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产业园综合体景观设计实践——以宝能科技产业园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科技产业园综合体景观设计实践——以宝能科技产业园为例

孙晨阳祝磊

深圳市迪赛斯特景观设计有限公司518102

摘要:将人们所熟知的三类空间:居住空间(第一)、工作空间(第二)和购物休闲空间(第三)集合于一身的科技产业园综合体对景观空间有着更高的要求。本文抛砖引玉,以深圳宝能科技产业园为例,通过介绍该项目的景观设计,探讨这一类型项目在景观上的一些关注要点。

关键词:科技产业园综合体;景观设计;景观元素

1科技产业园综合体的发展

科技产业园作为城市的一部分,拥有自己的各种功能用地,在某种意义上也具有各种城市功能的缩影。深圳市作为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在产业升级的进程中,出现了从仅具备基础功能的产业园向复合化程度较高的科技产业园综合体的不断进化。

2科技产业园综合体的特点

2.1区域位置和周边交通

科技产业园综合体所在的区域位置大多分布在城市新区或城乡结合部,周边高速公路、城市公路便利。这些区域或处于城市功能更新的阶段,或处于传统产业园区升级阶段,生活配套相对不足,容易在工作时间产生较大通勤压力;在非工作日的时候整个区域又会出现人员急剧减少的现象。这样的情况对于区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2.2自我配套

由于以上情况的存在,科技产业园综合体大都进行自我配套的完善和升级,其中包括适量的居住区域,商业休闲区域等。在此工作的部分人员能就近居住生活,周边的居民或上班族也能共享商业休闲区域,这样逐步带动了区域人气的提升。

2.3与周边城市环境高度结合

传统产业园往往以围栏与周边城市环境进行硬隔离,以人行、车行门禁进行管理。而科技产业园综合体的边界大多与城市环境高度结合,放弃传统围栏的围合,而采用景观设计中常用的绿化、高差等软性隔离手段,增加与周边环境的连接,以提升其与城市的互动互通性。

2.4非常重视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

落户在城市新区的科技产业园综合体,肩负着提升区域面貌的责任,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标准都比较高。在建筑设计方面既重视独特的建筑形象在区域的地标作用,同时也注重绿色建筑科技的创新应用。在景观设计方面既重视景观形象的创新感、品质感,同时也重视生态效益和空间功能的多元化。

3项目概况

宝能科技产业园位于深圳市龙华新区,处于深圳九大重点发展园区之一的“龙华-观澜-坂雪岗新区”的区域中心位置,用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园区所处位置将是特区新的产业聚集区域,也是深圳市新城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项目南区占地面积约17.5万平方米,功能包括以高新产业研发为主的办公园区,以专家公寓为主的配套住宅区和以现代休闲商业、星级酒店为主的综合商业区。

图1总平面图

4分区景观设计

4.1办公园区景观设计

办公园区采用简洁现代的设计风格,利用极具张力、构成感强烈的肌理统筹整个空间,力求创造风貌独特,形象大气、环境优越的景观体验。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未来园区企业的需求,设置了不同尺度的户外展示和交流空间,令园林空间真正成为入驻企业的花园客厅和蓝天礼堂。

4.1.1交通组织与管理

本项目外部接邻主要市政道路,内部在各区之间利用“T”字形区间道路疏导车流,各区域车行管理采取分别控制的方式,原则车行路线均由市政路和区间路疏导进入地下车库。但考虑到办公区的实际需求,景观设计中在办公区增设了“U”形地面车行路。以局部双车道加环岛加单向车道的方式,既保证个写字楼客户高端接待是的行车需求,又尽可能的减少了车行对办公区内部的影响。

图2办公园区总平面图

4.1.2与周边城市环境的边界处理

本项目办公园区没有沿用传统产业园围栏硬隔离的做法,而采用以景观手法软隔离的思路。在园区主入口一侧与外部人行道交接的边界设计成以造型种植池、景墙、树阵和行人通道等组成的景观带,以配合园区形象展示的需要。在园区与五和大道相邻一侧,利用场地高差,景观设计采用多段台阶通道和坡地绿化组成的景观带,很好地提升了园区与城市的互通性。

