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干预对骨科老年长期卧床患者的褥疮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预警干预对骨科老年长期卧床患者的褥疮影响

张亚莉李丹刘晓琴李琰

(新疆第二师库尔勒医院新疆库尔勒841000)

【摘要】目的:探讨预警干预对骨科老年长期卧床患者的褥疮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1例骨科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警干预,观察两组的褥疮发生率、褥疮分级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褥疮发生率为2.4%,对照组为15.4%,观察组的褥疮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褥疮分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7.6%,对照组为82.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Barden评分法进行预警干预,可有效降低骨科老年长期卧床患者的褥疮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关键词】褥疮;老年患者;长期卧床;预警干预;骨科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3-0272-02

褥疮也称为压疮或压力性溃疡,是由于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到压力导致血液循环障碍,使得组织缺乏营养,引起皮肤组织破坏、坏死的一种骨科疾病常见并发症,特大褥疮若经久不愈,会出现机体感染、全身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以往对于骨科褥疮患者,多采用分级护理的方法,而预警判断工作运用则较少,Braden评分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褥疮预测方法[2],因此,本文运运用Braden评分法对褥疮风险进行分级,采用预警干预措施,对骨科褥疮患者进行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81例骨科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其中男45例,女36例,年龄范围为61~82岁,平均年龄70.85±5.14岁。排除复发伤者,排除精神疾病者。根据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3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Braden评分预测患者褥疮发生的危险度,并根据Braden分级进行预警机制护理措施。具体内容为:在患者入院后第一天、第一个月的每周、病情稳定后每月采用Braden评定一次,若患者有手术,在术后第一天进行一次评分。Braden评分范围为6~23分,分值越高,患者器官功能越好,发生褥疮的危险性越低。根据Braden分级给予患者不同护理,高危险组:Braden≤12分者给予密切观察,对患者随时采取相应措施,做好皮肤相关护理;中度危险组:Braden在13~18分者,给予定时观察以减少或避免褥疮危险因素发生;低度危险组:Braden≥18分者,因患者生活多可自理,发生危险风险较低,可定期对患者进行检查,以减少危险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褥疮发生情况;(2)根据文献[3]对比两组患者的褥疮分级以判断褥疮严重程度;(3)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自拟量护理满意度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共20项,每项0~5分,总分0~100分,评分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90~100分为非常满意,60~89分满意,0~59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卡方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褥疮发生情况及褥疮严重程度对比

观察组中1例发生褥疮,为Ⅰ级,无Ⅱ、Ⅲ、Ⅳ级褥疮发生;对照组中6例发生褥疮,其中2例为Ⅰ级,4例为Ⅱ级,无Ⅲ、Ⅳ级褥疮发生,观察组褥疮发生率为2.4%(1/42),对照组为15.4%(6/39),观察组褥疮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331,P=0.037),两组的褥疮分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χ2=5.125,P=0.023)。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42例患者中满意25例,满意16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为97.6%(41/42),对照组中非常满意16例,满意16例,不满意7例,满意率为82.1%(32/39),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5.506,P=0.019)。

3.讨论

Braden评分法为目前常用的一种预测褥疮发生的方法,包括患者潮湿、感觉、活动、营养、活动能力、摩擦及剪力6项内容,可客观反映患者发生褥疮的潜在风险,有研究发现[4],采用Braden评分对褥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分级给予预防措施,可将褥疮发生的风险降低50%~60%,因此本文采用Braden评分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级,分级后采用预警干预机制对患者进行护理。本文结果发现,观察组的褥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褥疮分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主要是由于根据Braden分级对患者褥疮发生危险程度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3个组,根据不同危险程度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使得护理更有针对性[5],对于高风险患者立即按照预警程序给予干预,建立褥疮发生的风险档案,减轻患者的局部受压状况,保持患者的床铺清洁、干燥,减少皮肤摩擦,再对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进行改善;在高风险患者床边建立接班制度,可保持患者皮肤护理的连续性,以上措施均可降低骨科老年长期卧床患者褥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采用Barden评分法进行预警干预,可有效降低骨科老年长期卧床患者的褥疮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参考文献】

[1]刘永兰.预警干预护理在骨科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体会[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6,8(6):15.

[2]李春容,谭海涛,陆俭军,等.MEWS及SBAR在骨科术后病人早期预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6,30(14):1751-1752.

[3]于红霞,朱洪英,朱凤祥,等.骨科压疮护理不良事件68例发生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2):87-88.

[4]孙励娟.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1):198-199.

[5]梁玲玲,李璐兵,帕尔哈提·瓦哈甫,等.新疆某骨科医院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的高危因素探讨及预警模式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18,24(5):4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