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陈雪英

陈雪英(四川省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四川资阳64130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住院的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和对照组,临床护理路径组给予已制定好的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成本、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来评价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护理路径组的住院时间、住院成本生率明显缩短,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深化优质服务。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7-0060-02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展,人们对医疗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工业质量管理的启发,基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兼顾效益与成本的临床护理路径备受关注。临床护理路径是通过对已确诊某种疾病的患者专门制定一系列护理工作计划,并遵照此计划的内容为患者实施整个护理流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创口小,患者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是临床胆囊切除的成熟术式。为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我们对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我科收治的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施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有关的护理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间收治的8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依据患者入院的时间先后顺序,随机的分入临床护理路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32-71岁,平均年龄53.5岁,其中男性33例,女性47例。其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56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18例,胆囊息肉6例,排除严重的心、肝、肾、肺合并症。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ASA分级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临床路径的制定临床护理路径主要为实现护理工作的标准化,运用循证医学模式和流程的再造,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患者的心理、社会角色,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临床路径包括了质量保障、循证医学、整体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的内容[1]。我们通过对国内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文献的检索和学习,参考已制定好的护理路径指南,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出本项研究的具体护理项目,以时间为纵轴,以入院指导、术前检查、手术时间、护理内容、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出院计划等为横轴,并对护理效果的进行全面的评价,优化护理内容,以制定出标准化的护理流程,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2-3]。

1.3实施内容及方法

1.3.1入院指导患者入院后由医生、护士通过仔细的检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能否进入临床护理路径进行评估。当患者确定能进入临床护理路径后,向患者告知整个治疗流程,如术前检查项目、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护理内容等,告知患者如何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让患者了解何时该进行何种检查、治疗、护理,对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路径的流程为患者安排进行各项术前检查,做好疾病相关知识的卫生宣讲。

1.3.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通过专业的心理、社会、伦理知识的培训,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积极主动的沟通,运用整体化的服务理念,以患者的需求为中心,首先消除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结合患者的性格特点、受教育程度,病情的进展,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

1.3.3术前准备做好患者全面的术前检查,劝导有吸烟习惯的患者戒烟,减少对呼吸道腺体分泌的刺激,防止术后肺炎及咳嗽牵拉创口。术前一天禁食牛奶、豆类等易产气的食物,给予甘露醇、生理盐水口服清除胃肠道积便、积气,防止胃肠道积气,影响腹腔镜手术视野的暴露。术前沐浴、清洁皮肤,手术前备皮,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禁饮。此外,术前为患者留置胃管,以保持胃在手术中的非充盈状态,保证手术操作的顺利完成,预防呕吐及误吸的发生。

1.3.4术后护理患者术后患者送回病房后,指导家属轻柔搬运患者,去枕平卧6小时。术后24小时内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切口敷料的情况,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和更换。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取半卧位,或者的舒适体位,减轻对创口的震动和牵拉。检查静脉通道是否通畅及妥善固定。保持持续有效的胃管引流,对于术后胃肠道减压,减少胃肠内消化液的潴留,减轻腹胀,促进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常规给氧以纠正二氧化碳气腹的影响,对气道进行管理,保持气道的湿润,及时清理分泌物,防止误吸和感染。帮助患者翻身,教会床上活动,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机体的恢复。

1.3.5并发症的发现及护理观察腹腔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一旦短时期内出现血液、胆汁等非常规的液体,患者出现腹痛、腹胀、腹膜刺激征等表现,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观察患者有无皮肤、巩膜黄染,体温升高、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等,及时发现胆道损伤、腹腔、呼吸道感染,进行控制及消除[4]。

1.3.6饮食指导由于腹腔镜手术时间短,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较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很快,当患者肛门排气后,拔除胃管,向家属讲解饮食及营养补充的要求。拔除胃管当天给予少量以流食,若无不良反应,第二天再予以。患者适应后,开始改为半流食,再恢复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少高脂、易产气食物[2]。

1.4评价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并发症、手术的治愈率进行统计评价,对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成本进行分析,此外还采用自行设计的量表进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

1.5统计学处理所用结果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采用t检验,率采用x2检验分析,当结果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质量的比较对临床护理路径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自理能力进行评定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发生出血、腹腔部感染、肺部感染、胆漏等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见表2。

表1两组患者术后自理能力恢复的比较(h)

2.2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成本的比较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患者的术前等待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为(3875.4±456.2)元,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为(4613.8±556.2)元,对照组的住院费用显著高于临床护理路径组(P﹤0.01)。

表3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

2.3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的38例,满意率95%(38/4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的32例,满意率80%(32/40),两组患者的满意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应用临床路径护理,通过制定的时刻表,以实现护理工作的标准化,运用循证医学模式,实现流程的再造,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通过制定标准化的临床护理路径,使院内各部门明确职责,畅通医疗流程,而护理人员对何时该做介入护理,及其内容更具有针对性、预见性和计划性,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应用临床路径护理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总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患者的术前等待时间也明显减少,患者入院后能够快速进入流程化、标准化的临床过程,明显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制止了临床工作中的随意性和盲从性,同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通过与对照组比较术后患者自理能力的恢复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表明了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同传统护理组一样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临床护理路径这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在合理分配有限的医疗资源的同时,对促进医疗团队的合作,保证临床医疗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预防医疗纠纷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更广泛的推广和施行。

参考文献

[1]王玉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管理的研究进展[J].天津护理,2009,17(4):242-243.

[2]韦双燕,李桂红,韦雁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舒适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1):115-116.

[3]曹军香,周翠兰,李卫军等.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学杂志,2007,2(13):40-41.

[4]韦桂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护理进展[J].右江医学,2012,45(2):25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