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拔针后按压方法的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输液拔针后按压方法的观察

江姜

江姜(江西省景德镇市健康教育所江西景德镇33300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7-0384-02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方法对皮下淤血发生率和疼痛不适发生率的影响,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血管。方法将20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1例,观察组采用扩充按压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按压法。结果观察组在静脉输液拔针后皮下淤血发生率和疼痛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输液拔针后采用扩充按压法能有效减少皮下淤血和疼痛不适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静脉输液按压扩充按压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基本、最广泛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拔针是静脉输液的最后的一项程序,如果方法不当会引起皮肤针眼出血、青紫、淤斑,甚至皮下血肿现象,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给再次静脉穿刺带来难度。因此,2007年1—6月,我们对外科住院患者202例进行静脉输液拔针方法的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年1—6月,普外科住院需输液治疗患者202例,将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101例,男58例,女43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6岁;对照组101例,男55例,女46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47岁。病历纳入标准:⑴意识清楚,正确配合,排除血液系统疾病;⑵静脉穿刺部位为手背;⑶采用一次7号头皮针穿刺;⑷静脉穿刺一次成功,输液过程无渗漏。

1.2方法专人负责将准备输液的患者注册、随机分组。输液器均为江西洪达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7号头皮针;针眼覆盖敷贴统一采用江西省南昌市康华卫材有限公司产的医用输液贴。观察组患者采用扩充按压部位的方法,即同时按压皮肤针眼和血管壁针眼(下称扩充按压法):待患者静脉输液流空时,护士先关闭流量调节器,右手固定针柄,左手取下穿刺部位固定针头的输液贴,保留带有小纱布块的一条,护士用左手食指在针尖上方2cm处绷紧皮肤,右手持针柄并抬高10—15°快速拔针[1]。拔针后立即用左手大鱼际按压针眼及上方2cm范围处至3min,使皮肤针眼和血管壁针眼同时被压,按压力中等,在按压同时输液侧上肢举高;对照组用传统方法按压,即护士用上述方法快速拔出针头后,立即用左手拇指沿血管纵向按压3min[1],按压力中等并同时举高上肢。

1.3效果评定方法

1.3.1主观评估病人分别评价两种按压方法。指标为疼痛,不适有或无。

1.3.2客观评估由指定的护理人员测量按压后局部穿刺部位出血或淤血面积,指标为无;有(直径<2cm或>2cm)。

1.4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

2结果

两种按压方法的结果见表1、表2。

表1两种按压方法皮下淤血情况比较

表2两种按压法疼痛情况比较

通过表1、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皮下淤血和疼痛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扩充按压法有临床意义。

3讨论

3.1拔针后按压方法改进的结果拔针后传统的指压法由于手指的面积较小,虽按压了皮肤针眼,但有可能血管穿刺点的按压并不完善,因而易出现皮下淤血。本组101例传统的指压法中,14例次有不同程度的皮下淤血。大鱼际按压法用大鱼际部位按压皮肤穿刺点上方皮肤,能有效地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本组用大鱼际法按压的101例中,仅3例发生皮下淤血,效果显著。正因为手指的面积小,按压时局部受力较大,病人易产生疼痛感,本组101例传统的指压法中27例有疼痛不适感。而大鱼际肌肉组织较丰富,按压面积比拇指大,受力面积增大,受力更加均匀,减轻了局部压力,因而疼痛不适感轻。本组101例中,仅4例有疼痛不适感。本组资料中,我们采用自身对照法,让病人自己体会两种不同按压法,结果较为可信。

3.2拔针后按压时间按压时间一般是3min,因为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多长时间目前尚无明确规定[2,3]。有人认为,至少3min才能有效地防止皮下出血[4]。本次观察采用按压3min,解除后仍有少数病人出现小于2cm淤血现象,这可能与按压皮肤针眼和血管针眼部位发生偏差,按压重力移动,导致针眼出血形成淤血有关,通过指导是可以避免的。

3.3加强宣教说明拔针后按压方法,肢体活动方式,其中有1例病人提出,改进按压方法,确实增加了舒适感,但按压时不方便。由于手指活动灵敏度高,手掌活动需要借助腕关节活动,但通过指导很快学会采用。

参考文献

[1]刘薇群.一种新的静脉穿刺后拔针法及其应用研究.实用护理杂志,1998,14(9):451.

[2]楼方岑.医疗护理技术与操作常规.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155.

[3]余爱珍.基础护理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07.

[4]黄琳.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血管时间的临床研究.护士进修杂志,1998,1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