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裂缝处理技术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房屋建筑工程裂缝处理技术浅谈

朱仁良

安庆市经济房(廉租房)建设发展中心安徽24600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房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裂缝问题影响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严重的裂缝问题,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对裂缝成因的研究,并提出防控措施和处理方法,是科技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房屋建筑裂缝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希望给行业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及出现的原因

房建工程裂缝分为结构性和非结构性裂缝两种。

结构性裂缝是指构件的强度和刚度不足,裂缝宽度失控而引起的较为规律的严重裂缝,这类裂缝危及房屋结构安全,必须补强。

非结构性裂缝是指构件的强度和刚度足够,由于施工、材料、温度等原因而引起的无规律的、不太严重的裂缝,如楼板、墙体裂缝。此类裂缝不影响结构安全,但会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和寿命,亦必须处理。

(一)房建工程砼裂缝类型及原因有:

1.砼的收缩裂缝。砼在硬化的过程中,因为水分蒸发,体积缩小产生收缩。当砼的收缩超过一定程度约束应力时,会导致裂缝,应力集中的地方常常是开裂的部位。因此,楼板的板角常常会发现裂缝。

2.温度裂缝。水泥的特点是快硬、高强、水化热大,如果砼浇捣后没有及时浇水养护,在高温下会失水收缩,水化热释放量较大,此时又没及时补充水分,在硬化的过程中,会因温度应力产生裂缝,在较薄弱的部位会首先发现裂缝。另外,在砼使用的过程中,室内外温差较大,也会引起裂缝,如房屋的东西边和顶层。

3.裂缝会因为房屋的自由伸缩达到应设置伸缩缝要求的间距时产生。另外,如果结构体型突变,形成薄弱部位,在混凝土收缩或温差变化时易产生裂缝。

4.支座处负筋下沉产生裂缝。如果在施工中,支座处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座,易产生裂缝。尤其板上部支座处易产生裂缝。

5.穿线管裂缝。现浇砼楼板中预埋留的管线非常多,如强弱电管、上下水管等。断面的消弱造成应力集中形成塑性变形而拉裂。

6.施工质量控制不严引起的裂缝。(1).外加剂掺量的失控,或搅拌不匀,引起砼长时间的不凝固,水分逐渐蒸发,水泥中的凝胶体逐渐干燥而产生收缩,引起砼干缩开裂;(2).砼浇筑过程中已初凝的砼,散落在未浇筑的部位,未进行振捣,松散不密实,不能与新浇筑的砼紧密结合,形成干缩和收缩裂缝;(3).养护不到位,不能保持经常性湿润;(4)拆模过早或模板支撑系统刚度不够导致裂缝;(5).施工速度过快,上荷载过早,造成早期混凝土受损裂缝。

(二)房建工程砌体结构裂缝类型及原因:

1.温度裂缝。砌体结构的房屋的裂缝一般多产生于房屋的顶层,特别是两端的纵横墙体,墙梁、柱交界处,主要是结构温度收缩变形不协调所致。

2.地基沉降差异裂缝。在房屋纵横墙地基不均匀沉降时,将使墙体承受较大的剪切力,另外当房屋层数相差较多而没有设置沉降缝时,易在交接部位产生竖向裂缝。

3.受力裂缝。比如发生在房屋底层窗台处的竖向裂缝,多因纵墙开窗较大,地基受荷载后变形不均匀,窗台墙起到反梁的作用而引起。

3.施工质量控制不严引起的裂缝。a.砌块龄期未到即上墙砌筑;b.灰缝不饱满、未按要求错开;c.砌体拉结筋长度、根数、规格等未按规定设置;d.构造柱钢筋未按规定设置;e.砌体错位、垂直度、表面平整度偏差较大;f.门窗洞口斜角处未按规定设置斜拉钢丝网。

二、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

(一)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

1.控制砼的温度。措施有:a.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b.掺加减水剂或缓凝剂,减少水泥用量,改善和易性,推迟水化热的峰值期;c.在砼中部分水泥可以通过加入少量的磨细粉煤灰来取代,对降低水化热和改善砼的塑性有帮助;e.选用连续级配粗骨料配制的砼具有较好的和易性,较少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以及较高的抗压强度;f.降低砼的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尽量减少从搅拌站到入模的时间。

