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体检高脂血症患者的干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健康教育对体检高脂血症患者的干预效果

陈艳飞

(富顺县第一人民医院四川自贡6432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对体检高脂血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对我院体检中心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的200例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的100名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只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100名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血脂指标和血脂异常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血脂异常率45%明显高于观察组(21%),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两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观察组的血脂异常率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体检高脂血症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可以大幅降低其血脂各项指标,可在临床领域大量推广。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脂血症;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7-0269-02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是随之提高的还有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所谓高脂血症,就是当血浆中的脂质浓度超出正常指标时表现出的症状。有报道指出,已经被确诊的高脂血症患者中,并不了解高脂血症的治疗措施的有高达72%,他们不正确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患病治疗不及时,造成血脂控制失败,诱发更为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1]。本文通过对体检高血脂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使患者的病情得到良好的改善,其各项血脂指标均显著低于只采用常规治疗的患者,现将详细结果统计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体检中心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的200例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的100名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只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100名患者设为对照组。

观察组病例中男女分别为54与46例,最大年龄72周岁,最小46周岁,平均(55.23±4.22)岁。

对照组病例中男女分别为60与40例,最长年龄72周岁,最小年龄是36周岁,平均(54.98±4.16)岁。

纳入标准:患者血脂水平异常,符合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2];体检血脂各项检测数据完整。

排除标准:患者及其家属不同意研究方案。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况等一般资料进行详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干预的措施,具体健康教育的方法如下。

(1)指导药品的服用,在给患者服用降低血脂的药品时,必须清楚向其讲述药物的效果及副作用,如用药后出现不适,需立刻联系相关保健医师。

市(2)宣传健康教育,合理使用我院的健康教育平台,依照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宣传,主要在疾病预防、病情控制、治疗康复等方面进行讲解,协助患者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3)运动指导,督促患者进行适度运动,提倡进行有氧运动,并根据个体差异制定运动计划表,以便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

(4)心理干预,部分患者对高脂血症的发病机理不清楚,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情绪,这给患者的后期康复带来严重的影响。对待此类患者应悉心指导,给予患者恰当的鼓励并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便于血脂的控制直至恢复正常水平。

1.3观察指标

采集两组患者的治疗十二个月前后的空腹静脉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内甘油三脂(TG)、测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并对照正常血脂水平计算血脂异常率。

1.4统计分析

采用SS21.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都以百分比表示,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以“x-±s”表示计量数据,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血脂指标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甘油三脂(1.85±0.77)mmol/L、(1.92±0.98)mmol/L;总胆固醇(5.87±1.86)mmol/L、(5.95±1.78)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1±0.46)mmol/L、(0.93±0.4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93±1.84)mmol/L、(4.88±1.91)mmol/L;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12个月的治疗后,对照组的各项血脂指标均出现下降趋势,而观察组的相应指标均出现大幅下降趋势甘油三脂(1.43±0.43)mmol/Lvs(1.75±0.58)mmol/L,总胆固醇(4.87±1.54)mmol/Lvs(5.82±1.66)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84±0.32)mmol/Lvs(1.02±0.49)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78±1.82)mmol/Lvs(4.31±1.36)mmol/L,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异常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血脂异常率45%,观察组患者的血脂异常率2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脂血症的发病原因是脂肪分解转化出现异常,使血浆中多种脂质含量增加,导致血液变得黏稠从而使血管的正常流动受阻及毛细血管出现病变的现象。在预防及治疗高脂血症的过程中,健康教育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使患者更加清楚地掌握相关疾病知识及预防手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健康教育值得在社区医院中进行推广,社工对患者采取电话回访和家庭随访的方式,把健康教育融入到生活中去,可以逐渐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协助患者自身健康意识的树立,促进患者良好地进行自我约束[3]。在健康教育干预中,对发现的问题要尽快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避免其他并发症的出现。

综上所述,对体检高血脂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及血脂异常率,进一步提高高脂血症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黄喜顺,吴义森,蓝宇频,等.非药物干预对健康体检人群高脂血症的防治效果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16(2):139-142.

[2]陆亚琴,由天辉,周玉兰,等.个体化健康教育对伴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社区"三高"患者的干预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7):2960-2962.

[3]徐厚兰,糜怀英.高血压与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血糖的相关性分析及健康教育[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0):93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