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中学生对“垃圾食品”食用及购买行为情况的调查

/ 1

拉萨市中学生对“垃圾食品”食用及购买行为情况的调查

崔凯

(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西藏拉萨850000)【摘要】目的:了解拉萨市中学生对“垃圾食品”食用及购买行为情况。方法:用分层随机抽样法、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拉萨市第一中学和拉萨市北京高级中学共475人进行调查。结果:拉萨市中学生对“垃圾食品”食用情况相对较高,其中对油炸类食品的食用比率最高,达到了97.3%,其次为烧烤类食品。购买“垃圾食品”的比率相对较高,只有23.5%的中学生不食用“垃圾食品”。结论:要加强对中学生“垃圾食品”的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关键词】中学生;垃圾食品;食用;购买【中图分类号】R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245-02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更加快捷方便美味的饮食。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肉类食品、饼干、碳酸饮料、方便类食品、罐头类、果脯类、冷冻甜品类及烧烤类食品被评为十大“垃圾食品”[1]。中学生成为了“垃圾食品”危害的重灾区。为了解拉萨市中学生对“垃圾食品”的食用及购买行为的情况,为今后对中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特对拉萨市中学生发放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对拉萨市第一中学和拉萨市北京高级中学每个年级随机抽取男女各42名同学进行现场调查。1.2方法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垃圾食品”的食用和购买行为两个方面。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75份,回收率为95%。1.3资料统计与分析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及分析。对不同年级、性别、民族的被调查者“垃圾食品”行为情况采用X2检验和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一般情况在被调查者的475人中,其中男性254人(53.5%),女性221人(46.5%);初中生234人(49.3%),高中生241人(50.7%);汉族212人(44.6%),藏族263人(55.4%)。2.1拉萨市中学生对“垃圾食品”的食用情况比较拉萨市中学生对“垃圾食品”的食用情况相对较高,其中对油炸类食品的食用比率最高,其次为烧烤类食品,对罐头类食品的不食用率为最高。具体见表1。表1拉萨市中学生对“垃圾食品”的食用情况比较表项目常食用人数(%)偶尔食用人数(%)不食用人数(%)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197(41.5)66(13.9)265(53.8)372(78.3)13(2.7)37(7.8)加工类食品71(14.9)365(76.8)39(8.2)碳酸饮料类115(24.2)322(67.8)38(8.0)方便类食品95(20.0)267(56.2)113(23.8)饼干类食品85(17.9)200(42.1)190(40.0)罐头类食品44(9.3)200(42.1)231(48.6)冷冻甜品类食品86(18.1)260(54.7)129(27.2)烧烤类食品131(27.6)223(46.9)121(25.5)果脯、话梅和蜜饯类食品59(12.4)211(44.4)205(43.2)2.2拉萨市中学生对“垃圾食品”购买情况比较拉萨市中学生对腌制类食品、碳酸饮料类食品、方便类食品、冷冻类食品、烧烤类食品和果脯、话梅和蜜饯类食品的购买情况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表2拉萨市中学生对“垃圾食品”购买情况比较表项目初中生高中生Z值p值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234234241241-0.744-2.4240.4570.015加工类食品234241-0.5410.588碳酸饮料类234241-2.8480.004方便类食品234241-1.9870.047饼干类食品234241-1.6100.107罐头类食品234241-0.7280.466冷冻甜品类食品234241-3.4040.001烧烤类食品234241-4.7580.000果脯、话梅和蜜饯类食品234241-3.1520.0022.3拉萨市中学生不同性别对对“垃圾食品”食用情况比较情况拉萨市中学生不同性别对饼干类食品和果脯、话梅和蜜饯类食品的购买情况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3。表3拉萨市中学生不同性别对“垃圾食品”食用情况比较表项目男性女性Z值p值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254254221221-1.537-0.4820.1240.630加工类食品254221-0.3330.739碳酸饮料类254221-0.0200.984方便类食品254221-0.1500.881饼干类食品254221-2.2280.026罐头类食品254221-1.3390.181冷冻甜品类食品254221-1.7070.088烧烤类食品254221-0.6020.508果脯、话梅和蜜饯类食品254221-2.6440.0082.4拉萨市中学生不同民族对“垃圾食品”食用情况比较情况拉萨市中学生不同民族对方便类食品、饼干类食品和烧烤类食品的购买情况经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4。表4中学生不同民族对“垃圾食品”食用情况比较表项目汉族藏族Z值p值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212212263263-2.245-4.2530.0250.000加工类食品212263-3.2630.001碳酸饮料类212263-2.7680.006方便类食品212263-0.8230.410饼干类食品212263-0.0160.987罐头类食品212263-2.9870.022冷冻甜品类食品212263-2.0690.039烧烤类食品212263-1.0850.278果脯、话梅和蜜饯类食品212263-2.0220.0432.5拉萨市中学生购买“垃圾食品”的主要途径拉萨市中学生购买“垃圾食品”的主要途径中路边摊的比率达到46.1%,学校附近商店购买的比率达到了29.3%,超市购买的比率达到了18.9%,德克士快餐店购买的比率为5.7%。3讨论3.1“垃圾食品”的食用情况调查显示,拉萨市中学生只有23.5%的中学生不食用“垃圾食品”,其中对油炸类食品的食用率最高,达到了97.3%,常食用比率为41.5%,偶尔食用比率为53.8%;与乔金锁等[2]报道的88.2%,常食用比率为49.3%,偶尔食用比率38.9%结果相一致;对罐头类食品的食用率最低,为51.4%,常食用比率为9.3%,偶尔食用比率为42.1%,与乔金锁等[2]报道的93.9%,常食用比率为56.2%,偶尔食用比率37.7%差距较大。3.2“垃圾食品“的购买情况拉萨市中学生不同性别对饼干类食品和果脯、话梅和蜜饯类食品的购买情况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拉萨市中学生藏汉民族对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食品、碳酸类食品、罐头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果脯、话梅和蜜饯类食品的购买情况经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希望在今后开展的健康教育中能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77.9%的家长禁止学生购买“垃圾食品”。76.6%的老师宣传了”垃圾食品”的危害。有96.8%的中学生希望政府加强对“垃圾食品”的监督管理。社会、学校、家长一定要加强对学生健康饮食的科学宣传和引导,进而保证垃圾食品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3]。给中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健康环境。调查显示,中学生主要从路边小摊购买“垃圾食品”。路边小摊,不仅没有相应的卫生许可证件,而且卫生和安全方面存在的极大的隐患,对中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威胁。希望相关部门加强对路边小摊的卫生监督与查处,保证中学生的身体健康。综上所述,拉萨市中学生对“垃圾食品”的购买行为相对较多,但态度较好。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2~18岁,这个时期是身高和体重的第二次突增期,体成分发生变化,青少年的抽象思维能力强,思维活跃,心理发育成熟,心理改变可以导致饮食行为改变。在我国各地区定期开展的未成年人体质检查中,约有40%以上的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身体健康隐患,其中各类肥胖症、白血病、癌症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4]。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创造一个健康的饮食环境,提高拉萨市中学生对“垃圾食品”的知信行可以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参考文献[1]平衡膳食与人体健康[J].李刚,胡海英.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04)[2]乔金锁,郭彦青,杨彦峰.高中生对“垃圾食品”认识的调查与分析.化学教学,2013,11:17-18.[3]李佩桥.浅谈垃圾食品对未成年学生的危害.医学信息,2011,4:1612-1613.[4]杨中柱.加强食品安全建设的战略思考.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6第11卷第2期.作者简介:崔凯(1991-),男,河南三门峡人,本科,医师,主要从事慢性病防治工作。

