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孔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孔媛

孔媛

——浅谈职业院校班级管理

孔媛

(大连市技师学院,辽宁大连116000)

摘要:苏格拉底曾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跳出空洞的说教,请用温暖的爱和灵动的心为学生铺就一条通向未来的阳光之路。欲使道德教化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行为,其前提条件是教育者尽物之性、顺人之情,以秉烛之光点燃受教育者平凡生命背后非凡的心灵。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育方法;以身作则;关爱;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5-0000-01

在参加工作之前,我还主观认为职业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高,难于管理。因为在很多人眼里他们是被高考淘汰下来的孩子,是被老师忽视头疼的学生,内心自卑或桀骜不驯的青少年。但其实,在担任班主任这十年来,笔者深切感受到的是这群孩子的真诚、善良还有扑面而来的青春激情。倘若职校班主任掌握了适合的、恰当的管理方法,那么在教育与被教育的旅途上,学生将体会到改变的快乐,教师则享受改变的过程。

一、用示范激励行动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怎么能当上将军?”每当我将这个问题抛向新带的班级,同学们回答的都非常踊跃。理想答案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刻苦勤奋、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而这,恰恰也是我要求自己做到的三个方面。我要用自己的言行示范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身先士卒是一个缓慢却有效的方法。人都是有惰性的,也会产生从众向善的心理。根据我多年教学经验,在开学初期对学生严格要求,使之遵守校纪班规形成习惯,效果要比中后期已经形成散漫班风再去扭转来的轻松有效。班干部先抓住,课代表也不放松,经常表扬哪怕只有一点儿进步和改变的学生。有了经常赞扬鼓舞的例子,其他人自然会争相效仿。比如我要求当班级或学校有脏活累活需要我们去做时,班干部要冲在前头,我也会义无反顾的加入;我要求中午第四节课逃课提前去吃饭的学生当天值日,我也会在放学时边监督边参与把教室打扫干净;我要求学生看见任何老师都要尊敬的问好,自己在见到同事、学生时亦会主动热情的打招呼;我要求学生无特殊情况必须出勤间操,课间我会率先下楼站到我班后方位置,和学生一起认真锻炼。“敬人者,人恒敬之。”凭着我对学生的尊重,学生对我的要求基本是“言听计从”。班级逐渐形成了规范的班风,学生们首先学会了克制散漫。

二、用柔情感染心灵

在塑造学生行为习惯取得阶段性成功的同时,我时刻关心着学生的心灵世界,用女班主任特有的如水柔情关爱着这群成长过程中曾经遭受冷漠或正因家庭、情感、学业困惑着的孩子们。了解学生内心最好的地方就是寝室。对于寄宿制学校,寝室就是孩子们的家,人在家里是最放松的。所以我每天下午放学时都会光顾一下我认为需要了解或开导的学生寝室,与他们一块儿坐着唠,唠家常,唠学校、唠社会,从中我能充分了解身边这群年轻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经验,教他们怎样思考问题,趋利避害,教育他们不要自私,要懂得感恩,关爱家人和同学,要节省。而我,恰恰也在这样做着,用我的仁爱、细心和毅力感染着周围的人们。

每个孩子最重要的节日是生日,而住校生每年的生日往往是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度过的。怎样才能让这些没有家人陪伴的生日过的温馨而难忘?开学伊始,我就利用职务之便打印出班级成员明细贴在桌子上,每天下班前望一望有没有第二天过生日的学生。如果恰逢工作日,清早我会从家里带来尚有余温代表吉祥的红鸡蛋塞到“寿星”的手里,并和全班同学一齐大声祝福。礼物虽小,但看着那一张张微笑感动的脸庞,心里在想,他们今后的人生记忆里,这一幕也会是温暖的一笔吧。

我带过的每一个班级,师生之间的情谊都是历久弥新的。从接手的第一个初中班到现在任职的高中技师班,3个班级QQ群动态一直活跃着。历届学生逢年过节的短信问候,教师节的鲜花祝福,网上的嘘寒问暖……这一切都满足了我的职业幸福感。我的学生都心怀感恩,而这份情怀让我们面对任何问题都会宽宏仁爱,无怨无悔。

三、用文化培养兴趣

因为年轻的优势,我和学生在交流思想时基本不存在代沟现象,我经常和他们在课下探讨社会热点、审美、任课老师的优缺点等话题,从而也在提醒自己不断沉思,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学生们所热爱的并且能不辱使命?为了找到更确切的答案,我曾到授课的几个班级下发调查表,结果显示排在前三位的受欢迎教师品质依次是幽默、智慧和公平。看来,幽默的老师是学生们心目中最向往的,同时也说明幽默乐观的性格是现实中教师缺乏的一种品质,大部分教师很难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的课堂氛围并坚持下去。作为班主任的我有幸兼任本班级的授课任务。这项优势让我的带班过程更加得心应手,两个任务相互促进,令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

记得我上学时,对过于严肃的老学究们课上心存惧怕,课下敬而远之。如今自己从事教师这个职业,也特别注意在备课准备材料时尽可能多的本着“联系课文内容,扩展课外知识”的原则,多方面、多角度的利用适度轻松且丰富的内容和语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导入”在一节课中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学习课文,是传授知识的核心内容。内容过于枯燥,授课没有技巧,也会导致学生“溜号”。无论基础好或差的学生,看到老师准备的新颖图片、动画、小游戏、小竞赛,都会不由自主的被吸引。激发了兴趣,或多或少会吸收进更多的知识。我也会及时鼓励他们发言,勇于张口练习;让每个学生轮流参与小结,小结者需要提前备课准备资料,在锻炼他们勇气和掌控能力的同时也丰富了上课内容。

教学之外,我培养班级文化的方法包括:建立班级图书角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常召开德育美育主题班会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带头组织学生参加扶贫帮困,积极捐款捐物等。当然,我在进行这些文化建设时,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建设中受到熏陶与教育。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最注重以人教人。教职员和学生愿意共生活,共甘苦。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我和我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彼此沟通,相互认同,共同濡染,在保持差异性的同时不断地消除隔阂,拥有共同的记忆,共同建设并享有美好生活的一段人生旅程。

参考文献:

[1]张万祥.班主任其实好当.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