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症患者疾病治疗态度及服药信念的初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老年抑郁症患者疾病治疗态度及服药信念的初步研究

林若蘅

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长沙410007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抑郁症患者疾病治疗态度及服药信念。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服药信念量表及Morisky服药依从问卷调查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结果:老年抑郁症患者服药完全依从率为34.72%(25/72),服药信念中的服药必要性与服药担心两个维度得分为(3.39±0.72)分、(3.11±0.63)分,水平较高。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率较低,医护人员应根据其服药相关信念进行干预及指导,进而提高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患者;疾病治疗态度;服药信念

最近几年,老年抑郁症因发病率、致残率均很高,已逐渐成为老年期精神障碍的首位障碍,并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抗抑郁药物是治疗抑郁症的重要药物,上世纪50年代后便成为控制临床症状及预防复发的主要治疗方法[1]。但是有不少国外研究报道显示,接近70%左右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对抗抑郁药物存在偏见及消极信念,比如说顾虑不良反应,担心长时间用药人格会改变等等。而部分研究指出,患者片面认识药物及对药物采取消极态度,不仅影响服药依从性,还会产生预后不良影响。本研究对7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疾病治疗态度及服药信念进行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72例,男45例,女27例,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74.65±3.72)岁,全部患者均与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抑郁症诊断标准相符,可进行基本交流,持续服用不低于3个月的抗抑郁药物,同时器质性精神障碍与精神活性物质诱发的抑郁症患者已排除在外。

1.2方法

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服药信念量表及Morisky服药依从问卷对72例患者进行调查:(1)一般资料调查表。本院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病程及民族等资料。(2)服药信念量表。由Horne等研究,分别由2个可分开使用的子量表构成。本研究主要研究患者对抗抑郁药物的服药信念,测量时应用患者对某类药物的特异性信念量表,内容分别为感知到的服药必要性及服药顾虑2个维度,并各维度分数与患者的感知到服药必要性呈正相关关系。(3)服药依从问卷。Morisky等编制,问卷有4个条目,分别为:您有没有忘记服药情况;您有没有某些时刻不注意服药;当您自觉症状改善,您有没有停止服药;您服药后自觉症状恶化时,您有没有停止服药。各条目答案有“否”及“是”,其中前者记0分,后者记1分,4条目分数相加则为问卷总分,其中高度依从为0分,中度依从为1-2分,低度依从为3-4分。另外,资料收集时,主要选择老年抑郁症患者前往本院就诊时,通过统一指导语将研究目的及意义说清楚,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护,再独立完成问卷填写,并当场回收。本院共发放72份问卷,收回72份,有效回收率达100%。

1.3统计学原理

所有数据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数据资料以率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老年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分析

72例患者中,服用抗抑郁药物行为判断为高度依从的患者有25例,占34.72%;27服用抗抑郁药物行为判断为中度依从的患者有31例,占43.06%;服用抗抑郁药物行为判断为低度依从的患者有17例,占23.61%。

2.2老年抑郁症患者服药信念分析

72例患者服药信念的2个维度中,服药必要性得分为(3.39±0.72)分,属于比较高的水平;服药担心得分为(3.11±0.63)分,稍微比服药必要性得分低,但也属于较高的水平。

3.讨论

药物不依从行为是老年抑郁症患者比较常见的行为之一,虽然由于测量工作与研究对象存在差异,各研究获取的药依从率也存在差异,国外研究报道显示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率为30%-40%,也就是说当前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情况并不乐观。本研究中,老年抑郁症患者服用抗抑郁药的完全依从率为34.72%,从另外一个方面反映出大概三分之二的患者不记得服药或者按照自我症状自主停止服药[2]。此外,国外还有临床研究报道显示,存在情感障碍老年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与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疾病进行对比,前者更差。同时,在部分报道中提到,造成老年抑郁症患者疾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中,药物不依从行为是最严重的一个,并且该因素还能直接致使抑郁症预后效果较差。所以,医护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非常重要。

国外有研究报道提到,患者药物不依从影响因素中,产生“害怕”而并不是“真实”的药物不良反应是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为此,部分专家指出,患者服药依从行为从本质上来说为一个动态决策过程,患者服药时会对药物改善症状、防治复发及服药诱发不良反应方面进行思考,如果患者认为服药弊端更大时,就会不依从服药[3]。Volkert等专家经过研究也提到过去我们可能将药物不良反应对服药不依从药物不良反应对服药不依从的影响有所夸大。上述专家们的研究均为医护人员更加重视患者自身的服药有关信念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老年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率并不容乐观,对此,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服药相关信念给予有效的干预及指导,从而使服药依从性进一步被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双,李敬筠.老年抑郁症和焦虑障碍共病患者临床特征的比较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5):932-933.

[2]VolkertJ,SchulzH,HarterM,etal.Theprevalenceofmental

disordersinolderpeopleinWesterncountries-ameta-analysis[J].AgeingResRev,2013,12(1):339-353.

[3]FawziW,MohsenMYA,HashemAH,etal.Beliefsaboutmed-icationspredictadherencetoantidepressantsinolderadults[J].IntPsychogeriatr,2012,24(1):15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