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生德育教学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对初中生德育教学的探究

李禹先

李禹先

四川省南部中学

摘要:德育即思想、政治、教养的总称,对初中学生实施德育不仅可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无论学校还是老师都应该尽快摆脱传统的一味追求升学率的局限,及时转变德育教学理念,切实将德育放在初中教育首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针对"初中生德育教学策略浅析"进行研究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核心素养实效性

初中阶段德育教育工作对初中生的成长意义非凡,其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初中生正处在成长与发育的关键时期,处于青春期的他们会叛逆、抵抗,且心智不够成熟,缺乏规范而精准的是非判断力,一不小心就会误入歧途。因此,中学应重视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及时处理与解决相关问题,是当前的重要使命。

一、初中生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新形势下,我国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体系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原有的德育教育方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基本发展要求,因此,必须优化与完善德育教育模式。而今,我国信息科技、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诸多的社会问题也不断涌现出来,在网络环境中也出现了诸多负面性的信息与新闻。当前,初中生大都会使用电脑与手机,这些负面信息与新闻会对学生构成威胁,势必会对德育教育工作形成制约。此外,学校过度重视课程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时常挪用德育课堂,使得德育课程的课时数量减少,是不重视德育教育的突出表现。

二、提升初中生德育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1、建立学生学习观

可以说,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而在学校的时间中,大部分是与教师一起的,因此,教师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观是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是对学生的合理掌控。基于此,笔者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观,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但是,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学习观的构建,认为学生爱学不学,与自己没有关系,自己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行了。小树苗尚且要修枝剪叶,更何况是学生,教师放任不管只会给学生带来伤害,使学生在自我堕落中迷失自己,感受不到教师的关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学习,耐心引导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2加强校园文化与安全建设

当前,初中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应将班级视为重要的阵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空间,及时参与校园文化和安全建设。一般来讲,班级是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与组织形式,学校主要由年级角度出发,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积极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文化节日与安全月等活动,鼓励学生要多多的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通过实践参与来提高学生的素质。

2.以时事丰富德育教学内容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接触网络的趋势不可逆转,如何帮助学生甄别网络信息,使其以正确的价值观去看待问题,需要教师深入研究和思考。德育教材內容是空洞、抽象的,教师应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其成为学生关心的、喜闻乐见的具体事务,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积极收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信息,并将其作为课题教学的范例,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并通过讨论和总结的方式,将学生的思想引导到正确方向上来。

3加强学校德育队伍建设

通过加强学校德育教育队伍的建设,能够充分发挥德育队伍的模范作用,为德育工作的推行提供榜样作用,除了加强党组织与团组织的德育引导作用,还需要重点发挥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对班主任集体进行教育培训,强化优秀班主任的表彰力度,使班主任能够带领各班集体进行良好班风的培养,严格要求班级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以优秀班集体为目标,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共同促进班级的发展与进步。

4丰富德育教育的形式、活动,加强德育教育力度

德育教育形式的丰富以及拓展,能够加深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使学生更易接受德育教育。为此,班主任需要经常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使学生能够通过切身的德育实践活动来体会并参与,从而在思想认识上,以及情感上得到升华。例如,通过组织班级外出活动,参观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古建筑,了解建筑历史背景,以及所承载在文化底蕴;开展班级讲座或讲故事比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爱国情怀的宣扬,在比赛与参与中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德育教育的形式多样,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感受德育教育所带来的思想认识提升。

5、联系生活

初中德育的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思想健康、乐观积极、学习能力突出的新时代学生,而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众多抽象的人格定义以及品德标准等理论知识。因此老师在对学生实施德育的过程中也要善于将德育与学生的实际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到一起,不要只为学生讲解干巴巴的德育理论,而是要通过一些当下最流行的网络新闻或者社会实际案例等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德育的深刻内涵,从而自发自主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学习素养。

6、强化实践

初中的德育教学如果只是单一地依托初中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来完成,学生对于德育的认识一定是片面的、浅薄的,一旦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很可能就会影响学生德育的正确看法。因此初中对学生实施的德育应该贯穿始终,渗透到初中学习的各个学科中。其次,老师还要不断强化对学生的实践教育,从最基本的礼貌教育或者认真完成各科作业做起,通过这些具体的、实际的事件来让学生认识到德育无处不在,从而也帮助学生从各个方面来提升自己的德育水平。

结束语

加强对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力度,通过德育教育队伍的建设,校园文化的强化建设,以及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巧妙融入德育内容,丰富德育的形式与活动等,来引导初中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一批有思想有道德的青少年,而这离不开教育工作者的长期坚持与努力,不断地完善德育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促进学生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迪锋,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分析[J].学周刊,2017(25):69.

【2】余光敏,莫树芹.浅谈农村初中班级德育实施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