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睡眠障碍的护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老年睡眠障碍的护理研究

张丽伟

辽宁省锦州市解放军第205医院干部病房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26例老年睡眠障碍患者,对其实施治疗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临床效果。结果26例患者经有效的治疗结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后,21例患者入睡安稳,睡眠质量明显改善,精神状态佳,5例患者睡眠质量有所改善,夜尿减少,精神状态较好。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继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睡眠障碍;护理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质及量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也包括影响入睡或保持正常睡眠能力的障碍,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表现。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常与躯体疾病有关[1]。由于老人大脑皮质功能的减退,新陈代谢的减慢,体力活动的减少,因此,老人的睡眠时间比青壮年少,一般每天约6小时。人一生中,睡眠约占据1/3的时间,睡眠与机体各种因素密切相关,例如疾病、情绪改变、环境变化、夜尿增多等。而且,睡眠水平的下降可直接影响机体的活动状况,导致机体对发生疾病的阈值降低、损害机体的记忆力、加速机体迈向衰老。睡眠障碍在老年人群中较常见,国外研究表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睡眠障碍的患病率在30%~40%[2]。现抽选我院收治的26例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老年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收治的26例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58~67岁,平均年龄(62.5±2.3)岁。

2临床表现

2.1入睡困难

老人睡眠潜伏期长,入睡时间长达30~60分钟,一旦入睡可获得较深的睡眠。

2.2夜间睡眠不深且容易觉醒

老人浅睡眠比例增多,因此感受外界刺激的阈值降低,轻微刺激就会使其惊醒。

2.3早睡早醒

与睡眠有关的脑功能显著减弱,造成睡眠节律的不稳定。

2.4睡眠时间缩短

虽然拥有充分的睡眠时间,但整晚累计睡眠总时数<5小时[3]。

2.5自觉整夜都处于梦境状态,未能深睡,主诉全身乏力、易疲劳等。

3护理问题

3.1睡眠型态紊乱

与老化、躯体疾病、精神刺激有关。

3.2焦虑、恐惧

与睡眠障碍导致精神过度紧张有关。

3.3有跌倒的危险

与失眠引起的头痛、头晕有关。

3.4潜在并发症

高血压、高血糖、心脑血管障碍和性功能障碍等。

4护理措施

4.1针对病因的护理

对老人进行全面评估,找出其睡眠质量下降的原因并进行对因处理。

4.1.1睡眠史:通过患者和其家属熟悉患者睡眠障碍的程度、性质。

4.1.2评估睡眠情况:用PSQl量表、贝克(Beck)抑郁量表等检测患者是否存在某些心理障碍的共病,以量化其心理症状和情绪[4]。

4.1.3睡眠日志:通过长时间地追踪患者的睡眠模式,以更准确的了解患者的睡眠情况。

4.1.4多导睡眠描记评估(PSG):借此评估睡眠和觉醒,以识别睡眠时是否有异常事件的发生,是诊断睡眠障碍的金标准。

4.2睡眠卫生的促进

4.2.1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调节卧室的光线和温湿度,保证起居室温湿度适宜、无异昧、光线柔和;保持被褥的干净整洁,被褥厚薄适宜、衣物松紧适宜;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避免大声喧嚣。

4.2.2帮助老人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提倡早睡早起、午睡的习惯,午睡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入睡前不宜饮用咖啡、大量水分、烟酒等;提醒其睡前应如厕;情绪对老人的睡眠影响很大,因此,睡前注意调整情绪。

4.2.3睡眠行为干预:鼓励老人规律锻炼,指导其参加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动和体力劳动;入睡困难时,尽量采用非药物手段帮助入睡;放松训练;刺激控制疗法,如被动集中注意力、避免睡前兴奋等;睡眠限制;生物反馈疗法[5]。

4.3心理护理

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和疏导,以安慰患者情绪,消除其焦虑感。

4.4药物干预

上述方法无效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睡眠障碍的理想药物应具有迅速催眠、维持充足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且无成瘾性和宿醉反应。可使用的药物包括:短效苯二氮卓类、唑吡坦类药物,尽量不使用长效苯二氮卓类,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应尽量避免药物。药物治疗应遵循:短期用药(一般来讲,不超过1个月);间断用药(每周2~4次);小剂量用药(常采用成人剂量的1/31/2);缓慢停药;尽量避免同服同类药物。

4.5健康教育指导

4.5.1睡眠卫生教育

嘱患者每天按时起床;停止使用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物质,如咖啡、烈性酒、烟草等;清晨进行适当的锻炼;睡前避免刺激,可进行一些轻松的阅读或收听收音机;睡前热水泡脚或热水浴20分钟;按时进餐,睡前避免多饮、多食。

4.5.2睡眠认知干预

睡在床上的时间不超过睡眠障碍发生前的时间;睡眠时提倡采取仰卧位和右侧卧位。

4.5.3睡眠环境

嘱患者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保持光线和温湿度适宜,周围无噪音,睡前保持情绪稳定。

5结果

26例患者经有效的治疗结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后,21例患者入睡安稳,睡眠质量明显改善,精神状态佳,5例患者睡眠质量有所改善,夜尿减少,精神状态较好。

6讨论

人的睡眠并不是越多越好,一般每天6~8小时即可满足要求,而老年人所需要的时间就更少,夜间睡5小时就足够了,中午再睡1小时左右,可支持晚上睡得更迟些。老年人不要怕睡眠少。美国斯坦福大学佛里德曼教授对老年人的睡眠问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念:老年人不要把睡觉少、失眠当成负担,应该把睡眠少而浅看成是生理现象[6]。研究表明:大多数老年人的失眠是心理因素造成的,长时间卧床,苦苦追求延长睡眠时间,反而会加重焦虑反应,导致心理障碍,形成恶性循环,而加重失眠。早晨醒后即起床,不要汁较睡眠时间长短,消除心理负担。当然,前提是睡眠长短并未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及状态。

通过对本组26例老年睡眠障碍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得出结论: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身体及精神状态,继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邓平.老年睡眠障碍患者护理干预对策研究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348-349.

[2]黄英.影响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和护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2,10(z1).

[3]谢萍香,王桃.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改善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6):156-158.

[4]杜小静,孙桂平,李艳玲,谢秀君.老年人睡眠障碍与相关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6):1007-1010.

[5]邢贺楠.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2):224-226.

[6]陈莲,羊炜霞.精细护理干预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