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A/O技术强化处理城市污水的实际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多级A/O技术强化处理城市污水的实际效果分析

许海康

汕头市谷饶广业环保有限公司广东汕头515000

摘要:城市污水的处理主要是去除醇类、磷等污染物和SOS/nmu等遗传毒性。多级A/O技术用于城市污水处理中去除遗传毒性和醇类、烷烃、卤代烃的效果比较理想,去除荧光物质效果较差。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污水处理的效果。

关键词:多级A/O技术;城市污水;强化处理

随着城市化推进,城市污水的产生与日俱增,使环境污染加重,因此,城市污水的处理尤为重要。在城市污水处理方面,我国一直在进行探索。多级A/O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多级A/O技术在脱氮、去除有机物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目前在污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城市污水中的遗传毒性、污染物会直接影响到地表水。本研究主要分析多级A/O技术在去除遗传毒性和污染物方面的效果。

1多级A/O技术污水处理概况

1.1多级A/O技术分析

多级A/O技术是美国污水处理专家将A/O技术进行改良形成的污水处理新技术[1]。相对于传统的A/O技术,多级A/O技术增加了缺氧池。在多级A/O技术中,厌氧池的作用主要是释放污水中的磷和氨化有机物。缺氧池的作用主要是对污水进行脱氮处理,并去除部分有机污染物。好氧池的作用主要是对进水进行硝化处理、去除剩余有机物、磷,进一步降解污水。多级A/O技术中厌氧环境和好氧环境是交替设置的。多级A/O要经过多次好氧环境和好氧环境的降解,才进行排水。

1.2多级A/O技术应用概况

本单位污水处理采用多级A/O技术,进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水处理总规模为7.5×104m3/d,单组池污水处理规模为2.5×104m3/d。城市污水进水后,首先经过粗格栅级及进水泵房、中间格栅及曝气尘砂池、水解酸化池等,经预处理后出水,再进入多级A/O中进一步去除遗传毒性和污染物,具体如图1所示。多级A/O中主要有反硝化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内回流区、后兼氧池、后缺氧池、后好氧池共八个反应池。主体多级A/O技术中的反应池采用分组并联运行的方式,总共分为三组,其中一组出水经处理后退回工业用水,另外

两组采用一级A标准处理。多级A/O反应池的布局特点是缺氧环境与好氧环境多次交替,其目的是驯化和激发微生物群的降解能力。城市污水经预处理后,约有10%-15%的水进入反硝化池进行脱氮处理,约有有85%-90%的水进入厌氧池。污水经A/O处理后进入二沉池将进水进行泥水分离,再经过高效沉淀池、滤池、消毒渠(采用紫外线消毒),最后出水。

2多级A/O处理污水效果分析

2.1污水处理常规指标分析

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有的碳化合物、氨类、氮、磷等。因此,根据我国污水处理的相关规定,城镇污水在排放方面COD、NH4+-N、TN、TP的含量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城市污水处理中,COD、NH4+-N、TN、TP是基本的监测指标。经对污水进水和出水进行监测发现,污水中进水的COD、NH4+-N、TN、TP指标均较高,其中COD最高,可见其是城市污水的主要污染物,其次为TN。经处理后,出水的COD、NH4+-N、TN、TP指标均降低,详细见表1。采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对比显示出水上述指标均达到排放标准。由此可以看出,城市污水处理中,多级A/O技术强化处理的效果较好,脱氮、脱磷的处理效果较好,能够达到我国城镇污水排放的标准。

