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干预36例胸部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综合干预36例胸部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袁震

陈羽曲真真杜明(德州市人民医院山东德州253014)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胸部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6例重度胸外伤或胸部手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干预措施,同时选取同等长度时间段在我科诊治均予以西药治疗的胸部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治疗效果、血气分析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不同治疗措施后,观察组治愈13例,好转17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中治愈9例,好转15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68.57%.两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PaO2、SaO2升高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PaCO2则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胸部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较好,具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胸部创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血气分析大黄

【中图分类号】R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2-0049-0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作为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多见于严重的外伤、大手术、急性胰腺炎等疾病的发病过程中[1],相关数据显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致死率可达60%左右[2]。可见,本病已成为影响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主要并发症,然而由于目前对该病的病因尚不清晰以致缺乏特异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措施。因此,探寻本病有效的治疗措施与方法是目前胸外科医护人员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我科自2008年1月到2012年1月将收治的36例胸部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的综合干预措施,效果颇佳,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以胸闷痛、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均符合欧美联席会议制定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3],入院即行全身检查,以便做出初步诊断,尽量减少辅助检查,以避免来回搬动患者影响抢救,且在我科进行住院治疗的36例患者归为观察组,同时为了研究的科学性,另外选取同等长度时间段在我科诊治均予以西药治疗的胸部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

1.2一般资料

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58岁,平均年龄(41.2±6.0)岁;病因:车祸导致19例,矿井工伤10例,跌落损伤者7例;胸部创伤情况:所有患者均存在肋骨骨折(单侧或者双侧均有)、连枷胸、血气胸、肺挫裂伤;合并病情况:四肢骨折者13例,肝和(或)脾破裂8例,休克者8例,胸腰椎骨折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时间:最短者发病4h,最长者49h,平均(15.2±7.1)h;胸外伤严重程度:均属重度胸外伤。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58岁,平均年龄(40.1±6.2)岁;病因:车祸导致16例,矿井工伤12例,跌落损伤者7例;胸部创伤情况:所有患者均存在肋骨骨折(单侧或者双侧均有)、连枷胸、血气胸、肺挫裂伤;合并病情况:四肢骨折者11例,肝和(或)脾破裂9例,休克者8例,胸腰椎骨折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时间:最短者发病3.8h,最长者47h,平均(14.5±6.9)h;胸外伤严重程度:均属重度胸外伤。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胸部创伤等基线资料方面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4~5]:主要分为①合并伤的药物治疗:应用抗菌素、微量泵入多巴胺及酚妥拉明、氨茶碱等,以及限制晶体,并且进行适当利尿以保持出入负平衡的同时除去食管术后患者均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合并伤的治疗;②呼吸支持:将呼吸道中的血凝块、异物等进行彻底清除,或者根据患者情况行并行呼吸机辅助治疗,以及给予“保护性肺通气”等通气策略;③营养治疗:待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后,经鼻饲管或者营养管尽早行肠内营养支持,从而替代静脉营养;④建立静脉通道:由于患者病情危重,既需扩容治疗,也需给氧、胸壁或者胸腔穿刺等,因此,建立多条静脉通道是治疗实施顺利进行的根本。

中药治疗:予以大黄15g/d,3次/d,水煎至300mL,分经鼻饲或营养管注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药量调整。

观察组予以中西医综合干预措施进行治疗,对照组仅给药西医治疗措施进行治疗。

1.4疗效评价[2]

根据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症状及胸部创伤的改善情况以及能否撤去呼吸机,将疗效依次分为治愈、好转及无效,进而计算有效率。

1.5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情况,主要通过记录治疗24h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SaO2)进行比较。

1.6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测,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不同治疗措施后,观察组治愈13例,好转17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中治愈9例,好转15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68.57%.两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注:与观察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24h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PaO2、SaO2升高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PaCO2则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比较

注:与观察组比较,▲P<0.05。

3讨论

一般而言,胸部创伤尤其是重症创伤后多会导致胸部或者其他脏器严重受损,导致呼吸循环系统障碍[3],后果危重,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于提高的本病抢救成功率、治愈率大有裨益,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以肺毛细血管的渗透性增加、间质水肿及肺泡水肿作为主要临床特征,是一个受多种直接或间接损伤肺脏的气血交接面而引发的共同结局,临床多见低氧血症,目前西医治疗多以呼吸功能和肺外器官在内的支持性治疗为主,以期通过尽早的解除支气管痉挛,更好的降低肺动脉高压,从而改善通气功能,而早期的肠内营养,既有助于恢复肠道功能,保护肠黏膜屏障,也可使得心肺负担减轻[6]。一般而言,闭合性胸部外伤所致的肺裂伤较常见,若为轻度肺裂伤,可见患者痰中带血和少量血胸及气胸,此时可根据情况行胸穿或胸腔闭式引流术,在处理气胸、血胸之后,一般肺裂口可以自行愈合[7]。若肺裂伤较为严重,裂口长而深,则临床常出现胸腔内中到大量出血和持续漏气,甚或是出现张力性气胸,患者多大量咯血,此时应及时行剖胸手术,根据肺组织裂伤的部位和裂伤程度作肺修补术或肺叶部分切除术。

中医理论认为本病多责之于热毒、瘀血、水湿、腑实、亏虚,《内经》曰:“肺与大肠相表里”,大黄素有“将军”之称,其性味苦寒,药性峻烈,具荡涤肠胃、攻下泻火、清热解毒、推陈致新、安和五脏之功,药理研究证实:大黄具抗菌消炎、降压止血之功能[8]。因此,我科以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辅以大黄的综合治疗方法干预胸部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期冀对于胸部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治疗有所裨益。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不同治疗措施后,观察组治愈13例,好转17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中治愈9例,好转15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68.57%.两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PaO2、SaO2升高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PaCO2则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胸部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不仅临床疗效较佳,且可有效改善低氧血症。然而由于研究时间及经费等问题的制约,今后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朱卫东,吕必宏,王启斌.重症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109-111.

[2]吴在德,吴肇汉,主编.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7.

[3]陈小雄.重症胸部创伤后ARDS及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治疗[J].中国危重病急救学,2004,16(7):436-437.

[4]陈洪波.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90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0,8(8):59-60.

[5]张明灿,游凯,黄一.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11):1513-1515

[6]MarkRL,MichaelAG,MichaelAM.Transfusion-relatedacutelunginjury[J].ChestJul,2004,126:249-258.

[7]ScuhyfaMR,TerrgPC,ElliotCG,etal.Theadult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eportofsurvivalandmodifyingfactors[J].Chest,1992,101:10741079.

[8]岳茂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现代救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6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