相关关键词

中学生 垃圾食品 食用 购买 中图分类号R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245-02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更加快捷方便美味的饮食。油炸类食品 腌制类食品 加工肉类食品 饼干 碳酸饮料 方便类食品 罐头类 果脯类 冷冻甜品类及烧烤类食品被评为十大&ldquo 垃圾食品&rdquo 1 。中学生成为了&ldquo 垃圾食品&rdquo 危害的重灾区。为了解拉萨市中学生对&ldquo 垃圾食品&rdquo 的食用及购买行为的情况,为今后对中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特对拉萨市中学生发放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拉萨市第一中学和拉萨市北京高级中学每个年级随机抽取男女各42名同学进行现场调查。 1.2 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ldquo 垃圾食品&rdquo 的食用和购买行为两个方面。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75份,回收率为95%。 1.3 资料统计与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及分析。对不同年级 性别 民族的被调查者&ldquo 垃圾食品&rdquo 行为情况采用X2检验和秩和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在被调查者的475人中,其中男性254人(53.5% ),女性221人 ( 46.5% ) 初中生234人(49.3%),高中生241人(50.7%) 汉族212人( 44.6% ),藏族263人(55.4%)。 2.1拉萨市中学生对&ldquo 垃圾食品&rdquo 的食用情况比较 拉萨市中学生对&ldquo 垃圾食品&rdquo 的食用情况相对较高,其中对油炸类食品的食用比率最高 其次为烧烤类食品,对罐头类食品的不食用率为最高。具体见表1。 表1拉萨市中学生对&ldquo 垃圾食品&rdquo 的食用情况比较表 项目 常食用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