多级A/O技术中,缺氧池、好氧池是交替设置的,目的是使进水经过多级缺氧、好氧交替反应,激发自身对污染物降解的能力,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相关研究表明,多级A/O技术中缺氧和好氧缓解交替次数越多时,脱氮处理效果越理想。和传统前置反硝化工艺比较,多级A/O技术强化处理污水中的脱氮效果更好。相关研究显示,多级A/O技术的脱氮效率可达到75%-85%,而采用前置反硝化工艺时脱氮效率仅达到65%-75%,两者存在较大的差异性[2]。本次研究中污水经脱氮后达到城镇污水的排放标准。相关研究表明,A/O脱氮的效果与碳源存在紧密联系,碳源不足将降低A/O脱氮的效率[3]。在多级A/O中采用多点进水,并在后段A/O中投放适量的乙酸增加碳源,能够有效提升脱氮效率。多级A/O技术中脱磷工艺主要采用强化生物除磷工艺,即EBPR工艺。该工艺采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来强化对微生物的驯化,提升微生物聚磷菌释放和吸收磷的能力。在多级A/O技术中脱磷主要在反硝化池反应环节进行,但脱磷的效果较差。其可能与机负荷、污泥生长速度和污泥龄有关。为了提升脱氮的效果,在多级A/O技术中投放适量乙酸,该物质可促进污泥生长,并能够提升聚磷菌释放和吸收磷的性能。另外,在污水处理中加快排泥,可以缩短污泥龄。因此,虽然在反硝化环节中,脱磷的效果较差,但在增加乙酸后,脱磷的效果得到明显提升,从而使多级A/O整个系统的脱磷效率提高。由于乙酸价格相对较高,增加了成本的投入。因此,可以采用价格相对较低的含有丰富葡萄糖的工农业副产物来替代,降低成本投入。

2.2有机污染物处理效果分析

从表2中可知,城市污水的主要有机污染物为烷烃、酯类、卤代烃、荧光类物质,少部分为醇类、烯烃等等。其中烷烃的种类数最多,其次为酯类。进水峰面积中酯类、烷烃、荧光类污染物的峰面积较大。

经采用多级A/O技术强化处理后,烷烃、酯类、卤代烃、酯类、烯烃和醇类去除效果比较理想,有机污染物种类、峰面积都下降。杂环类化合物种类增加,峰面积差值降低。羧酸类污染物种类数没有减少,而峰面积增加。荧光类物质种类数并未减少,峰面积明显减少。说明多级A/O技术去除烷烃、酯类、卤代烃等效果较好,但对于荧光类、羧酸类和杂环类化合物的去除效果较差。据统计,城市污水的荧光物质主要为类蛋白类荧光剂。本次经检测污水进水中荧光类污染物的峰面积为2.965×107,出水峰面积为0.019×107,进出水的峰面积差为2.943×107,进出水的峰面积减少,荧光峰强度并未明显降低,但荧光种类并未减少。可见多级A/O技术能够去除部分荧光类物质,但效果较差。

注明:种类数差值=进水种类数-出水种类数,峰面积差值=进水峰面积-出水峰面积

2.3遗传毒性去除效果分析

根据对本厂的城市污水SOS/nmu遗传毒性监测,结果显示污水的遗传毒性在系统总进水时最大,经预处理后,在多级A/O进水时毒性降低。预处理出水经多级A/O缺氧、厌氧池等处理后,出水的遗传毒性再次降低。多级A/O出水再经过二沉池、高效沉淀池、滤池、消毒渠等处理后,系统总出水的SOS/nmu遗传毒性达到最低。其中多级A/O出水水样体积0.402ml,出水水样体积为2.322ml,进出水水样体积差值为1.920ml,出水是进水的5.78倍,遗传毒性平均去除率高达82.69%。可见多级A/O技术对城市污水的SOS/nmu遗传毒性去除效果较好。

3城市污水多级A/O技术处理研究的建议

多级A/O技术处理城市污水的效果比较理想,值得在污水处理中进行推广。多级A/O技术在COD、NH4+-N、TN、TP等无机污染物质以及烷烃、酯类、卤代烃、酯类、烯烃等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好。但多级A/O技术对于荧光类、羧酸类和杂环类化合物的去除效果较差,其是否与多级A/O技术的运行状态、进水方式等有待深入研究。

4结束语

城市污水来源主要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污染物主要有COD、NH4+-N、TN、TP、烷烃、酯类、荧光物质等。多级A/O技术在城市污水方面的处理中,COD、NH4+-N、TN、TP均可达到排放标准。该技术去除烷烃、酯类、卤代烃等有机污染物的效果也较为理想。其对于SOS/nmu遗传毒性的去除率达到82.69%。但对于荧光类、羧酸类和杂环类化合物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差。即便如此,在城市污水中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处理技术。关于城市污水中荧光类、羧酸类和杂环类化合物的去除有待进一步研究,提高对城市污水的处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城镇污水处理厂全过程除臭技术[J].中国环保产业,2014,10:70.

[2]王舜和,郭淑琴,魏新庆.分段进水多级A/O工艺计算与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14,30(18):81-85.

[3]何争光,崔战胜,焦耀亮.内回流比对内循环式多级A/O新工艺的脱氮影响[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6(5):546-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