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1

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的临床应用

姚彦花

(敦煌市医院感染科甘肃敦煌736200)

【摘要】目的:提高静脉输液一次性排气成功率。方法:总结改良排气法在临床中进行实践应用,与传统排气法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应用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一次排气成功率达到95%,传统排气法一次排气成功率为70%。结论: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提高了护士操作效率,避免了药液浪费,防范了护患矛盾,增加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

【关键词】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1-0075-02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基础护理操作之一,是每一位临床护理人员人人熟知并掌握的基础操作。尤其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静脉输液的速度更是分秒必争,护士在操作中的快、稳、准更是为抢救患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一直是护理管理者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操作,而提高一次性静脉输液排气法的应用,既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为抢救患者赢得了时间,也避免了药液浪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6年9月敦煌市医院感染科住院患者80例,根据床位分为两组,1~12床设定为观察组,人数40人,在静脉输液时应用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13~24床设定为对照组,人数40人,应用传统静脉输液排气法,材料选用江西洪达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输液器。护理人员均为5年以上临床护士,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种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传统排气法是护士将输液器插入,输液瓶倒挂与180cm的输液架上,倒置莫菲氏滴管,药液随重力作用流入1/2或2/3满时翻转莫菲氏滴管,随着药液下流排除管内空气。

改良输液排气法是护士将输液器插入,输液瓶倒挂与180cm的输液架上,输液管盘与手中,倒置莫菲氏滴管并轻轻挤压[1],药液随负压作用快速流入莫菲氏滴管(节约时间),药液流至2/3满时翻转莫菲氏滴管呈45度左右倾斜,使莫菲氏滴管的下端出口不与地面垂直,缓慢让药液流下,此时,将输液器过滤器出口端垂直地面朝上,液面上升的过程中,自动充满过滤器,排净过滤器中所有气体,药液进入小管1/3后关闭开关待用。作用原理,(1)莫菲氏滴管药液滴2/3满,药滴与莫菲氏滴管内的药液重力差较1/2满增大,减少了药滴下落时产生的气泡。(2)莫菲氏滴管呈45度左右倾斜,使莫菲氏滴管的下端出口不与地面垂直,即使有气泡产生也不会产生药物旋涡,气泡会上浮在莫菲氏滴管上而不进入莫菲氏滴管下。(3)药液缓慢流下,可使流速可控,充分排净管内及过滤器的空气,不会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4)过滤器为弧形,普通排气法药液通过过滤器达到小管平行即进入小管,过滤器上缘有空气残留,随着患者活动重力发生改变后,过滤器中的残余空气会形成气泡进入人体血管,引起患者不满,而过滤器开口垂直向上,可根据液体压原理,药液会充满过滤器后进入小管,过滤器中无空气残留。(5)排气至小管1/3时待用,穿刺时取下针帽再次排气,排出2~3滴即可操作,基本无药液浪费。

1.3评价指标

两组静脉输液排气法所用的时间、一次静脉输液排气成功率、药液的浪费、患者评价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方法比较排气法所用的时间、一次静脉输液排气、无药液浪费、患者满意见,见表1。

表1

3.讨论

两组患者列表比较,改良静脉输液瓶排气法具有排气时间短,一次性排气成功率高,药液浪费少,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说明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明显优于传统静脉输液排气法,在临床护士少,工作强度高的工作中,明显提高了护士静脉输液速度,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患者节约了药物,做到了临床给药的准确性,护理人员熟练、准确的操作增强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减少了临床护患矛盾,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肖笑然,许闵.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在儿科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当代护士,2015,02:129.

[2]韩海英,马志荣.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的临床应用[J].北京医学,2013,35,12,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