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循证护理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循证护理的效果评价

田苗苗

田苗苗

(河南省中牟县人民医院河南中牟451450)

【摘要】目的:探究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中牟县人民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2例重症监护室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按照患儿住院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通过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并发症情况和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70.5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循证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6-0215-0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即为新生儿在围产期窒息所致产生的缺氧缺血性损害[1]。这种病症,会对新生儿的生存质量构成直接的威胁,亦为新生儿病残的主要原因。为此,本次研究,选取近年来收治的10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探究其经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现针对本次研究展开具体的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河南省中牟县人民医院近年来收治的102例重症监护室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观察组新生儿中男、女各32例、19例;孕周36w~42w,平均(39.6±2.4)w;病情程度中包括轻度、中度、重度各22例、15例、14例。对照组新生儿中男、女各31例、20例;孕周38w~44w,平均(41.5±2.5)w;病情程度中包括轻度、中度、重度各20例、17例、1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经吸氧和保暖治疗、营养支持治疗,以及高颅压等实行治疗。同时,制定康复护理方案,对患儿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等实行严格的观察。

1.2.2观察组通过循证护理干预,护理措施如下。

①制定循证护理计划,医院领导人员、儿科护士长等构建成循证护理小组,收集患儿的基本资料、病史等,实行综合整理、评估。同时,充分利用医院现有资源,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护理的过程,应全面的考虑到患儿的实际病情。

②严格执行循证护理计划,对患儿的血脂、呼吸、心率和血压等实行密切的观察。取患儿舒适体位,保证其呼吸保持畅通。同时,加强患儿家长的认知感与,积极和患儿家长沟通,为患儿家长介绍病症基本知识、需要注意事项、病情发展情况、病情影响因素等。进而使得患儿家长能够对病症有基本的认识,消除不良的心理和情绪,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各项工作。

③循证刺激护理,播放一些轻柔、舒缓的隐患,加强患儿的听觉刺激。与此同时,可在病房内悬挂一些颜色鲜艳的气球,形成视觉的刺激。此外,早期应对患儿实行听力方面的检查、干预,防止患儿发生听力方面的障碍。还应加强对患儿神经的刺激,主要经按摩的方式进行刺激,按摩的过程需保持动作轻柔、力度适宜,实际需以患儿的耐受为适宜。每次按摩的时间为15min其适宜,每日2次。

④基础循证训练指导,早产儿应严格观察其生命体征,而胎龄在40w以上的患儿,需加强仰卧位抬头的训练,以及肢体功能方面的锻炼,进而保障患儿肢体功能。

⑤出院循证指导,为患儿家长讲解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而确保患儿保持正确的姿势,定期入院接受复查。

⑦及时做好护理的评估、总结工作,护理过程,若发现问题,应及时做好相关的评估和总结工作。对于存在的问题,医护人员应共同讨论,并借鉴以往成功的经验。此外,还可和其他医务人员,如医生的配合等,以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确保治疗的效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评分、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

1.4疗效评判

临床疗效:显效:脑水肿和肌张力异常、意识方面的障碍等症状全部消除。

有效:脑水肿及肌张力异常、意识方面的障碍等症状,得以显著的缓解,但没有全部消除。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没有任何改变,或是更加严重。

护理满意度,经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调查,满分1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越高。

1.5统计学的处理

通过SPSS17.0软件对本次临床观察的所有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分析,计数资料以(x-±s)表示,使用t检验分析计量数据,计数资料以率(%)为单位,比较采用χ?检验,若P<0.05,则说明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护理效果的对比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1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36,χ2=14.845。

观察组,共51例,显效36例(70.59%)、有效12例(23.53%)、无效3例(5.88%),总有效率48例(94.12%)。

对照组,共51例,显效23例(45.10%)、有效13例(25.49%)、无效15例(29.41%),总有效率36例(70.59%)。

2.2两组住院时间、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的对比

两组住院时间、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n,(x-±s)],差异显著,P<0.05。

观察组,共51例,住院时间(15.24±4.63)天,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9.32±0.29)分。

对照组,共51例,住院时间(21.36±5.19)天,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7.63±1.28)分。

2.3两组并发症情况的对比

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各有1例、6例肺炎患儿;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96%(1/5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1.76%(6/5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缺氧缺血性脑病,属于儿科中新生儿比较多发的病症之一[2]。这种病症病情严重,若没有获得及时的诊治,对患儿的生存质量会构成直接的威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的原因为围产期窒息,所以应有效的改善患儿受损的神经元代谢功能,进而提高患儿的临床疗效。实行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患儿的临床疗效,并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3]。为此,本次研究,经循证护理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干预,临床效果较佳。循证护理,即为新型的护理模式,其主要遵循科学的依据,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患儿实行干预。首先,制定循证护理计划;然后,严格执行循证护理计划;实行循证刺激护理、基础循证训练指导、出院循证指导等,开展循证护理工作。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实行护理干预,和其他科室的护理工作相比,工作更加繁琐,这也使得护理人员能够加强对良好护患关系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果,确保以最佳的服务态度进行服务。这种护理理念,秉持一切以患儿为主的原则,开展护理工作,进而确保循证护理工作顺利实施[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由此能够看出,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进行干预,临床效果较佳,且可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安全、可靠,不会构成严重的并发症情况出现,还能缩短患儿实际住院的时间,减少住院的费用。

总而言之,循证护理应用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中,临床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朱雪梅.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4):243-244.

[2]刘颖.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5(11):113-115.

[3]陈小华,吴琼仙,刘湘峰等.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患儿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1):1714-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