2.夏季保湿、冬季保温的养护方法来减少砼浇筑后所产生的内外温差。基础大体积砼结构拆模后,宜尽快回填土,延缓降温速率,避免产生裂缝。

3.改善施工工艺,提高砼抗裂能力。a.采用分层分段法浇筑,有利于砼消化热的散失,减小内外温差;b.改善配筋,避免应力集中,增强抵抗温度应力的能力。在孔洞四周增配斜向钢筋、钢筋网片,在变截面作局部处理使截面逐渐过渡,同时增配抗裂钢筋都能防止裂缝的产生;c.设置有利于散热、降低砼的内部温度的后浇带;d.应尽量控制砼内外温差不超过25℃,及时养护。

4.采取双向双层配筋和配置放射筋的构造措施以加强裂缝控制。

(二)砌体结构裂缝的控制

1.材料方面:保证砌块的出厂龄期和合格的含水率;

2.设计方面:采取可靠措施,防止地基的差异沉降;保证构件的强度;

3.释放温度应力。如增加水平拉结筋,增加芯柱、构造柱等,屋盖处增加梁,改善屋面伸缩性。以配筋的方式承受温度应力,减少温度应力产生的裂缝;

4.屋面、外墙外保温。减少外部热传导,根除外墙面发生裂缝及由此产生的渗漏问题;

5.严格按照规范规定施工。

三、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处理技术

(一)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处理措施

1.经过调查分析,确认在裂缝不降低承载力的情况下,采取以下处理方法:a.表面修补法。该法适用于缝较窄,用以恢复构件表面美观和提高耐久性时所采用。常用的是沿砼裂缝表面铺设环氧类树脂或树脂浸渍玻璃布;b.充填法。当裂缝较宽时,可沿裂缝砼表面凿成V形或U形槽,使用树脂砂浆材料进行填充,也可使用水泥砂浆或沥青等材料;c.注入法。当裂缝宽度较小且较深时,可采用将修补材料注入砼内部的修补方法。

2.如果裂缝影响到结构安全,可采取以下加固法。此方法属结构加固,须经设计验算同意后方可进行:a.围套加固法。在周围尺寸允许的情况下,在结构外部一侧或数侧外包钢筋砼围套,以增加钢筋和截面,提高其承载力;b.钢箍加固法。在结构裂缝部位四周加U型螺栓或型钢套箍将构件箍紧,以防止裂缝扩大和提高结构的刚度及承载力;c.粘贴加固法。将钢板或型钢及碳纤维用改性环氧树脂和粘结剂,粘结到构件砼裂缝部位表面,使钢板或型钢与砼连成整体共同工作。

(二)砌体结构裂缝的处理措施

在处理房建工程结构裂缝时,我们要科学地运用各项技术,制定针对性方案。

1.水泥灌浆法。重力灌浆和压力灌浆加固法对裂缝进行修补后,其强度均能达到或超过原来砌体强度;

2.扩大砌体截面法。主要用于砌体承载力不足,但砌体尚未压裂,或仅有轻微裂缝,而且要求扩大截面面积的情况。

3.钢筋网水泥砂浆加固。当墙承载能力不足时把需加固的砖墙表面除去粉刷层后,两面附设钢筋网片,然后喷射砂浆(或细石砼)进行加固;

3.增设或扩大扶壁柱。扶壁柱主要用于提高砌体承载力和稳定性,它们与原砖墙的连接十分重要;

4.增加预应力撑杆。当大梁下砌体承载力严重不足时通过增加预应力型钢支柱来加固原结构。

结语:

现如今房屋建筑轻微裂缝问题仍不可避免,但其有害程度可以控制。我们应该结合实际,确定裂缝类型,分析裂缝特点,采用恰当的技术,处理房建裂缝问题。我们需不断探索研究新技术、新材料用以处理房屋建筑裂缝。作为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把房建的质量安全摆在首位,对于房建修建过程中出现的紧急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治理,结构裂缝的问题将会逐渐得到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