4.1.3空间功能的多元化

办公园区的景观空间结构包括主次入口空间、核心广场空间、户外休闲空间和边界景观空间。其中核心广场定位为“花园客厅和蓝天礼堂”,具有多元化功能。广场以镜面水景作为前景,以树阵和种植池作为两翼景观边界,以多彩灯光廊架为主要特色构筑物和广场的停留空间,以景墙为端景,形成一个边界明确、细节丰富的开放空间。除了常规景观元素和设施之外,广场还设置了户外音像设备、户外电力接驳设备以及可移动树箱等设施,这使得广场既是园区景观形象核心,又具备举行大型户外活动的空间尺度和设备配合。

图5广场举办活动状态

4.2配套住宅区景观设计

配套住宅区用统一的构图转换了建筑布局留下的方正空间,以大面积绿地为基底,结合非对称轴线穿插景观节点和功能场地。考虑到居住者的实际需求,本区在配备户外健身运动场和亲子活动区以外,还配备了带有儿童戏水池的景观泳池区。泳池设计不仅提升了本区的居住品质,而且可以服务本项目附近的城市居民。

配套居住区景观按照深圳市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大量采用透水材料,结合雨水回收系统使用微喷灌技术设置节水型绿化浇灌。重视绿化空间的设计使得绿地率达到38.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762平方米,很好的实践了绿色生态住区的设计愿景。

4.3综合商业区景观设计

综合商业区是本项目重要的升级配套区,功能主要由商业综合体和星级酒店构成,其中商业综合体二层的餐饮休闲区域和办公园区用人行天桥直接连接,实现了对办公园区服务的无缝对接。本区建筑形态圆润,景观设计充分呼应了建筑主体的形象和功能特征,整体形态上采用象征水流的流线形作为基底,串连组织各个功能场所,对商业人流具有很好的引导性。景观构筑物、小品、绿化、灯光等与整体肌理有机结合,共同营造一个简洁大气、观感独特、尺度适宜、细节丰富的现代商业空间。

5景观元素(以办公园区为例)

5.1铺装景观

办公园区的铺装形式抽象了集成电路板的形象,以折线构图为肌理统筹整个园区,在办公楼入口的重要位置进行特殊图案设计以增强标识性。铺装主要材料兼顾品质感与生态性的要求,在主次入口、主要广场和办公楼入口采用花岗岩为铺装主材,户外休闲空间如室外咖啡吧等采用环保塑木平台,其他区域以透水砖为主。

5.2绿化景观

办公园区乔木设计采用阵列式和群组式相结合的方式,因空间形态和功能要求的不同大体可概括为:中心区域以阵列式为主,边界区域以群组式为主。灌木与地被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形态、质感、色彩等基本要求,并在布局形象上符合了整体折线的肌理。绿化品种以适宜深圳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本土植物为主,其中乔、灌木共计42种,地被类共计15种,垂直绿化类3种,保证了绿化品种的多样性。

5.3构筑物景观

办公园区景观构筑物主要集中在主入口和中心广场区域。其中多彩灯光廊架系列,造型现代新颖,元素统一,以异形钢材为主体,结合多种色彩的半透光耐力板和隐藏式动态LED灯光。廊架白天形象鲜明大气,夜间光彩缤纷。中心广场端头景墙结合户外LED大屏幕,既可以在日常满足园区宣传、广告、展示等功能,又可以在庆典活动或在园区企业举办的大型户外活动时提供音像支持。

5.4节能与节水技术

办公园区景观灯光光源以LED节能光源为主,灯体造型采用截光、半截光型,以减少上射光污染,照明系统分时分路控制以节约能耗。主要广场和人行路的照明功率密度小于2w/㎡。

绿化浇灌采用微喷灌为主的方式,结合园区雨水收集系统。办公园区主要景观场地均在车库顶板以上,在景观设计中,非透水地面的雨水通过有组织排水方式进行收集,透水地面(包括绿地)雨水渗透到车库顶板的排水层再进行有组织收集。

6结语

科技产业园区综合体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由于自身的特点和在城市新区中的特殊作用,使其成为了一种全新的设计对象。不能单纯地将其作为提供办公场所的“第二空间”看待,因为她具备了办公、居住和商业服务等完整功能。她的景观空间对城市新区具有示范性和共享性,和城市空间高度融合。

在宝能科技产业园景观设计中,设计者通过研究科技产业园区综合体的发展历程、自身特点和景观诉求,把设计重点放在更好的表达项目景观的气质,更好的提升场地的综合使用功能,更好的践行生态环保的理念。通过设计实践不仅提升了项目自身的景观品质,也提升了项目在区域周边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