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改善门诊导诊护士形象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品管圈活动在改善门诊导诊护士形象中的应用

谢博

谢博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73000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改善门诊导诊护士形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开始,在我院门诊导诊护理人员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将开展前导诊护士每日形象问题发生率作为对照组,将开展后的相关数据作为观察组,把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形象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导诊护理人员当中,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形象,改善门诊护理服务的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字】门诊护理导诊护士品管圈形象问题

品管圈是近几年出现的先进的管理模式,指的是通过全员参与,对工作场所进行持续不断地改善,同时提高护理的质量,并以尊重人性为起点,运用愉快轻松的管理方式,使员工们能够自发地、主动地参与到管理活动中来,并在工作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1]。该种管理方式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运用,同时通过研究发现,品管圈活动能够使工作质量和生产效率均得到明显的提高和改善[2]。而门诊导诊护理人员是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素质、信誉、精神风貌的形象代言人,也是医院护理形象的先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医院的管理水平,因此导诊护理人员的形象尤为重要[3]。在本次研究中,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在了门诊导诊护理人员的管理当中,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4年1月开始,我院在门诊导诊护理人员中开展了品管圈活动。护理人员一共26名,均为女性;年龄在25岁-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6±4.8)岁;其中11名护理人员为本科学历,15例护理人员为大专学历。所有人员均参与本次品管圈活动,并设置1名圈长,负责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由护士长任督导员,负责对圈员的形象问题进行监督和评估。将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导诊护士每日形象问题发生率作为对照组,将开展后的相关数据作为观察组。

1.2方法

1.2.1分析问题,制定主题。由活动参与人员对门诊导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品管圈活动的主题。通过分析发现,我院门诊导诊护理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在妆容问题、着装问题、站姿、精神状态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将本次活动的主题定为“提高门诊导诊护士形象”。

1.2.2改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护理礼仪培训:在圈员中选出1名礼仪队长,并定时进行全员培训,强调导诊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衣着、举止、站立、言谈、行走均给人美的感觉,培养护理人员的形象意识,并注重沟通的技巧和护理的细节。在导诊服务过程中,应使用礼貌性语言,做到温柔体贴、微笑服务。在上下楼梯时,应走在患者的前面;若患者不良于行,导诊护士应给予适当搀扶。

化妆培训:要求导诊护士能够根据自身的肤色情况打粉底,做到提亮和遮瑕;眼线不能过粗,眼影应使用粉色或紫色等暖色调;睫毛适当上翘,唇色淡红。着装要求:工作期间着工作服和护士鞋,自己的衣裤边缘不可露于工作服之外;着白色或肉色袜;将胸牌配戴在左胸前;不佩戴首饰;指甲长度不得超过指尖;头发应上盘并配戴发套,做到侧不过耳、前不过眉。站姿要求:要求导诊护士站立时做到头正颈直、两肩外展、微收下颌、收腹挺胸、立腰提臀,双腿并拢且脚跟靠紧,脚尖分开,两臂自然下垂,双手在身前自然交叉且掌心向内。

1.3评价指标

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形象问题发生率进行统计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了统计和进一步分析,并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t值和卡方进行检验,差异性用p值进行判定,p值小于0.05提示本次研究数据存在统计学研究意义,而p值大于0.05则提示数据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和观察发现,观察组的形象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对照组和观察组门诊导诊护士形象问题发生率对比(n=26)

组别妆容问题着装问题站姿不标准精神状态不佳

对照组1013158

观察组1000

3讨论

相关的研究报道称,在门诊导诊护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的形象问题从每日的121项将为了每日49项,护理人员能够做到淡妆上岗,且着装统一、仪态良好,使医院的整体形象都能够得到了提升[4]。而通过本次研究我们也发现,品管圈活动实施后门诊导诊护士的形象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通过品管圈活动,门诊导诊护士明确了自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5]。其中基本素质包括了仪表要求和语言要求:在仪表要求上,应该注意服装的合体与整洁,应该穿软底的护士鞋,不赤脚穿鞋,也不能拖着鞋走路,不能涂指甲油、戴首饰,头发不能过肩,应淡妆上岗,保持站坐端庄和精神饱满;在语言要求上,应该有规范性,内容清晰、严谨,语调适中,措辞准确且通俗易懂。患者的就诊意愿通常较为迫切,因此门诊导诊护士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患者的需要并予以分诊。此外,语言应具有情感性,充分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是在尽力帮助他,用最快的速度安排患者就诊。而在专业素质上,要求门诊导诊护士能够“望闻问切”,能够根据患者的病状、体征和临床实际,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出患者的病情,并为患者指导相应的就诊科室。

综上所述,在门诊导诊护理人员当中,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形象,改善门诊护理服务的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裴小玲,姚鲜.品管圈在提高门诊护士工作积极性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3,13(21):159-160.

[2]廖洪春,高铭云,韦燕萍,等.品管圈活动提高患者对门诊导医服务满意率的实践[J].医学信息,2014,20(08):370-371.

[3]许义芳,方红群,王明香,等.品管圈活动降低流产后关爱患者电话回访失败率[J].护理学杂志,2015,30(08):20-22.

[4]蔡慧媛,蔡志芳,安培,等.运用品管圈提高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门诊维护舒适率[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z1):91-91.

[5]玉芳莉,谢玉梅,何艳英,等.品管圈在降低导尿过程中患者不适率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18(10):172-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