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临床研究

/ 2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临床研究

杨梅谢海蓉

杨梅谢海蓉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621700

【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选用术式不同将85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低于对照组(2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推荐临床应用。

【关键词】巨大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临床疗效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相关术式在临床的推广,腹腔镜手术微创优势得到广泛认可,现已成为子宫肌瘤手术治疗常用术式。本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经影像学和细胞学检查并确诊,均接受手术治疗,纳入者已婚已育,子宫体积≥12孕周,对于合并生殖系恶性病变、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以及存在手术禁忌患者予以排除。根据选用术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共45例,年龄范围为38~54岁,平均年龄为(46.8±3.2)岁,平均肌瘤大小为(16.4±1.7)孕周,肌瘤分布:肌壁间30例,浆膜下15例;对照组共40例,年龄范围为39~53岁,平均年龄为(46.7±3.4)岁,平均肌瘤大小为(16.5±1.8)孕周,肌瘤分布:肌壁间28例,浆膜下12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年龄、病程、肌瘤大小及分布)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开腹子宫切除术,严格执行相关操作程序;研究组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操作过程为:行气管插管全麻,取膀胱截石位,穿刺点位于脐孔下缘,冲入二氧化碳建立人工气腹,将腹腔镜探头置入,观察盆腹腔情况;另取麦氏点和反麦氏点作为穿刺点,再将Trocar置入,观察腹腔粘连情况;将输卵管峡部及周围韧带一同切断,分离前后叶,充分暴露子宫静脉和动脉,将反折腹膜切开,推至膀胱,转入阴道手术;在子宫膀胱间隙和阴道间隙注入肾上腺生理盐水溶液,再将阴道黏膜切开,推至腹膜反折,电凝子宫骶和主韧带,分割并取得子宫;重新建立气腹,反复冲洗盆腔,依次缝合腹膜和阴道残端[1]。

两组术后均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皮下气肿和腹腔脏器损伤。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2软件包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除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卡方检验外,其他各项手术指标均以标准差()表示,采用t值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研究组45例患者,术后有2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4%;对照组40例患者,术后有8例出院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表1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3讨论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生殖系良性肿瘤,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发生率较高,目前临床治疗该类病症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可供选择,对于已婚已育患者,临床更倾向于选择手术治疗,无后顾之忧[2]。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的深入以及腹腔镜技术的推广,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更易被患者接受,以往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虽然操作易行,但是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恢复缓慢,应用腹腔镜辅助治疗,能够弥补其不足之处,对于巨大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术野受到很大影响,应用腹腔镜技术可以扩大视野及操作空间,可靠度较高[3]。有关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报道较多,如王金龙等[4]对112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发现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各项观察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对该术式均持有肯定态度。本组研究中,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研究组45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4%,而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40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且研究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可见两组术式均能达到治疗预期,其中前者微创优势明显,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病情早日恢复。

综上所述,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用于治疗巨大子宫肌瘤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能得到很好的保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余晓燕.巨大型子宫肌瘤LAVH治疗的预后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5):5263-5265.

[2]李妘,赵莉,师亚娥.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次全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5,12(5):603-604.

[3]张丛敏,刘静,余梦虹,等.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临床比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26(7):5129-5131.

[5]王金龙,干宁,葛小花.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在巨大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重庆医学,2014,32(8):4359-4360.