五是通过民主评议开展批评监督区、队干部的监督功能。

近几年来,根据煤矿企业基层区、队推行民主管理的实践经验,区、队民主管理的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三大作用。

一是激励作用。推行区、队民主管理,让职工在直接参与管理中体现主人翁地位,可以激励职工的主人翁精神,有助于增强职工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职工的心理生活中,自卑与自尊的自我评价意识对主人翁意识的形成,对主人翁精神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轻视民主管理,忽视职工的民主权利和主人翁地位,仅仅把职工看成是会干活,能挣钱的经济人,那么职工就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只看到自己在一个区、队担任的是可有可无的角色,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这就必然严重挫伤职工的自尊心和自豪感,职工才能自觉地把个人利益同区、队的兴旺发达捆在一起,想主人的事,尽主人的责,干主人的活。

二是参政议政的作用。参与区、队的民主管理,是《企业法》和《职代会条例》赋予职工的民主权利。这一民主权力也只有让职工直接参与管理,才能充分体现出来。而且通过民主管理,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才能提高区、队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正确性。

三是凝聚作用。实践证明,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来自于民主管理。由于实行了“政治、经济、生产、生活”的民主管理,职工的政治地位和切身利益得到切实保障,生活疾苦得到关心和解决,后顾之扰少了,职工便觉得自己的区、队可爱、可留、有干头、有奔头。加之实行民主管理后,有区、队创造条件和提供方便,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开展了各种竞赛活动,将政治性与知识性、趣味性、群众性融为一体,在娱乐与竞赛中,引导职工对自我价值的正确认识,形成了一个干群之间、职工之间互相信赖、互相关心,团结和谐的内部小环境,使整个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紧紧地凝聚在一起,职工便能为区、队的建设而奋发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