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型企业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和高血压病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他汀类药物应用现状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中国大型企业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和高血压病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他汀类药物应用现状调查

吴桂馨李青霜朱明真朱凌华

吴桂馨李青霜朱明真朱凌华

(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目的:了解中国大型企业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和高血压病、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现状,分析影响用药的相关因素。方法:2012年1月至12月青岛港职工查体调查,对患有心肌梗塞、脑卒中、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调查的14381人中,患冠心病心肌梗塞、脑卒中及高血压病、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3173例,仅有450例(占14.2%)服用他汀类药。冠心病心肌梗塞、脑卒中和高血压病、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服用他汀服药率分别是1%、1.7%、10.1%、1.4%。结论:目前国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患者、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他汀类药应用严重不足。应予以高度重视。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他汀类药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9-0385-02

高胆固醇血症是冠心病、心肌梗塞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1]。戒烟、降压和降胆固醇对于预防和减少脑卒中、心肌梗塞具有重要作用[2]。每年新发心肌梗塞至少50万人;现患脑卒中700余万,每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人[3]他汀类药可明确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及高血压病、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主要血管事件,是此类患者一二级预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药物之一。为了解国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及高血压病、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他汀类药的使用现状,通过青岛港对职工的查体完成此项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调查的对象是青岛港集团职工,包括在职及离退休人员。2012年1月至12月,对14381名年龄在19~90岁的青岛港职工进行了横断面的现场调查。

1.2方法

1.2.1问卷调查:在青岛港查体中心,由经统一培训的研究人员进行调查幷将结果直接记录在调查问卷中。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既往病史包括高血压病史、心肌梗塞病史、脑卒中病史、糖尿病史、服用他汀类药物及吸烟史等。并完成相关检查。

1.2.2统计学分析:根据收集的收据,分别采用均数±标准差以及频数与百分比描述连续性变量和分析变量的分部特征。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选取双侧检验P﹤0.05作为显著性指标。

1.3结果

1.3.1基本特征:本次调查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调查对象共14381例,年龄19~90岁,平均年龄46.02±12.03,其中心肌梗塞病史127例(占0.7%),脑卒中病史237例(占1.6%)高血压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者2852例,占19.8%,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者558例,占3.9%。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服药率分别为1%、1.7%、10.1%、1.4%。

1.3.2调查发现患冠心病心肌梗塞病史、脑梗塞病史、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病人共3173例(占调查者的21.3%),仅有450例(占14.2%)服用他汀类药物。

2.讨论

本项调查2012年底完成,数据真实可靠。调查对象均参加医疗保险,医疗条件好,因此,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目前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及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中的使用现状。参与此次调查的3173例调查对象应服用他汀类药物,但仅有450例(14.2%)的调查对象调查时服用降脂药,冠心病心肌梗塞、脑卒中及高血压病、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服用他汀类药服药率分别是1%、1.7%、10.1%、1.4%,说明我国目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及高血压病、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他汀类降脂药的使用严重不足,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异[4]。

造成他汀类药物使用不足的可能原因包括:①相当一部分医生和患者仍然按照血脂水平指导他汀用药,片面地认为只有血胆固醇和LDL-C水平超过实验室上限才需要干预,否则无需药物治疗。②很多医师认为血脂水平存在所谓的阈值,即在阈值以下水平进行降脂治疗,非但不会给患者带来益处,反而有害。③医生担心血脂水平过低可能会造成出血性卒中风险的增加。④即使是由于血脂升高而服用他汀的患者,血脂降至所谓的“正常”后也很快停药而为坚持长期用药。⑤对他汀的不良反应顾虑过大。担心长时间、大幅度降低LDL-C水平可能会导致疾病、肝脏损害、肿瘤等风险的增加。2007年1月,我国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专家建议推荐对于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的患者给予长期持续他汀类药物治疗[8]。

综上所述,尽管他汀对冠心病及缺血性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已经得到充分证实,但本项调查的结果却显示,即使在国内具有较好医疗条件的患者,仍有高达85.8%调查对象并未常规服用他汀,而国内的平均水平就更加不容乐观。因此,努力缩小临床实践与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推荐之间的差距,仍是临床工作者及卫生决策部门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张述,琼余松,潘莉,学习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合理应用降脂药物[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4):39-41.

[2]胡大一,王家宏.我国血脂异常防治现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1):2-4.

[3]胡盛寿,孔灵芝.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7.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2.

[4]NewbyLKLaPoingteNM,ChenAY,etal.Long-termadherencetoevidence-basedsecondarypreventiontherapiesincoronaryarterydisease.Circulation,2006,113;203-212.

[5]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专家组.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专家建议.中华内科杂志,2007,46;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