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应用还原型谷光甘肽治疗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1

病毒性肝炎应用还原型谷光甘肽治疗的临床观察

金晶

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448000

【摘要】目的:观察病毒性肝炎应用还原型谷光甘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8年5月~2019年4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84例,将8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42例与常规组42例,常规组接受异肝草酸镁治疗,研究组开展还原型谷光甘肽治疗,比对两组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白蛋白、总胆红质、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改善情况与常规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肝炎应用还原型谷光甘肽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水平,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应用;还原型谷光甘肽

临床多发的传染性疾病就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表征为食欲减退、呕吐恶心、上腹不适等病症,严重影响患者肝功能,病情发展后还会造成患者出现肝癌,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临床常采用药物治疗病毒性肝炎,为了找到最佳的药物治疗方案,本次选择本院在2018年5月~2019年4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84例临床资料作为研究指标,观察病毒性肝炎应用还原型谷光甘肽治疗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在2018年5月~2019年4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84例,将8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42例与常规组42例,常规组接受异肝草酸镁治疗,研究组开展还原型谷光甘肽治疗。纳入标准: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病毒性肝炎;患者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可正常沟通。排除标准:排除存在基础代谢疾病的患者;排除合并其他脏器严重疾病的患者[1]。研究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最大年龄为63岁,最小年龄为40岁,中位年龄为(49.6±0.7)岁;常规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1例;最大年龄为62岁,最小年龄为40岁,中位年龄为(48.6±0.7)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对中无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接受异肝草酸镁(国药准字H20051942;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治疗,使用250ml10%葡萄糖溶液+100g异甘草酸镁混合液,静脉滴注,一日一次,持续治疗28d。

研究组开展还原型谷光甘肽(国药准字H19991068;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治疗,使用250ml5%葡萄糖溶液+1.2g还原型谷光甘肽混合液,静脉滴注,一日一次,持续治疗28d。

1.3评定指标[2]

治疗后需对患者血液进行抽取,比对两组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即观察两组患者白蛋白、总胆红质、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改善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84例临床指标数据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t检验,以形式展开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两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以P<0.05展开。

2结果

研究组患者白蛋白、总胆红质、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改善情况与常规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P<0.05)。

表1比对两组患者肝功能水平()

3讨论

病毒性肝炎常才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该疾病,同时结合纠正不良习惯等方案控制病毒,但治疗效果欠佳,无法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3]。还原型谷光甘肽作为有效拮抗外源性毒的药物,可在机体参与DNA合成及氨基酸转运工作,对维持细胞生物功能具备关键的作用,另外该药物可调节机体细胞膜代谢,促进机体糖类、蛋白质、机体脂肪的代谢,刺激人体内部多种SH酶,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力,抑制有毒物质合成,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改善肝功能水平,促进患者康复[4]。经过本次数据研究可见:研究组患者白蛋白、总胆红质、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改善情况与常规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P<0.05)。

综上所述,病毒性肝炎应用还原型谷光甘肽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水平,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王志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1):1526-1527.

[2]陈灵.小柴胡汤加减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9,25(10):140-141.

[3]陈琦琪,王艳斌,闫杰.直接抗病毒药物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特殊人群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47(3):267-270.

[4]谢雪梅,黄光宇,滕采万.CXC趋化因子9在冷球蛋白血症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及其对抗病毒疗效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16(2):1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