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如何有效开展全面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谈企业如何有效开展全面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

邵礼斌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117

摘要: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是企业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有些企业,由于各种原因QC小组活动开展的不够好。本文作者结合日常管理工作经验,阐述了如何更好地推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

关键词:企业;开展;QC;小组;活动

在生产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员工,以顾客为中心,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自发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称为QC小组。自1978年9月在北京内燃机总厂诞生我国第一个QC小组至今,已经走过了39个年头,在这段时间里,我国的QC小组从零开始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它是群众性组织,具有明显的自主性、广泛的群众性、高度的民主性、严密的科学性。它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发掘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有利于预防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有利于实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有利于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人的团结协作精神;有利于改善和加强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职工的科学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使职工岗位成才;有助于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

但有些企业,由于各种原因QC小组活动开展的不够好。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推进QC小组更好的开展:

一、企业领导对QC活动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持

有效开展QC小组活动,是企业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因此企业领导应重视、支持,并积极引导QC小组活动有效开展。

一是把QC小组活动计划纳入企业的年度工作计划。指导帮助做好QC小组的注册登记和课题的选择工作,这是QC小组活动取得成效的开端,是QC小组健康发展的基础。

二是建立QC小组的管理机构,并确定专人负责QC小组活动,负责对小组活动的注册把关、方法指导、监督检查等。同时设立QC小组活动指导小组,负责对小组活动过程中共性问题的处理分析和研究,及时进行指导。

三是广泛宣传QC小组活动的意义,牢固树立员工的“人人都是质量责任人”的意识,明确QC小组活动对工作质量、工程(产品)质量等的影响程度关系。要努力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人人创造质量”的氛围,保证工程的质量,创建企业良好的品牌效应。

二、注重QC小组活动的群众性,吸引员工全员参与

QC小组活动作为一个组织的活动,不能仅依靠个别管理人员或骨干人员,应注重其群众性,发挥小组全体成员的力量,广泛搜集信息、数据,充分运用头脑风暴法、分层法等方法对课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吸引广大员工,包括领导干部、技术人员、一线操作人员参与质量管理活动,使QC小组活动更具有广泛性、群众性,而且能够致力于自觉自主地解决身边存在的问题,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排忧解难,把企业的命运与员工个人前途相统一,与企业共发展。所以,在最大范围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吸引他们自觉地、自主地参与QC小组活动,使全体员工质量意识得到提高而形成的质量观融汇成企业的质量精神。

三、加强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和质量教育,培养优秀QC小组骨干

一是加强对QC小组活动成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QC小组成员要掌握全面的专业技术知识,才能更有效快捷地推进QC小组活动的开展。倘若专业技术知识不过关,将造成活动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在一些QC小组的活动开展中,往往会存在记录不全、流于形式、不切实际等现象,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小组成员专业技术不过关、质量管理知识欠缺。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培训有利于提高小组成员的技术业务水平,熟练掌握本岗位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和检验方法等。只有熟悉本岗位的专业知识,才能在工作过程中发现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才能提出问题,并应用专业知识和质量管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推动QC小组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是加强群众质量意识教育,使QC小组活动更具广泛性。加强质量教育,提高员工质量意识,使所有人员树立“质量第一”的管理理念,真正认识到一个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质量具有的极端重要意义。只有不断的加强职工的质量意识教育,才能增强成员的问题意识、改进意识,才能真正调动小组成员关心质量、参与质量管理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QC小组作为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改进提高管理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作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有效方式,全员质量意识的提高才能极大推进企业质量文化的塑造。一个企业的质量文化必将最大程度地影响到全员职工的质量观,吸引更多人参与并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三是逐步在企业内分层级组建QC诊断师队伍。定期组织企业各层级质量骨干人员参加中建协、中施协等协会举办的QC小组活动诊断师培训班。通过学习掌握QC小组活动基础理论与方法、工具运用,能够对QC小组活动成果进行正确评价,正确指导企业QC小组活动的开展,促进企业QC小组活动科学、有效、持久发展。

四、坚持QC小组活动的基本科学原则

一是依据事实开展活动。做各种判断必须用数据说话,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经过统计分析,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准确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样的判断具有科学性、客观性,使判断风险或错误减少至最低,达到事半功倍、多快好省、精确管理的目的。

二是严格遵循PDCA过程循环。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和质量改进,需要全体员工掌握PDCA循环理念。QC小组开展活动是以PDCA过程循环理念为基础,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密切相关的阶段构成的。PDCA循环模式是一连续的过程循环系统。也就是说,凡事先要有计划,然后依照计划实施,实施后加以检查,发现结果不良时立即查找原因,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如此循环进行,阶梯上升,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是正确运用统计方法。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如因果图、直方图、系统图、关联图等,对收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验证和判断,以利于有效、准确地解决问题。

五、注重QC小组成果的发布、经验交流与奖励机制。

一是企业应每年定期召开QC小组成果发布会,以交流经验为主要目的,择优分类,在发布成果的过程中,根据不同QC小组课题,有针对性的体现课题的特色和关键内容。成果发布后加强沟通交流,并对优秀的QC成果可适当实践推广。

二是重视对QC小组活动的激励机制。为鼓励员工坚持不懈地开展QC小组活动,要及时对QC小组活动优秀班组、先进个人采取一些激励手段。如:荣誉激励、物质激励、培训激励等,以调动全体员工参加QC小组活动的积极性。

三是组织做好优秀QC小组成果参加省质量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等举办的会议交流工作。优先推荐具有“小、实、活、新”特点,在工具应用、四新技术、绿色施工、节能减排、质量技术等方面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优秀QC小组成果参加交流,以提高企业信誉,同时进一步学习其他单位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经验和做法。

总之,通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解决了生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员工的素质也得到了全面提高,是全体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最佳方式。QC小组活动在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中,是最活跃、最有生气的一部分,它为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要继续深入有效的开展QC小组活动,坚持不懈,坚持改进,更加有力推动QC小组活动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质量协会.质量管理小组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1.

[2]中国质量协会.质量管理小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