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保守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观察

李宇阳曾宪铁

(1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300193)

(2天津医院足踝科天津300210)

【摘要】目的:观察通过手法复位保守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在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的31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行保守治疗(部分患者由于合并有其他器质性疾病、精神类疾病或周围血管病变的缘故无法耐受手术治疗),并对其进行随访和临床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观察疗效。其中,旋后外旋型I度骨折4例,旋后外旋型Ⅱ度骨折7例,旋后外旋型Ⅲ度骨折2例,旋后外旋型IV度骨折18例。对随访患者按照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推荐的足踝评分系统评分,按具体得分将疗效分级为:优(90~100分),良(75~89分),一般(50~74分),差(<50分)。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6个月(13~20个月),旋后外旋型I度:优为100%;II度:优为85.7%,良为14.3%;Ⅲ度:优为100%;IV度:优为72.2%,良为16.7%;一般为1.1%。结论:采用保守方法手法复位配合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大部分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结果比较满意。

【关键词】保守治疗;踝关节骨折;旋后外旋型

【中图分类号】R68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8-0192-02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量最大的屈戌关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铰链样结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走、跳跃等活动,主要依靠踝关节来完成,因其灵活而又比较薄弱的特性,致使踝关节骨折成为创伤骨科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有关研究显示踝关节骨折患者约占我国每年全身骨折患者的3.9%[1],其中又以旋后外旋型骨折最为多见。目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主要方法为手术治疗,但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及自身因素影响,部分患者只能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本文主要针对采用保守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采集与分析,以观察保守治疗在踝关节骨折治疗方面的的具体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在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进行保守治疗的31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部分患者由于合并有其他器质性疾病、精神类疾病或周围血管病变的缘故无法耐受手术治疗),其中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18~68岁,平均35岁(P>0.05),从受伤到就诊时间均≤24小时,患者受伤原因包括行走及上下楼时不慎扭伤。根据Lauge-Hansen[2]踝关节骨折分型方法,此31例患者均为旋后外旋型骨折,I度:4例,为下胫腓前韧带断裂或胫骨前结节撕脱骨折;Ⅱ度:7例,为I度加外踝在下胫腓联合水平位于冠状面自前下向后上的斜行骨折;Ⅲ度:2例,为Ⅱ度加后踝骨折;IV度:18例,为III度加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

1.2治疗方法

复位前,常规予以患者进行坐骨神经麻醉,麻醉效果满意后,患者取仰卧位,第一名助手固定膝关节,第二名助手以两手分别固定患足前足及足跟,术者以双手拇指顶住后踝骨折远端,四指环抱骨折近端,双拇指向远推挤,同时向下拉骨折近端使后踝复位。最后以双手大鱼际部环抱下胫腓联合部用力扣合,以使下胫腓联合复位,两助手维持足与踝的内旋-内翻-背伸位准备固定,予以石膏夹板外固定[3]。复位后拍摄踝关节正、侧位及踝穴位X线片以观察骨折复位情况。根据骨折移位情况,一般嘱患者于3天后来院复查,以观察骨折复位是否有丢失情况并及时处理,随后,嘱患者于治疗后每2周来院复查。一般在治疗后6~8周时,若骨折复位无丢失,骨折愈合情况良好者,可将其内翻位石膏夹板改换成中立位小夹板继续固定治疗,并嘱患者部分负重功能锻炼。

1.3疗效评价标准

所有结果均按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推荐的足踝评分系统评分[4]:优(90~100分),良(75~89分),一般(50-74分),差(<50分)。

2.结果

所有观察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6个月(13-20个月),按AOFAS推荐的足踝评分系统评分平均为92分(71-100分),所有结果均采用末次随访评价得分,其中:优25例(80.6%),良4例(12.9%),一般2例(6.5%),差0例。详见表格1。

3.讨论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量最大的屈戌关节,主要由胫骨、腓骨、距骨共同组成,各关节面之间匹配十分紧密,好比机械设备中的轴承,可以将人体的重力巧妙的分散化解与转化,使人们在日常生活的行走、奔跑、跳跃等运动中可以活动自如。正是由于踝关节具有如此独特且重要的作用,致使其发生骨折的概率也显著提高,所以踝关节骨折理应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对于踝关节骨折发生的机制,临床中更多采用的是由Lauge-Hansen[2]于1950年提出踝关节骨折分类方法,即“Lauge-Hansen分型”,根据受伤时足所处位置以及距骨在踝穴内受到外力作用的方向而将踝关节骨折分为:旋后内收型、旋后外旋型、旋前外展型、旋前外旋型以及垂直压缩型,其中旋后外旋型骨折最多见,其发生机制为:足处于旋后位,距骨在踝穴内受到外旋外力或足部固定而小腿内旋,距骨受到相对外旋的外力,距骨在踝穴内以内侧为轴向外后方旋转,迫使外踝向后移位。损伤自下胫腓前联合韧带开始(I度),向外旋转,依次伤及外踝(Ⅱ度)、下胫腓后韧带或后踝(Ⅲ度),最后损伤内踝或内侧三角韧带(IV度)。在现阶段的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5],为了使踝关节恢复良好的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如创伤性关节炎,慢性疼痛、骨折不愈合及二次手术等),精确的解剖复位是关键,无疑手术治疗具有更大的成功率,但是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经济状况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可以得到手术治疗,这时候就需要通过手法复位配合石膏夹板外固定这样的保守治疗方法来治疗,通过本次对31例患者的随访观察显示,采用保守方法手法复位配合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大部分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结果比较满意。

综上所述,采用保守方法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结果比较满意,临床中对于此类骨折应当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杨建新.手术治疗和手法复位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对照[J].当代医学,2015,21(21):70-71.

[2]Lauge-HansenN.Fracturesoftheankle:combinedexperimentalsurgicalandexperimentalroentgenologicinvestigations.ArchSurg,[J]1950,60:957-985.

[3]赵洪洲,王志彬.跟后石膏托夹板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16(2):240.

[4]KitaokaHB,AlexanderIJ,AdelaarRS,etal.Clinicalratingsystemsfortheankle-hindfoot,midfoot,hallux,andlessertoes.FootAnkleInt[J]1994,15:349-353.

[5]朱金强,沈柏晓,杨文峰.手术治疗涉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3,16(6):702-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