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现场操作的风险防控王勇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采油现场操作的风险防控王勇涛

王勇涛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第六油矿中十三队黑龙江大庆163000)

摘要:目前,中国是一个采油大国,对于采油来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采油是一个连续性的工作,其工艺比较繁多和复杂,且所采出的原材料以及经过生产的产品易燃易爆,还具有毒性和腐蚀等特性。故而积极地加强油田现场的有效管理也就显得异常重要。因此,围绕采油现场操作的风险防控这一主题,展开阐释,重点从采油现场操作的风险、采油现场操作的风险防控要点,这两个层面展开剖析,旨在提高采油现场操作的风险防控水平。

关键词:现场风险;采油;防范措施

引言

根据作者多年以来在采油方面的生产实践经验,发现在采油标准化施工以及操作规程中,由于专业技能知识不够全面、知识相对浅薄,很容易让施工操作出现各个方面的误区,进而引发一些不安全、不稳定的因素。所以,在开展采油现场的操作时,就需要将自身的知识能力水平不断地提高,培养出安全的、高质量的、低风险意识的现场操作,这样才能确保采油施工能够顺利、持续、稳定的开展下去。

1对采油现场操作的具体风险分析

1.1大型抽油机井碰泵风险分析

作为工作人员,如果能够到现场对机械采油进行调查研究,完全可以对蜡卡故障和轻微砂卡故障给予排除。充分地利用抽油机的井碰泵,其效果是非常有效的。还能够对断脱情况、抽油杆所到的具体位置进行准确地判断。不过,在实际的采油现场碰泵来说,存在着过量的情况。在实际中,不论是哪种事情都一概用碰泵进行查看,在一些深井中,就会导致断裂、杆柱脱落、凡尔卡死等状况的不能够准确地掌握。进而对惯性的载荷、抽油杆柱的重量,以及碰泵时的力度和液柱的重量连接等不能够做到准确地地掌握。倘若我们的工作人员缺乏应有的高超技术,那么就不能够进行对深井的泵阀轻碰作业,否则会导致泵被碰坏的状况,给生产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1.2管钳方面存在的风险分析

采油生产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管钳。在采油施工中所使用的管钳是重要的工具。施工操作人员,在现场施工中主要依靠管钳对闸门进行开关的时候,一般直接用力,显然这是一种习惯性的动作,但是这一动作极具危险性,特别是在一些高压的闸门操作过程中,危险性更高。造成这种危险的因素在于闸门中的有关部件出现了老化状况。这些部件一旦受压之后,就会出现脱落状况,结果对人必然造成伤害。故而,在使用管钳的时候特别要谨慎一些。

1.3在分离器测量之后所产生的放空风险

在油田的现场操作中,使用广泛的计量分离器是玻璃管液位计。这种玻璃管由于易爆和易裂,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故而部分采油单位在将分离器进行放空处理,认为充分放空分离器,可以有效地防止分离器出现憋压状况。就目前而言,由于,磁浮式的液位计的出现,在油田的现场操作中已经普遍采用了磁浮式的液位计进行计量。玻璃管存在的安全隐患得到解决。由于分离器自身能够承担压力。但是,在计量结束之后,将分离器的闸门打开,那么分离器憋压是不会发生的。故而,在分离器测量之后放空计量分离器的做法是没有必要,相反导致操作人员的作业强度增加。

1.4使用抽油机刹车保险装置缺乏规范性

在采油现场操作中,有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抽油机的刹车出现不规范地操作而导致。因为使用抽油机刹车保险装置缺乏规范性的因素,此类事故常年都有发生。在实际中,通过调查发现有超过50%的抽油机刹车都没有安装必要的刹车保险装置–刹车锁块。在抽油机刹车中,安装上刹车锁块的目的在于对刹车失灵进行有效地预防。

2采油现场作业标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2.1规范标准化管理流程

从采油现场作业具体情况出发,与以往优秀管理经验相结合,并分析既往失败的管理方法,以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求对采油现场作业流程进行划分:一是采油工艺;二是抽油机井测试;三是分层测试注水井;四是配制聚合物;五是集输生产;六是常规油田化验;七是注水站与污水处理站生产;八是锅炉运行;九是变电所生产;十是维护常规低压配电;十一是检修变配电所;十二是检修配电线路。各个流程选用对应流程图。

2.2做好标准化考核与监督工作

对于采油队标准化管理的考核与监督工作而言,首先要认识到标准化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不只是管理部门的责任,同时也涉及到全体工作人员,需要全体人员的努力,因此应建立监督网络,要求环环相接、密切协作,使监督工作有序开展。其次标准化管理的考核工作应有理有据,以油田企业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内容为依据,对作业现场进行全方位、立体化考核。最后,除做好标准化现场监督工作之外,还应对薄弱环节进行检查和监督,做到重点岗位、重点工作的重点检查和监督。

2.3统一标准化管理思想

采油队现场作业中,全体工作人员是主体,工作人员的标准化作业意识直接影响着工作质量,所以应通过个性化培养方式,将个人需求与培训目标结合起来,形成技能提升档案管理,促使工作人员从新上岗、一般熟练、完全熟练向技师、骨干、专家等方向发展。针对工作人员类型不同,采取个体化、差异化的培养方式。针对新上岗员工,主要培训生产常识与基本生产技能,主要目的是提升其安全环保能力,发展方向是获得上岗资格和上岗证书;针对一般操作员工,主要对技能进行训练,主要目的是促进其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发展方向是成为操作熟练的员工;针对操作熟练员工,主要开展技能强化训练,使其分析并解决难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发展方向是成为工人技师;针对生产技术骨干,主要是技能强化训练,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创效能力,发展方向为技术革新能手、高级技师等;对于技术专家,主要培训油田开发中的作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发展方向是培训师、企业级技术专家。

3采油现场操作的风险防控要点剖析

采油作业还没有展开之前,为了保证采油操作的安全性,必须在及时出台有关于采油现场操作的风险防控的重要措施,并且保证相关的措施有的放矢。对于施工操作人员而言,必须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要求,保证他们能够在施工操作过程中进行规范地操作。在现场中应当积极配备合适数量的监护人员。在具体的采油施工操作中,要求每一位施工人员严格地按照操作标准进行操作。比如,维修时候必须将安全带系好,将灵巧方便的工作服穿戴好,不宜穿戴那些硬底易滑的鞋子。在系安全带中,第一要检查安全带的可靠性,然后将安全带系在施工作业的上部。第二,需要注意的是系安全带的构建必须不是尖锐棱角部位,这样防止安全带被尖锐物刮伤刮断。与此同时,还需要保证安全带下方有足够大的净空。一班而言,安全带是高系低用。在系安全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采用低于腰部水平的系挂方式进行系挂。更不能够用绳子代替安全带。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施工人员为了节省时间,常常将材料和工具以及杂物进行直接地投掷,这是绝不可允许的。

结语

综上所述,就目前而言,在采油操作现场中的风险,所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有必要积极做好对采油操作现场中的隐患及时彻底地解除,有效地控制各类事故的出现。故而有必要提高施工人员对采油设备的使用能力,采用各种方式促使每一个施工人员团结协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采油现场操作的风险防控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排营,李向峰,连小樱,等.井下作业现场标准化管理的实施[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3(10).

[2]朱慧,林鑫,王晓燕,等.采油队现场作业标准化管理创新探索[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6(08).

[3]李建国.石油作业企业标准化管理方法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5).

[4]卢海斌.推行作业标准化管理努力提高经济效益[J].科技致富向导,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