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电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膀胱癌的手术效果及对复发的影响探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经尿道电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膀胱癌的手术效果及对复发的影响探微

陈丹,万岳明

岳阳市二人民医院414000

【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及其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4年2月-2017年8月接收的膀胱癌患者60例纳入至本次试验中,根据患者先后入院时间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30例,研究组A采取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方法,研究组B则接受传统手术治疗方案,对两组手术各项指标、并发症及术后1年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A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较研究组B更低,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B是23.33%,A分别是6.67%,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复发率方面,研究组B13.33%,研究组A是10.00%,组间未见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膀胱癌治疗期间,传统手术与经尿道电切术具有同等短期治疗效果,但是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经尿道电切手术具有显著效果,在临床中值得不断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膀胱癌;传统手术治疗;经尿道电切术;复发

临床上,泌尿系统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是膀胱癌,其指的是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疾病发病率中占据首位[1],发病人群以男性为主。通常情况下,采用手术联合化疗方法治疗。本文主要针对本院接收的膀胱癌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及其对复发率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下是具体报道。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将本院2014年2月-2017年8月接收的膀胱癌患者60例纳入至本次试验中,根据患者先后入院时间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30例,研究组A中,男患与女患数量比为19:11,年龄处于25岁-77岁之间,均值(53.64±8.45)岁;最长及最短患病时间分别是6年和1年,平均患病时间(2.13±0.56)年;其中,21例单发肿瘤患者,9例多发肿瘤患者;研究组B中,男患与女患数量比为18:12,年龄处于26岁-78岁之间,均值(53.41±8.46)岁,最长及最短患病时间分别是6年和2年,平均患病时间(2.45±0.61)年;其中,20例单发肿瘤患者,10例多发肿瘤患者;组间基础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研究组A

本组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手术治疗方案,予以患者硬膜外麻醉,灌注液为甘露醇或者5%的葡萄糖溶液,在膀胱处于适度充盈状态之后,采用膀胱镜对患者尿道进行检查,并将其置入至膀胱,对肿瘤部位、大小及数量进行明确。利用德国Wolf电切刀进行手术切除操作。以肿瘤生长状况为依据,利用非同种方法对肿瘤组织、平滑肌及瘤体周围2cm黏膜进行切除,术后留置5-7天的尿管。本组病例因各种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未行第二次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1周,实施膀胱灌注化疗,化疗药物为生理盐水40ml和丝裂霉素40mg,每周1次,每次30分钟,进行8次化疗之后,调整治疗方案,改为每2周进行1次,再经过8周治疗后,改为每个月进行1次。

1.2.2研究组B

该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术后化疗方案及肿瘤切除面积与研究组A相同。对于输尿管口处于切除范围的患者来讲,则需要在此过程中联合输尿管在植入手术。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各项指标、并发症及术后1年复发率进行比较,完整记录有关数据。各项指标包括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本次试验中的计量资料(±s)和计数资料(%)进行处理,分别采用t和x2进行检验,组间对比值为P,P<0.05则代表差异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各项指标

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同研究组B相比,研究组A更低,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果见下表1:

2.2比较两组并发症发声状况及术后1年复发率

研究组A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后1年内复发率分别是8.57%和14.29%,研究组B分别是5.71%和8.57%,研究组A与研究组B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下表2:

3讨论

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是膀胱癌,初诊患者中大约70%-80%属于浅表性膀胱癌[2],膀胱部分切除手术及经尿道电切手术是现阶段治疗膀胱癌的主要方法。在手术方法、肿瘤个数、病理分级及肿瘤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下,膀胱癌术后疾病复发率存在显著差异。据有关资料显示[3],多发性膀胱癌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大约是70%。肿瘤疾病分期及病理分级与肿瘤预后及复发存在紧密联系[4]。对于膀胱癌复发患者来讲,其癌变位置发生改变,所以具有较高的新生肿瘤发生率,该现象与手术残留、致癌物质的刺激及肿瘤多中心生长等有关[5]。据有关资料显示,术后予以患者化疗药物灌注,可将患者余留病变清除,避免深层浸润现象的发生,降低患者术后疾病复发率,促进生存质量的提高[6]。

经过本次实验结果可知,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研究组A均较研究组B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经尿道电切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等特点,该手术后患者恢复速度快,而且能够对患者基底位置进行活检,并对浸润分期及深度进行明确,特别是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研究组A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内复发率分别是6.67%和10.00%,研究组B分别是23.33%和13.33%,在并发症方面,研究组A与研究组B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年复方率上,研究组A与研究组B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而言之,膀胱癌治疗期间,经尿道电切术与传统手术均具有各自优点,短期治疗均具有显著效果,长时间治疗效果需进一步研究,但是经尿道电切手术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魏长进.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膀胱癌临床比较[J].吉林医学,2017,38(7):1333-1335.

[2]郭志新.经尿道电切术和开放手术治疗早期膀胱癌的手术效果及预后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6):124-125.

[3]尹三省.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6,22(18):143-144.

[4]齐振阳.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治疗膀胱癌的复发及预后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5):117-118.

[5]陈昊,李原学,王永辉.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治疗膀胱癌复发及预后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7,40(5):454-455.

[6]刘平.膀胱部分切除术与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分析[J].系统医学,2016,1(12):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