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采集“午睡前”的精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1

等待——采集“午睡前”的精彩

胡海燕

胡海燕江苏省张家港市白鹿幼儿园215600

每次孩子上床睡觉前,是我们老师非常忙碌的时候,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自理能力还不强,而我们教师要组织孩子盥洗、脱衣、盖被等。当这边一个孩子刚把衣服脱好,那边的就开始呼唤:“老师,帮我盖被子!”这边的被子刚盖好,那边的就又开始嚷道:“老师,我裤子脱不下来了!”不时的还有人说道:“我要上厕所!”咦?不是上床睡觉前已经上过了吗?哎!还得陪他再去趟厕所……十分钟忙下来,我们累得焦头烂额。

我反思起来:不是说要让幼儿主动学习吗?不是要让幼儿自理能力加强吗?为什么不制定睡觉前的规则呢?既让孩子得到锻炼,也让教师“乐得轻松”,不是一举两得吗?于是,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们班孩子的午睡前十分钟显得秩序井然,而且还有了意外的收获。

一、等待——讲解一分明事理

在午睡前和孩子们散步的时间里,我和孩子们进行了“为什么要午睡?”的谈话活动,这为孩子们的自主午睡打下了基础,通过讨论交流和总结,孩子们知道了“小朋友们将来会变成大人,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样高,而现在正是长身体、长智力的时候,如果小朋友们不好好睡午觉,永远也长不高长不大,身体就不会好,逐渐地变得不聪明了”的道理。在午睡前我还播放了一些轻音乐,答应孩子如果大家表现好,就给他们讲一些有趣简单的故事,于是,孩子们变得明事理了,午睡前更是秩序井然。在孩子们等待听故事的时候,我们的意外收获是:孩子们变得乐于倾听了,还有的小朋友把午睡听到的故事回家进行复述,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等待——倒计十分显身手

为了使孩子们在午睡前不拖拉,我在睡觉前告诉孩子:马上就要睡觉了,但是每人只有十分钟,请你在这十分钟之内盥洗,脱衣服,自己盖被子。有了时间的限制,孩子们显得很有紧迫感,动作迅速地做好了一系列的事情,一改往日一拖再拖的坏风气,而老师只需要提醒:“上好厕所再来睡觉哟!”“可以请好朋友帮忙呢!”……在最后的半分钟内,我会再次提醒:还有30秒了!然后我们和孩子一起倒数,还没有完成“任务”的孩子马上动作加快,加入了乖乖入睡的行列。在等待的十分钟内,我们的意外收获是:孩子们居然都很快学会了30开始的倒数,连平时不太喜欢数学活动的宝宝们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倒计时”的队伍中来。

三、等待——习得五日出成效

午睡中自己穿脱衣服和盖被子是一个需要练习的技能,我们在规定要自己穿脱衣服和盖被子前有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示范应该如何脱衣服,如何脱裤子,如何盖被子,还用了儿歌:小外套,拉链先拉下,抓袖管,衣服全脱下;小毛衣,真漂亮,找个朋友拉袖管,呼啦一下就脱下;小裤子,往下拉,找个朋友拉裤管,马上就脱下;小被子,真暖和,四角一拉,变成小家。孩子们一边念儿歌,一边学习,如果不会老师可以进行帮助,也可以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学,但是每个人只有五天的学习机会,到了下个礼拜老师不再进行帮助,断绝了孩子依赖的思想。通过五天的学习,我们班的孩子都学会了自己穿脱衣裤盖被子。在这等待的五天内,我的意外收获是: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得到了发展,平时不爱与人交流的宝宝也学会了“求助”,并且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愿望。

四、等待——时光流转促发展

班中不乏有一些倔强者,他们特立独行,不太愿意参与集体活动,总徘徊在自己的世界,你瞧,甜甜就是一个代表——她虽然已经学会了穿脱衣服的技能,但是就是不愿意动手,听到“倒计时”时,往被窝里一钻,外表看起来和别人毫无差别,但是一揭开她的被子,衣服还整整齐齐地穿在身上,有几次连鞋子也没脱。我们对她进行了个别教育——奖励法、激励法、苦口婆心劝说法、无可奈何“替代法”,但是甜甜不为所动,依然我行我素,没办法的我们只能等待,对其只是旁敲侧击,对别的孩子进行表扬,还树立了一些榜样。慢慢地,甜甜也开始变化了,开始自己穿脱衣服,速度从慢到快,有几次甜甜还成了午睡榜样呢,她的家长也来幼儿园反映孩子在家午睡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日月交替的等待中,我的意外收获是:孩子的进步,家长的赞许。

“午睡前”只是幼儿午睡中的一个前奏,仅是幼儿午睡过程中的一个部分,但这一小部分却藏着很大的学问,作为教师,我们不但要关注幼儿,更要对幼儿的所作所为进行积极思索,发现事情的原因,寻找对策,再进行总结和分析。而我回首与孩子午睡前“交手”的那些日子,我深深意识到:通过趣味性的学习,不间断的练习,我们在等待孩子的过程中陪伴孩子“化蝶”,虽然过程有些辛苦,但是最终我们看到的是孩子振翅飞翔的身影,或许这就是教育——让孩子学会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正如陶行知所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等待,采集出午睡前的意外收获,让午睡前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